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了不起的盖茨比》:缥缈的梦,幻灭的人生

《了不起的盖茨比》:缥缈的梦,幻灭的人生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了不起的盖茨比》:缥缈的梦,幻灭的人生

摘 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进入了历史上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美国梦”像一个在半空游荡的色彩斑斓的大气球,使一代美国人眼花缭乱,神魂颠倒。盖茨比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文明孕育出来的产儿。本文试通过对盖茨比所追求美国梦的分析,来阐明盖茨比的“了不起”之处。

关键词:美国梦;幻灭;盖茨比;了不起

一、美国梦

“美国梦”起源于殖民时期,本杰明富兰克林曾提出关于追求个人主义,通过自力更生获得幸福的信条。任何人,不论他的出身、种族及宗教信仰如何,凭借勇气、勤奋及运气,都能获得成功。之所以称其为“美国梦”,是因为那些刚踏上“新大陆”的欧洲人,面对这片富饶的土地,相信他们的梦想可以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实现。而《了不起的盖茨比》却给狂热追求“美国梦”的人们泼了一盆冷水,在作者的笔下,它不过是人们对于物质不惜一切手段自私而冷酷地追求的一种依托。小说中尼克、盖茨比、汤姆和黛西都意图从中西部到东部去实现他们的梦想――对金钱、名誉、成功、刺激的追求。黛西不会嫁给一个一文不名的男人,她和汤姆的生活必须由豪华的房子、马球、旅游和每天盘算着如何打发时光构成;而盖茨比也只有在通过各种非法手段赚到大笔的钱,住进海滨别墅,过上一掷千金的生活之后,才感到自己有信心去追回黛西――他的“美国梦”。

二、缥缈的梦,幻灭的人生

小说的背景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中上阶层的白人圈内,偶然的机会,穷职员尼克闯入了挥金如土的大富翁盖茨比隐秘的世界,惊讶地发现,他内心惟一的牵绊竟是对河岸那盏小小的绿灯――灯影婆娑中,住着心爱的黛西。年轻时的盖茨比和黛茜深深相爱,但是自己贫寒的家境和养尊处优的黛茜门不当户不对,这样的现实让盖茨比心中的幻想第一次破灭。怀揣着对黛茜的爱和对理想憧憬,他发誓要成为百万富翁,满足物质女黛茜。盖茨比的地位和财富,在黛茜结婚五年后才取得。没有她,这一切所谓的成功也就没有意义,因为在他所幻想的美好世界中,黛茜是主角,其他的只是陪衬。最终黛茜看到了这一切,她所流露的激动与热泪也使盖茨比深深地感到黛茜也爱他,也让盖茨比无比坚信他心中的世界就在眼前。

然而,冰冷的现实容不下缥缈的梦,到头来,盖茨比心中的女神只不过是凡尘俗世的物质女郎。当一切真相大白,盖茨比彻底成为自私而残忍的黛西的牺牲品,他的悲剧人生亦如烟花般,璀璨只是一瞬,幻灭才是永恒。盖茨比重温旧梦的幻想一去不复返了。最终,只有盖茨比唯一的朋友尼克理解了他的等待。在他无限的怅惘中,盖茨比的梦也已经飘散,留下的是逆水行舟后的倒退,还有他镇定而紧张的等待爱情与梦幻的孩子一样的眼神。

三、“了不起”的盖茨比

盖茨比是小说的核心,他那模糊的背景,神秘的发髻,温情的恋爱,都与全书浪漫抒情的气氛相吻合。5年来他含辛茹苦,就是为了重温一场旧梦,他至死期待着那个永远也不会打来的黛西的电话。盖茨比的死是“美国梦”的破灭,他的生命信仰之火熄灭了。 他从年轻时就一心要追求“一个绚丽得无法形容的宇宙”。一旦爱上了“黄金女郎”,他的悲剧也就开始了。她成为他理想的化身,尽管他清楚地听出她的声音充满了金钱,他仍不改初衷,固执地追求那个虚无缥缈的爱情梦。黛西每一个丑陋的点都被他自欺欺人的蒙混过去,并且为这整段实现梦想的过程添加各种虚幻而美丽的泡沫。因此,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献身精神也超越了世俗的男欢女爱的恩怨。为了重温旧梦,他不惜投身纽约金钱世界的污泥浊水,但是他对财富本身和花天酒地的生活并无兴趣,出污泥而不染。他的灵魂在受难,但是他无怨无悔,从一而终。小说叙述者从一开头就表白从不轻易褒贬人物,却在和盖茨比诀别之前理直气壮地喊道:“他们是一帮混蛋,他们那一大帮子都放在一堆还比不上你。”他为了实现梦想而奋斗,成为百万富翁后还抱有最初的梦想,为了梦想付出生命,虽然这代价在第三者看来太沉重,太不值。所以,盖茨比是“了不起”的。

四、尾声

整个故事的最后可以感受到作为旁观者的“我”,尼克的心灰意冷,在盖茨比死后,东部在他的心中变的鬼影憧憧,面目全非到超过了自己眼睛矫正的能力,所以他又回了老家。不管这是逃避现实还是重新出发,如同乌龟遭到攻击躲进壳里,还是如同螃蟹全副武装准备战斗,捍卫自己做人的原则和道德底线是永远不能退让的人生准则,当我们不愿同流合污又不能改变现实的时候,保持沉默已是维持尊严最后的保护伞。

小说最后写道:我们继续奋力向前划,逆水行舟,不停的倒退,回到往昔。(So we beat on,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参考文献:

[2]张伯香,龙江.英美经典小说赏析[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冬梅.“美国梦”的追寻和幻灭――《了不起的盖茨比》象征艺术手法浅析[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3):97-99.

[4]甄晓倩.“美国梦”的破灭――《了不起的盖茨比》评析[J]. College English,2008,5(1):146-14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是小小导游
妈妈的爱
我与部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春天的脚步
书法比赛
夸家乡
课间一事
春天来了
美丽的春天
绘画比赛
夸家乡
爬山
未来“电灯”
找春天
差一步到萨尔茨堡 (1)
试析古曲和民间乐器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意境表现
浅析对当代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的思考
开放的演播空间
试论高效活泼的音乐课堂教学形态初探
感悟中国现代音乐的真谛(1)
从解放到迷茫——中国流行歌曲20年(1)
浅谈高职院校音乐专业舞蹈课教学中教材的应用与开发
中国另类音乐现状(1)
漫谈女中音的艺术魅力
浅析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焦虑心理咨询的个案研究
探析信息技术对中学音乐教学的影响
探析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创作风格的独特性
客家山歌音乐的发展创作手法探讨
亚洲的音乐史料及其历史研究状况(1)
《王二小》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启示
《吃水不忘挖井人》巩固复习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四
《月亮的心愿》教案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六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评析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二课时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一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五
《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三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