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宗教对话与和谐校园

宗教对话与和谐校园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宗教对话与和谐校园

【摘 要】宗教信仰是大学校园客观存在的现象,如何应对校园宗教是摆在所有教学及管理人员的一个问题,进行宗教对话是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宗教;对话;和谐校园

高职院校由于其培养学生的侧重点在职业教育,以区别于综合性大学的博雅教育,因而对宗教的认识和综合性大学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当代高职学生的人数日益增多,作为未来一代,其理想信仰状况直接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对高职学生的宗教信仰及管理策略加以研究有非常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代的大学生个性充分张扬,如果不对他们的宗教信仰做一个全面的辩证的研究,从小到方面来说会损害个体的发展,从大的方面来说会影响校园的和谐以至于社会的和谐,方立天认为“五性论(群众性、长期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或者三性论是中国宗教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①,因此倡导宗教之间对话、宗教与非宗教之间对话,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促建和谐校园。

通过对我院及周边高职学生的宗教信仰调查,高职生对宗教信仰具有好奇性、随众性及混沌性的特征,故对宗教学生的教育管理策略必须以对话为基本手段,遵循思想教育原则、重视心理疏导、加强理论知识教育以及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相结合等。除此之外,还要改革创新当前思政教育模式,切实树立起立场鲜明的旗帜,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念;同时结合我们医学生的实际,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1 信教现状

2 现状分析

那么造成学生信教及对宗教的认识不足,主要是因为什么呢,可以主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层面去分析。内因就是自身存在的一些因素:当代大学生思想异常活跃,个性非常张扬,他们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存在的意义或精神的寄托,而宗教的存在则让一部分人得到了精神的寄托,获得了人生精神的支点。人类的意义追求和精神需要是宗教信仰产生的内在动因。同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经济、就业等问题造成大学生的困惑,感慨人生苦闷。当人遇到挫折和失落时,就会导致心境复杂,会不自觉的寻找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比如,当大学生面临学习和生活的困难、恋爱受挫、就业失败时,往往会思考人生的一系列问题,追问人生价值和意义何在。如果此时大学生受到了宗教的影响,可能就会动摇他们在长期教育中形成的无神论信仰,转而诉求宗教, 寻找生命的价值,在宗教意义上感悟人生的酸甜苦辣,产生心理皈依,形成宗教情感和宗教认同,最终就有可能形成宗教信仰。受到熏染,日后信仰宗教更多的是为了寻找精神寄托,和心理慰籍,以缓解各种原因造成的孤独感、失落感等,同时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末,好奇、逆反心理,从众心理特征也让他们觉得宗教信仰是一个很平常的事情。

内因决定着外因,外因是内因的诱导,当内外因共同作用时,大学生的走上宗教信仰之路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抓住内因这个重点,关注外因的作用,积极采取相应对策,对有宗教信仰学生进行有效管理。

3 管理策略

高职学生的宗教信仰既有社会人员宗教信仰的共性,又有学生自身的特点,那么我们就要抓住学生在学校的特点对症下药。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宗教对话的一项重要活动,这里的管理的不是一种单行的自上而下的控制与指导,而是至少要具备三个特点,一是确保国家大政方针的方向,二是学生、师生个体之间的民主平等,三是兼容并包的开放性。当我们确保这三个特点之后,就可以利用恰当的时间,合理的安排人员,运用适当的形式来进行宗教对话工作。

3.1 重视三个时期的对话

期初、期中、期末。学期是大学生宗教信仰特有的时间因素,宗教工作要常抓不懈,期初、期中、期末三个时期由于其不同的特点需要教育工作者重视和研究。期初,学生带着从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尚未完全融入正常的学校生活,甚至有的学生违背宗教政策,在校园里偷偷宣传宗教,因而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排摸,了解情况,在原有的宗教信仰学生登记表的基础上,完善建档,做好跟踪。随着学期的推进,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或许有些许改变,加上期中需要进行教学检查的,对宗教信仰学生的信仰与学习问题需要关心。而临近期末时,学生渴望着假期的来临,思想上有着波动,宗教信仰的冲动亟待爆发,因而需要给与他们很大的关怀。同时又要做好他们在假期宗教信仰的一些预防措施,以避免他们走上邪路。 3.2 抓好三支队伍之间的对话

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班干是开展有效对话的三支队伍。辅导员的角色就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指挥员,是学生的最亲密接触者,是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学生班干又是时刻伴随在学生左右,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见证者,是学生和教师的中间人、联络员。我们需要这三支队伍深入校园、教室、寝室。宣传教育我国的宗教政策,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动态,与宗教信仰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对话,排解宗教情结,帮助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3.3 运用三种形式的集中对话

例会、班会、每月班主任会议是集中力量对话的好时机。会议既是对过去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的设计,每周的党总支例会既要总结以往的不足,又要设计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同时居高临下,统筹规划班会和班主任例会的内容。当然会议只是布置,关键还是要充分发挥同伴、同乡群体的对话作用,因为他们由于地域关系,信任度很高,因而同伴和老乡彼此之间容易敞开心扉的对话,这样的效果往往比教师的说教效果要好的多。

总之,对于宗教问题,我们不避讳、不打压,而是平等的对话,这样才会使模糊的问题清晰起来,更有利于认清宗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②

4 展望

宗教有着几千年的流传而不衰落,有着其自身的原因,宗教信仰不仅仅属于精神层面的问题,更是一种社会问题,需要深入的进行个案访谈、调查,以及背景分析,以便更真实地了解学生信仰宗教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两点展望。

首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有大量的知识储备来及时了解现代学生的心理、生理情况。作为教育工作者自己要刻苦钻研,拓宽知识面。更多关注学生精神方面的需求。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需要,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困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盲目信教的从众心理。细致的了解并真正掌握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心理本质,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进行指导,为大学生建立起强大而坚固的内在心理防御机制。高校要经常研究所面对的德育对象,正确对待同学们在学生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及时地加以引导。在大学生遭受挫折时,尤其要从心灵深处予以关怀,使他们不至于去向虚幻的神灵寻求庇护,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

其次,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于学校的、科研、管理、生活等方面,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为个体的价值和行为选择提供参照系,而且对生活其中的个体具有软约束力,促使个体接受并践行相应规范,否则会受到群体和舆论的排斥,校园文化环境的积极因素满足了个体对精神文化的渴求并形成文化诱因,成为个体内化并践行思想道德规范的精神动力。”③校园文化环境为宗教之间、宗教与非宗教之间提供了平台,而“企图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是非问题,不但是没有效率的,而且是有害的。我们不能用行政命令去消灭宗教,不能强制人们不信教”④只有平等对话,确立正确的人生信仰和高远的人生境界。对于我们构建和谐校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大国,社会各界要做出努力,平等对话宗教,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就会大大加强社会的凝聚力,在大学生中开展宗教教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使大学生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深刻认识宗教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的规律,客观解析宗教对主体价值体系构建的作用和影响,正确认识和把握宗教信仰问题,推动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注释:

①方立天.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J].中国社会科学,2005,4.

③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08.

④转引自方立天: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社会科学,2005,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09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3
给希望小学学生的一封信
给汶川小朋友们的一封信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让我们手拉手
给西部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1
手拉手活动给远方小学生的一封信
难忘童年(6)
难忘的童年
难忘的童年
难忘的童年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四川小朋友的一封信
浅论企业商誉的会计核算方法
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思考研究
会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浅析
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探析
浅论新会计准则实施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提高会计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分析
会计研究论文新会计准则的变化
浅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结算支付风险与控制
浅论电算化会计中若干会计方法
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思考分析
简谈对现行准则下商誉问题的思考
研究论文我国财务会计目标定位思考
关于新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改革
浅论会计虚假凭证的识别
关于会计法治与市场经济
《可贵的沉默》随堂练习 提高篇
《可贵的沉默》 教案讲义1
《绝招》随堂练习 巩固篇
《可贵的沉默》 教师语录
《绝招》 教案讲义1
《可贵的沉默》 知识点精析
《可贵的沉默》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绝招》 教案讲义2
《可贵的沉默》随堂练习 巩固篇
《绝招》 趣闻故事
《绝招》 重点问题探究
《绝招》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可贵的沉默》 作者简介
《绝招》随堂练习 提高篇
《可贵的沉默》 教案讲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