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方法探究

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方法探究

上传者:admin
|
翻新时间:2022-12-11

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方法探究

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具能动性,成为知识的主人。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必须进行教学创新方法的探索,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使学生拥有独到的历史见解。

一、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历史教学的创新,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通过思考来解开历史谜团。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会使教师更加注重人文性知识的传授,在帮助学生学到基本的历史知识之后,还会启发学生产生独到的感性认识与见解。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能够感知到社会的进步,建立起正确的发展观。另外,学生还会通过对优秀品质的传承来进行自我品德教育,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学习行为,面对生活中的各类困境,成长为有思想、有品德的高素质人才,最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升。

(三)有利于历史课改的全面推进

课改的推进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作为历史教师愿意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对课改的全面推进有很大助力。教师在创新的过程中,会加强对新课改具体要求的研究,以此为依据来探索与之相契合的教学方法,由此而形成的教学经验会对历史教学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

新课程改革出台之后,历史教材也更新换代,在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更加重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培养。但部分历史教师并未跟上教学进步的步伐,仍然固守原本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更新不够及时,影响创新教学的实现。

(二)教师备课用心程度不足

教师备课的质量高低将对教学成果产生很大影响,教师在备课中如果能够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够使课堂更具操控性,提高教学效率。但部分教师未对备课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是寄希望于教学经验或突发灵感,这样的备课态度会对历史教学的效果带来不良影响。

(三)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待改进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习惯于单纯地听教师的讲解,将教师的思想全盘接收,缺乏必要的思考。在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学生仍很难克服以往的学习习惯,对自身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缺乏正确的认识,学习方法仍是墨守成规。对于教师留出的讨论与思考时间,却不知如何运用。总体来说,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还有待改进。

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方法

(一)利用“角色扮演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理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课堂主人的地位,而教师充当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角色扮演法”中的“角色”是学生扮演的,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素材或话题自主编写历史话剧,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再现历史。例如:在《美国南北战争》这课,为了解决南北战争爆发原因这个难点,可以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代表北方资产阶级,一组代表南方种植园奴隶主。让他们站在自己代表方的立场上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出发,就当时双方关注的:“关税、劳动力、市场、原料”等问题进行一个简短的针锋相对的利益争论。通过这个“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很真切、直观地感受到:种植园主和资产阶级在原料、市场、关税和劳动力问题上矛盾尖锐,奴隶制存废成为焦点。南北双方各有各的理,已经不能达成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武力来解决,从而突破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这个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主角,而是配角,学生通过置身于表演,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把握历史知识,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同时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传统历史课堂教师“满堂灌”和“一言堂”的沉闷状态。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拓展学生的思维

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具有趣味性的内容,历史教师应将这部分内容利用起来,在学生本身就对其充满兴趣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活灵活现的演绎,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同时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思维情境。比如:在讲解三国时代的纷争局面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草船借箭、败走麦城、望梅止渴等经典故事的动画,帮助学生逐渐理清脉络关系,使学生的历史视角更加广阔,将原本熟悉的历史故事与真正的历史对接起来。在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适时进行问题创设,将学生置于思维情境当中,鼓励学生根据看到的画面来进行联想、思考与讨论。例如在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陈胜、吴广起义全过程的图片之后,问学生“如果陈胜、吴广没有在途中遇到大雨,那么他们还会揭竿起义吗?”学生会通过观看图片,结合教师的讲解开始多角度的思考与讨论。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会得到很大锻炼,历史素养也会随之提高。

(三)通过优化课堂,开展教学辨析

在师生之间开展和谐的教学辨析,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历史水平大有裨益,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要确保教学辨析的顺利开展,历史教师应对课堂形态进行优化处理。首先,教师在授课时应考虑到初中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寻找学生普遍关注的话题,将历史知识努力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容易。比如:学生会利用假期时间外出旅游,去过很多地方,教师可以对学生到过的旅游地点进行统计,指定学生进行旅游分享,然后将历史知识穿插其中,加深学生记忆。如有的学生去过西安,见过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师就可将秦王扫六合的知识带入其中。在教师讲解到秦军的奋勇之态时,学生会从自己看到的兵马俑实态出发提出异议,认为很多士兵的神态十分祥和,与教师的讲解存在出入,有价值的教学辨析就可由此开始。其次,教师要将课堂用活,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很多独特的想法,打乱原本的教学计划,如在讲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时,学生会根据自己对世界格局的认识提出异议,如有的学生提出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到: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是不是“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然发生了变化?美国不再占据“一超”地位?这时就需要教师将世界大局分析给学生听,与学生进行平等辨析,让学生明白虽多国崛起,但世界格局在短期内不会产生根本改变,消除学生疑虑。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的趣味性与开放性,从而更加愿意进行思考,历史辨析能力也将大大提高。

(四)辅助学生改进历史学习方法,提升自学能力

针对历史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方法失当的问题,教师应通过创新指导学习方法来辅助学生调整学习思路,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素质要求。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会使用好课本,掌握阅读课文及记笔记的方法,还有如何巧记历史等学习历史的方法。比如历史学习中阅读方法的指导,我们不少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往往是机械地从课文开头阅读到结尾,虽算是看完了一遍课文,但脑子还是一片空白,主要原因就是阅读方法不对。因此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在阅读中如何把握历史的主干知识,那怎样才能抓住历史的主干呢?这就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学习历史事件所需要把握的“五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及三部曲(原因、经过、结果)。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这“五要素”涉及的内容都属于历史的基础知识,是要求识记的知识,也是知识和能力考查要求的“再认、再现”的基本点;而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全过程都由原因、经过和结果三部分组成。教会学生掌握了这种“抓五要素、三部曲”的方法,学生的阅读效率及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总之通过改进学习方法,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就不会感到吃力,学习效果也将得到保障。新课改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需要所有历史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开展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意义重大,在全面提升学生素养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应努力规避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积极的创新教学探索,满足新课改对历史教学的要求。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放学后
登山
妈妈的笑容
送给父亲的生日礼物
烟花和衣服吵架了
手指割破了
我的同桌
我们一家子
生离死别
我不服气
蚂蚁
根雕
我喜爱的一张相片
聪聪狐VS笨笨虎
妈妈的情
论独立学院教师压力分析及其管理对策
论传统翻译教学与翻译课程网络自主学习的利弊研究
摭谈语文课堂教学
论做好办公室事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论美国的社区学院
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德育教育
浅析美术高考素描教学
关于物理教学中美育的作用
谈物理教学创新
论加强监控机制 确保高校资金安全
论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教与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浅析《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案例教学法
浅论汉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同步之问题及对策
试论综合大学医学检验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构建的探讨
《詹天佑》教学反思
以玩激趣寓学于乐──《詹天佑》课堂教学评析
多读疑自现,多读疑自消──《詹天佑》课堂教学评析
字里行间尽现爱国情──《詹天佑》导读
《詹天佑》教学实录
《詹天佑》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及评价
《詹天佑》教学反思
《詹天佑》教学案例及反思
程序导练,多法并举──《詹天佑》课堂教学评析
《詹天佑》教学反思
《詹天佑》课堂实录
《詹天佑》教学后记
创设具体可感的情境──《詹天佑》教学案例
了解时代背景 感受爱国情怀──《詹天佑》教学案例
《詹天佑》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