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茨威格
翻新时间:2022-11-02
最后的茨威格
旅居巴西的茨威格先生,是一名虔诚的文学信徒。茨威格一直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他用手中的笔尽情地讴歌人类美好的家园,然而,两次世界大战却给他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
法西斯纳粹上台后,根据茨威格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火烧火燎的秘密》在柏林被禁演,他的其他书籍也被禁、被焚。大批具有犹太血统的知识分子受到迫害,作为犹太人的茨威格,自然也没能幸免。
1934年,他被抄家,不得不开始流亡于世界各地。他先后在英国、美国等地居住,最后在南美洲的巴西定居下来,开始撰写自传《昨日的世界》。
在世界文学史上,“流亡作家”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作为流亡者的茨威格,他的内心是焦灼不安的,其实,他是一个像水晶一样脆弱的人。多年以来,他一直在思索“托尔斯泰为什么要出走”,为此还专门写了《茫茫苍天》一书,但他没能找到答案。也许在他的潜意识中,“逃向苍天”这一选择,是托尔斯泰解决自身矛盾的惟一出路。
茨威格是一个具有同情心和悲悯情怀的作家,他对战争中饱受苦难的各国民众的同情,一直是他创作的支点。在那个春意盎然的午后,茨威格与妻子相对而坐、举杯痛饮,当最后一杯酒下肚后,他们微笑着互相道别,然后平静地喝下毒药。当时,阳光灿烂……
茨威格终究没能穿过黎明前最浓重的黑暗,在太阳即将升起之时选择了离开。他自杀之前写的自传《昨日的世界》,实际上就是一份“绝命书”。去国离家之后,他成为四海飘零的流亡者,内心的凄楚无以言表。他留给世界最后的文字是:“与我操同一种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也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亦已自我毁灭……而我的力量却因长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而消耗殆尽,所以我认为还不如及时地、不失尊严地结束我的生命为好。对我来说,脑力劳动是最纯粹的快乐,个人自由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财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哥哥
- 贪吃的爸爸
- 校园的秋色
- 读追梦有感
- 千手观音
- 精彩的魔术
- 不一样的体验
- 我的爸爸
- 我想对你说说心里话
- 我的大妈
- 我给妈妈看病
- 大方的小曾
- 一张照片的故事
- 快乐的秋游
- 我的风筝飞起来了
- 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与财政改革
- 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民法论文(1)
- 市场经济体制与公共财政框架
- 法的科学性质疑民法论文(1)
- 公共政策供给不均与中部地区发展
- 财政支出约束优化的框架分析
- 大股东侵权行为分析
- 论尸体的法律属性及其处置规则民法论文(1)
- 闲话民事司法解释民法论文(1)
- 试论我国财政模式选择
- 该不当得利款的举证责任究竟由谁承担民法论文(1)
- 论建立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 论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民法论文(1)
- 关于姓名平行的侵权责任问题民法论文(1)
- 见义勇为者应当获得补偿民法论文(1)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A、B案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五
-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一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及理念
- 《美丽的小路》教后体会
- 《美丽的小路》文本解读
-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三
-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二
- 《美丽的小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一
-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四
- 《美丽的小路》口语交际设计
- 《美丽的小路》教学片断赏析二
- 《美丽的小路》实践课设计
- 《美丽的小路》教学片断赏析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