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7
让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鄱阳一中凭借“明理、求知、强身、报国”的教育理念,通过显现的环境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走出了一条有浓郁传统文化氛围的特色校园文化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了富有个性魅力的校园文化。
鄱阳一中十分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校园环境整体设计成“五区、四点、三路、一廊”,使整个校园成为学生德行文化教育的大课堂。该校广泛挖掘传统文化资源,让校园的每一个地方都发挥着育人的功能。校园的西南角有东晋太尉陶侃的衣冠冢,这是学校的一处面积1 800多平方米的“惜阴园”,原陶侃衣冠冢移建为园中主体建筑物。冢前立有惜阴碑,碑前还配了一座象征时光的雕塑,园中植以长青松柏,融古今于一体,寓教育于久长。由此形成了以“惜阴园”为中心的自然观赏点,这个自然观赏点与以校史陈列室为中心的校情教育点、以文学报刊《红叶》为中心的人文教育点、以田径场为中心的学生活动点共同构成了校园环境整体设计中的“四点”。此外,校园道路的命名也富有文化内涵,“三路”分别为香樟路、荐福路、士行路。学校还在主干道旁设置了9个板块18个宣传橱窗,形成了全长300米、蔚为壮观的文化科学知识长廊。“校园无处不育人”这句话在鄱阳一中得到了充分的诠释和升华。
得天独厚的校园文化积淀,是深入开展人文精神主题教育活动的优势资源。教师们将陶母“截发延宾”、陶侃“惜分阴”等典故渗入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学校各学科组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德因素,使传统美德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
学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活动包括:学校政教处组织以“爱的奉献”为主题的黑板报、手抄报展评活动;语文组、校文学社举办“孝敬父母与爱心奉献”作文比赛,对评比出来的优秀作文,一部分在宣传窗内展出,一部分由文学报刊发表;学生会、团委联合举办以“孝心献给谁”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等等。
汶川大地震后,该校师生踊跃捐款,捐款额位居上饶市同类学校首位;2009年暑期,高二学生刘凯舍己救人、无私奉献的壮举,博得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一中青年志愿者的身影,也经常出现在大街小巷……这些都映衬出鄱阳一中学子胼手胝足、厚德载物的社会责任感。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是一中人的一笔宝贵财富,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这或许正是鄱阳一中70年长盛不衰的动力源泉。(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一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觅春
- 妈妈的爱
- 生活要有意义
- 我的妈妈
- 猫咪小贝
- 跳大绳
- 翅膀
- 下雪
- 杨树
- 美丽的云
- 我的家
- 我的老师
- 订杂志
- 风
- 买菜
- 小学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 小学2010-2011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 水利部门工作总结
- 2010—2011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 乡镇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 科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 2010—2011年初三化学教学工作计划
- 教研组教改教学工作计划
- 2010-2011年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 优秀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 随班就读工作小结
- 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 自然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 畜牧兽医工作总结
- 从竞争战略杀入无人竞争地带
- 餐饮企业成本控制要点
- 国内外大型活动需求工程研究成果
- 对农村中学管理的一点思考
- ABC法在现代物流成本控制中的应用(1)
- 试析合同附随义务的基本理论
- 通过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削减企业物流成本
- 供热企业的成本管理研究
- 主成分分析法在物流成本对财务业绩影响中的应用
- 从故事中学管理
- 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
- 浅议农村中学管理
- 浅谈管理学生的艺术
- 家族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家族企业的长寿
- 从寓言中学管理
-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棉花姑娘》第一课时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三
-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之四
- 《画》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之二
-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之三
- 《乌鸦喝水》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三
- 《乌鸦喝水》
- 《地球爷爷的手》
- 《古诗两首》
-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要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