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27
公平理论与平均主义的比较分析
公平与平均常常联系在一起,是否公平就是平均,或者平均就是公平呢,其实不然。我们举一个例子:有一块蛋糕,你和我吃;应该一人一半才公平。如果是我出的钱,应该我多吃;如果是你去买的,应该你多吃;如果你是女孩,我应该让着你,于是你多吃;如果我是男孩,本来饭量大,于是我多吃;如果你一天没吃饭了,应该你多吃;如果我缺营养,应该我多吃;如果我是你哥哥,你得尊敬长者,于是我多吃;如果你是弟弟,我得爱护幼小,于是你多吃;如果今天是我生日,应该我多吃;如果今天是你第一次吃蛋糕,应该你多吃。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平均有时公平,有时不公平,所以厘清公平理论与平均主义的区别和联系十分必要。
1 理论渊源不同
对公平的研究,从哲学意义上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但组织行为学中对组织公平感的探讨始于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塔西亚当斯通过对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等给职工积极性带来的影响进行了长期的调研,从认识失调论出发,于1965年提出了公平理论。公平理论是研究人的动机和知觉关系的一种激励理论,它的心理学依据就是人的知觉对于人的动机的影响关系很大。公平理论认为:一个人不仅关心自己的所得和所失,还关心与别人所得所失的关系。人们是以相对付出和相对报酬来全面衡量自己的得失。如果得失比例和他人的相比大致相当,人们的心理就会平静,他会认为这是公平合理的;比别人高会兴奋,会产生有效的激励,但有时过高会带来心虚和不安全感;低于别人,人就会产生不平静的心理,甚至怨气,不努力工作,消极怠工。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提出之后,在西方企业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调动工人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该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其实际应用只是停留在一般的分析上。1977年,美国组织行为学家约翰B迈纳博士进一步研究了公平理论的效度和实用性。1975年,瑟堡特和沃尔克研究了法律程序中的公平问题。1980年,莱温瑟尔等人把程序公平的观点应用到组织情境中。1986年,毕斯和牟格研究分配结果反馈执行时人际互动方式对公平感的影响。
平均主义的思想渊源,通常认为始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以及儒家的大同理想。《论语季氏》中有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但有学者认为中国平均主义思想渊源应是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老子尊道贵德,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德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认为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教化以及以等级名分为主要特征的礼制规范是有为的表现,它只会带来人心迷失吗,贫富不均与社会动乱。有为即有欲,因而必须以道制欲,拨乱返正、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不辱以静,天地将自正。在老子看来只要返朴归真,万事万物就能自化自正。基于这种认识,在经济上老子否定社会等级占有制度与孔子及儒家的等级分配观,主张实行平均主义。老子及道家的无为思想及平均主义主张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征战不息,社会动荡,赋役繁重,民不聊生状况的一种反思。
2 实质不同
公平理论认为,人能否受到激励,不但由他们得到了什么而定,还要由他们所得的与别人所得的相比是否公平而定。即一个人不仅关心自己收入的绝对值(自己的实际收入),而且也关心自己收入的相对值(自己收入与他人收入的比例)。每个人会不自觉地把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所得报酬与他人付出的劳动和所得报酬进行社会比较,也会把自己现在付出的劳动和所得报酬与过去的劳动和所得报酬进行个人历史的比较。
公平理论的方程式:
式中:QP代表一个人对他所得报酬的感觉;
IP代表一个人对他所做投入的感觉;
QO代表这个人对某比较对象所获得报酬的感觉;
IO代表这个人对比较对象所做投入的感觉;
当等式成立时,人就会觉得公平,否则,就会觉得不公平。如果左边小于右边,会产生比别人吃亏或今不如昔的情绪。如果左边大于右边,则会因为投入少、得到多而产生负疚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Believe in yourself(相信自己)
- Bill的小建议
- Jane的国庆节之行
- 一棵老梨树
- Christmas Day(圣诞节)
- Hainan Island
- Bill的生活习惯
- y
- 乒乓王子孔令辉
- 三明治的过程
- wonderful life
- 你的周末生活
- Selling pictures(卖照片)
- Books and I are good friends(我和书是好朋友)
- do you need my help?
- 解析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
- 试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 嘉兴市农信系统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
- 丈夫死于车祸,妻子告赢交警队
- 计算机网络技术分析
- 关于发展和谐旅游的路径选择(1)论文
- 医疗负压在口腔医学上的应用
- 解决家庭教育短视问题的途径及探讨
- 浅述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应注意的问题
- 案件追踪
- 脉冲末修迫弹弹道特性教育统计安装包分析与控制方案设计
- 中医耳穴压丸法的护理
- 缝合眼睑裂伤的临床疗效与护理
- 股权出质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运用
- 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
- 《吃水不忘挖井人》随堂练习:提高篇
- 《吃水不忘挖井人》重点字词意思
- 《吃水不忘挖井人》作者介绍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整体阅读感知
- 《吃水不忘挖井人》随堂练习:巩固篇
- 《吃水不忘挖井人》重点字词梳理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难点
- 《吃水不忘挖井人》老师语录
- 《称象》教学难点
- 《吃水不忘挖井人》重点问题探究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目标
- 《称象》教学重点
- 《吃水不忘挖井人》美文欣赏:一杯牛奶
- 《称象》教学目标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