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议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浅议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上传者:admin
|
翻新时间:2023-03-17

浅议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通过观察与研究发现,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常见问题有: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时间和动手实验的机会减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消退,教师研究化学实验教学呈两极分化状态,新课程有关实验探究的要求没有落到实处。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统一师生对化学实验的认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计划,统筹兼顾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实验和家庭实验,优化实验教学流程,提高化学教师研究性学习能力等。

关键词:课程标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问题;对策

引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化学实验为基础”仍然是当代化学科学的最本质特征。化学实验既是研究化学科学的方法,也是学习化学科学的方法,更是化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这也是现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将“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基本理念的重要原因。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我们描绘的高中化学教育的蓝图是美好的,提出的教育教学理念也是合理的,但在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实际困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地位和质量的下降是其重要原因之一。高中化学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化学实验教学对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具有直接且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就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做一些探讨。

2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虽然不同高中学校在实验室、实验设备、实验器材、实验药品、实验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异,但随着国家、地方经济的发展,各高中学校的实验条件都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善,基本能够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此处不再赘述。下面结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际,从学生、教师、教材和教学过程等角度,对影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实验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作一简单梳理。

2.1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减少'学习化学的兴趣下降

相对于新课程改革,各地的高考模式改革相对滞后,应试教育观念对各学科的教学工作的制约作用依旧十分明显。以江苏省的“3+X”高考模式为例,各高中学校把绝大多数的课时分配给了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学科,学生用于学习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选测科目的时间很少。就实验考查而言,江苏在进入新课程之前,高中学生在高二时需参加理化生实验技能考查,这是教育评价方式改革在实践层面上的重要亮点,遗憾的是,新课程实施后这一考查方式却被取消了。化学教师在教学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大幅削减化学实验尤其是学生分组实验的做法变得非常普遍,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机会较以前明显减少。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灵魂,没有化学实验的化学教学便失去了化学的味道。我们在做淮安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究”时,曾对江苏省淮安市部分高中的高一、高二、高三学生进行了有关化学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结果是:高一学生中有75.3%对化学感兴趣,高二学生中有46.5%对化学感兴趣,高三学生中有24.1%对化学感兴趣,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随着年级的增长呈逐渐下降趋势。进一步调查发现,学生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的主要原因是亲手做化学实验的机会越来越少,化学不再好玩,化学学习变得枯燥无味。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抽样调查,其结果也许不具有代表性,但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地位和质量较以前有明显的下降则是不争的事实。高中学生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是化学教育的重大损失。

2.2教师实验教学研究两极分化,部分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不足

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和相关期刊的研究发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对实验教学研究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化学实验,并大力提倡实验探究的教学方式,许多一线化学教师也积极地投入到实验教学的创新和研究之中,而且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在许多的公开课、观摩课和评优课上,开课教师都非常重视实验教学,有关实验的改进和创新经常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很多教师将实验探究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近几年,在《化学教学》、《化学教育》和《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中学化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关化学实验的文章的数量和质量较以前有明显提高。

另一方面,很多教师在自身的专业发展上动力不足,若不是为了职称评定,很少参与包括实验教学在内的相关研究。很多教师没有研读有关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方面文章的兴趣和习惯,对改进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发表实验教学及其研究的文章也只是少数教师的行为。

2.3新教材实验内容不够完善,难以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

比较新课标与旧大纲高中化学教科书(以人教版为例,下同)关于实验的安排发现,新课标教科书的实验内容还有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首先,新课标教科书较旧大纲教科书选编的实验数目明显减少。旧大纲教科书选编的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数目总计为132个,虽然新课标教科书选编的实验(包括实验和科学探究)数目总计为146个,但这146个实验分布在8个模块中,而选择化学专业的学生一般也只要求选学其中5个模块,以学生选择化学1、化学2、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和有机化学基础为例,这些模块中选编的化学实验数目共为98个,比旧大纲教科书的132个实验少了34个,减少了约四分之一。有些地方的高考模式也不利于实验教学,如当前江苏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未选择“实验化学”模块,江苏化学高考试卷中有关“实验化学”模块的选做题,很少有考生问津,这一现象的存在显然与新课程改革的初衷相悖。

其次,新课标化学教科书体系弱化了化学的学科特点。高中化学新课程分模块的设置方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但不利于学生化学知识体系的形成。新课标化学教科书没有明确规定学生实验内容,学生实验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自主安排,这样虽然增强了学生实验安排的灵活性,但客观上也增加各学校在学生实验设计与实施方面的难度,加上新课标化学教科书开设的化学实验较旧大纲化学教科书明显减少,直接影响了学生化学实验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实验素养的提高,以实验为基础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独特思维方式”、“研究物质的独特视角”、“独立操作的基本实验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理念也很难落到实处。 2.4课堂中的实验教学模拟化,探究实验教学流于形式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教学中化学实验的功能被严重弱化,化学实验的作用往往只体现在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学习一些基本操作、完成一些简单实验等有限的几个方面。当课时紧张时,学生分组实验被取消,演示实验经常改为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演示动画,仪器装置改为图示,化学过程被简化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等。学生由动手做实验,变成了用眼睛看实验,这和过去的“教师讲实验、黑板上画实验、学生试卷上做实验”的现象并没有什么质的不同,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有害无益。

新课程提倡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的探究活动,这确实给化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如果每节课都采用实验探究的形式,并把实验探究教学当成评价课堂教学的核心指标或唯一指标,课堂教学就必然会走向形式主义的误区。例如在一次主题为“化学电源”的公开课上,教师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学生扮演电池的使用者负责提出问题,一组学生扮演科学家负责回答问题。“使用者”提出了很多颇有难度的问题,“科学家”则一一地作了正确的解答,其间还安排了几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掌声和叫好声响成一片,好不热闹。后经了解,这节课在课前已经排练过多次。显然,这种形式主义十足的实验探究教学是不能给学生以多少帮助的,应引起广大一线教师的注意。

3 解决问题的对策

为了解决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这些问题,我们要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鼓励教师参与实验教学研究;提高师生对化学实验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计划,并对实验内容进行重新设计与开发(包括实验的改进、创新、重新组合等)。在协调好教师、学生、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的同时,处理好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实验和家庭实验之间的关系。

3.1统一师生对高中化学实验的认识

师生对化学实验功能与价值的认识影响着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为此应帮助教师和学生达成如下共识:化学实验不仅在智育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技能;而且在德育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哲学思想,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性格等;同时在美育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2]。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合,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特色,协调好化学实验教学与高中化学教学的关系,努力开创高中化学教学与实验教学双赢的局面。

3.2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当前高中化学教学时间大为缩短的情况下,有无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计划直接关系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乃至高中化学教学的成败。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制定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计划时,首先应考虑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需要、课时情况;其次应了解学校实验条件、各年级学生实验水平和年龄特征;再次,由于现行的教材没有明确哪些作为演示实验、哪些作为分组实验,制定计划时,应在参照旧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实验和家庭实验的特点与功能,对课程标准规定的实验进行合理分类;最后,在统筹兼顾课程标准规定的实验、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补充的实验、常规实验、微型实验、创新实验等基础上,制定出具体的化学教学计划和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3.3开齐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

当前对高中化学实验的分类方法并不统一,其中最常见的是将其分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实验和家庭实验四种类型。在这四类实验中,前两类是高中化学实验的主体,力求开齐开足,这对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根据具体情况,演示实验可以由教师独立完成,可以由师生合作完成,也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分组实验可以采用传统的实验室形式,也可以采用在教室中边讲边实验的形式;有时同一实验可以既进行演示实验教学,又进行分组实验教学,这主要看我们想让化学实验实现怎样的目标。

3.4指导探究实验和家庭实验

如果说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教学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相关化学知识,探究实验和家庭实验则是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指导探究实验和家庭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设计联系实际的实验内容、挖掘实验的探究因素和设计新的探究性实验等方面。把实验内容跟自然现象、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且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实验中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朝定向、持久的方向发展。现行教科书中的有些实验蕴藏着探究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加以适当挖掘,可以增加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或增强课堂教学的探究氛围。化学的学科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是学生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设计新的探究性实验可以为学生创设亲身参与实践的问题情境。

3.5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影响学习过程,优化的实验教学过程应体现问题解决策略,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江苏省特级教师姚湘仁先生发明的“布点教学法”课堂教学过程很好地体现了问题解决策略,其教学流程一般包括感知、优化、发育和内化四个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形成问题,后两个阶段解决问题。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的教学为例,在传统的教学中,通常在讲授新课时由教师做演示实验,等到单元结束时,安排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分组实验,花费的时间较多,学生对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溶液配制实验操作掌握也不够理想。布点教学法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合并进行,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又节约了教学时间。感知阶段: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明确该实验的目的、意义、操作步骤,以及检验实验是否达标的方法;学生观察教师做的演示实验。优化阶段:学生概括实验的主要步骤,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做好动手实验的各项准备。发育阶段:首先,回顾实验用到的仪器、药品及完整的操作步骤;其次,独立完成用固体氯化钠配制100mL、0.5 mol/L氯化钠溶液的实验;再次,小组合作完成用4.0 mol/L硫酸溶液配制100mL、0.5 mol/L硫酸溶液的实验。内化阶段:学生观摩其他同学的实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就相关问题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

3.6提高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能力

研究性学习能力对提高高中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和研究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研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规定的我国从小学到高中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体现在现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就是“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就必须具备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具有很好的探究性,教师应适时地将有关问题转化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指导并参与学生的研究,在使学生获得研究体验、了解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方法的同时,也为教师自身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提升及专业发展提供了平台和动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
父母的爱(11)
父母的爱
神奇的汉字
父母的爱
父母的爱
父母的爱(13)
父母的爱
我爱中国汉字
有趣的汉字
愤怒与惋惜
有趣的汉字2
愤怒与惋惜
有趣的汉字1
父母的爱
试析完善刑事国家赔偿制度研究
试析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模式
浅析警察化解民事纠纷的必要性和意义
简论交强险理赔范围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试析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的指导意义
试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难点探析
简论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的公民参与
简论相对人行政法行为的行政法地位的几点思考
浅析要重视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试论村级组织政策执行力的障碍因素分析
浅析行政诉讼立案标准的探究
论村官腐败问题探析
试析当前农村治安存在问题及完善对策
试析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优化
试论依法行政现状及其对策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考点练兵1
《画家和牧童》 知识点精析
《画家和牧童》随堂练习 巩固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范文习作
《画家和牧童》 考点练兵2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重难点分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趣闻故事
《画家和牧童》 考点练兵1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2
《画家和牧童》 趣闻故事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2
《画家和牧童》 重点问题探究
《画家和牧童》随堂练习 提高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考点练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