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体育教研活动中常见的不和谐行为表现及其应对策略

体育教研活动中常见的不和谐行为表现及其应对策略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04

体育教研活动中常见的不和谐行为表现及其应对策略

摘 要:教研活动是促成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利平台,他让参会教师的思想产生碰撞,认知得到提升,专业得到发展。笔者通过对常态教研活动中的几种不和谐行为的剖析,阐述其具体表现及对应策略,旨在还体育教研活动的本真,树学校一线体育人教研的正气。

关键词:体育;教研;不和谐;策略

一、不会倾听

1.具体表现

听课的时候,少部分老师不但不认真观摩,而且“大声喧哗”,聊一些与课甚至是与体育教学无关的事情,这种行为既损人也不利己。坦率地说,搞一次教研活动,特别是大型教研活动,无论是承办(主办)单位,还是执教教师本人及所在的学科组,都花费了一定的人力与财力。因此善于倾听他人,既是对执教老师、承办学校的一种尊重,也体现了教师自身的素质,更是尊重自己。

2.应对策略

在教研活动开始之前,组织者首先要对教研活动进行一个简单的思想动员,主要是友情提示一些注意事项,特别强调听课的纪律与要求;其次要分配具体的任务。即把与会的老师分成几个组,可以依据单位,也可以依据年龄,比如老中青搭配,也可以按性别等。再具体布置任务,比如一个组重点关注课的练习密度,一个组重点关注负荷,一个组重点关注教师的教法,一个组重点关注学生的学法,一个组重点关注师生互动的情况,一个组重点关注目标的达成度等,让与会的老师都有事而为,这样就大大的避免“闲聊”的可能了。

二、不动笔头

1.具体表现

有道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在观摩课堂教学的同时,总会有得(亮点:值得学习与推广的地方)有失(问题:值得完善与商榷的地方),然而这些收获会在听课的瞬间闪烁于脑海中,犹如灵感一样,有可能会转眼逝去。其实这些得失是极其珍贵的,作为听课的我们要十分珍视,万万不能疏忽,因为它对于我们日后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有的老师对此不是那么在意,似乎真的是来“看”课的,一站(座)到底,课听完了,任务也就结束了,可谓来时一片空白,走时亦空白一片。

2.应对策略

教研活动之前,组织者责成承办单位所在的学科组拟定一份个性化教研课评价表,报到时下发至人手一张,要求研讨结束时凡与会的老师必须人人上交,这样就会刚性的刺激与会的老师,学会记录点点滴滴,养成手脑并动的研讨习惯。倘若听课的老师善于动动手中的笔头,一来可以收获满满,二来在组织评课的时候也能说出个之乎者也来。

三、不说真话

1.具体表现

这个体现在评课环节,坦率地说,与会的老师大多都是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但在评课时老师总是一味的说客套话,说好话,甚至是恭维的话。笔者认为这不可取,搞教研活动的目的就是通过现场课这个载体,教研活动这个平台,让听课的老师拓展思维视角,发掘一些值得商榷的话题。无论处于哪种动机(有的老师担心自己的认知肤浅――怕人笑;有的老师担心自己说真话――怕人怒;有的老师担心自己的说法离题――怕人嫌等等)。笔者认为,只要是发自肺腑的真知,即便观点肤浅,甚至是不入主流,也是值得点赞的,至少可以锻炼自己在公众场合的语言表达能力。

2.应对措施

组织者要求发言的老师尽可能说出亮点与不足,尤其是人家说过的亮点,其他的老师可以不必重复,重点说说自己的真实感想,特别是一些独到的见解,尤其提倡本次活动的不足以及值得商榷的话题,说白了就是尽可能的要挑出毛病,指出不足,这更有利于参会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不积极参与

1.具体表现

体育学科是常人眼里的小三门,在搞教研活动时,能外出学习的老师可谓少之又少,特别是那种综合性的大型教研活动(各学科都有的)。因此,在体育学科的研讨环节,有些听课的老师已经溜之大吉,他们只是完成了听课任务,却没有履行研讨、交流的义务。另外,不积极参与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承办学校所在学科组的其他老师不能全员、主动参与到该校承办的教研活动中,即便在一些规模大的学校,这种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2.应对措施

在组织教研活动时,组织者首先是要求与会人员签到,统计人数,组织研讨时让专人负责记录各位的发言情况,有必要的话,将与会人员参加活动的情况反馈到原单位。同时,作为组织者还可以采用行政推动的方式,即责成承办学校的分管领导或教研组长通知本学科组所有老师准时与会,一同参加研讨活动。这种做法一来可以让体育学科教研交流的气氛更浓郁些,二来也是给体育学科壮壮人气,至少能给执教的老师鼓鼓劲、加加油。

五、不主动作为

1.具体表现

组织评课研讨时,参会的教师怕发言,更害怕第一个发言,他们愿意听别人说,没有主动愿意“说出一二”的习惯与动力,即便有,还往往就是那么几个老面孔在“指点江山”。这种现象说明我们体育教师投入教研的氛围不够浓,内驱力不够强,甚至可以说有的老师根本没有研讨意识。

2.应对策略

重点法:研讨时组织者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重点点名那些不善于言辞的老师,“逼迫”他表达主张,从笔者长效的观察看,效果还不错。人头法:即组织者要求人人发言,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可以谈课,也可以谈与体育教学有关的任何话题,让参会的老师个个心中酝酿“我”该怎么表述。但这里需要说明一个技巧,尽可能让年轻特别是不善于表述的老师先开始,再依次到那些愿意的、常评点的老师发言。这样做可以让年轻的老师压力小点,否则也许他们等老教师或善于表达的教师说完了,他们真的也就无话可说了,更不利于他们主动作为。

六、不常态反思

1.具体表现

教研活动中会生成很多值得商榷的问题与想法,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开的课不多,给与会老师研讨的时间有限等),因此这些“火花”往往难以在教研活动现场消化与吸收。因此,作为参会的老师来说,要善于会后写心得与体会、感想与建议等。一来是对教研活动的深度认知,同时也是对他人在教研活动中提出问题与建议的再思考、再探析。这种行为不但可以让自己对该领域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而且还大大激发参会教师善于反思的习惯,高效促成体育教师专业的成长与发展。据笔者经验可知,尽管每天零星的只言片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出多久,你的一篇高质量的稿子也就豁然出炉。而且这种稿件生成于一线,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直接作用于体育教师的一线教学,因此也容易得到体育期刊编辑老师的青睐,发表的几率较高。

2.应对策略

布置作业,即每组织一次教研活动或是外派教师参加体育学科的专题研讨活动,组织者均要求与会人员在活动结束一周内完成一份心得体会,没有字数的要求,百字也行,只言片语也可,但只有一个要求,必须是草根的认知、原生态的感想。在实践中,对于一些好的文章,笔者将其发至我县体育学科专题网站,供没机会参会的老师网上学习,文笔特别突出的推荐给有关刊物发表。此做法一开始很多老师不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部分老师的作品得以发表后,为此举点赞的老师越来越多。

七、不虚心接受建议

1.具体表现

现场课结束以后,常规的动作就是组织评课研讨,但在研讨的过程中,有些老师不能听取他人的建议和意见,总认为自己的观点是“真理”,特别是执教教师,似乎对他人提出的“不足之处”总是想办法来自圆其说,有时是反复解释,有些理由很牵强附会,非常勉强。诚然,教研活动需要也允许、提倡有不同的声音,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如果老师不能正确的对待他人的建议与想法,一味的排斥,就不是一种务实的研讨,就会大大缺失参加教研活动最基本的特质。

2.应对策略

教研活动要常态进行,同时组织者要经常渗透一些有关教研活动的本真理念,特别是树立正确的教研活动观,心态坦然的对待每次的教研活动,让与会的老师知晓虚心学习应该成为一种人生态度,学会聆听应该成为一种学习习惯,丰硕的收获就会悄然而至。只要是对事不对人的评价,就要学会客观的分析,理性的接受,唯有这样才能行走在教育教学幸福的大道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6年中考满分作文:爱的传递
两兄弟
6年中考满分作文:门其实开着
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之美
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什么?
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童年
6年中考满分作文:善待失意
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单身
6年中考满分作文:放心吧,有我们在
我从生活那里学到的
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月夜的沉寂
6年中考满分作文:门其实开着
真挚
6年中考满分作文:再进攻一次
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如虹
ARM7在嵌入式应用中启动程序的实现
应用程序指示图标的实现方法研究
在C 中实现JAVA的存储管理机制
动态网页制作技术JSP与ASP的比较
一个复杂的VRML场景的设计
ActiveX技术在WEB页上的应用
基于GPRS网络的数据无线传输实现接口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
用VB实现对库文件的分割备份
浅谈SDH数字微波传输网同步时钟的概念及应用
QTVR技术在物理实验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用ASP实现科技成果的网上查询及管理
谈网络安全之木马技术
CAD绘图技巧
利用注册表优化提高系统性能加快速度
《荷叶圆圆》重点句品读
《失物招领》美文欣赏:路旁的橡树
《失物招领》美文欣赏:花种
《失物招领》考点练兵①
《荷叶圆圆》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荷叶圆圆》考点练兵:春天的公园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爱护环境(二)
《荷叶圆圆》重点字词意思以及造句
《荷叶圆圆》随堂练习:提高篇
《荷叶圆圆》随堂练习:巩固篇
《荷叶圆圆》教学目标
《荷叶圆圆》老师语录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爱护环境(一)
《失物招领》趣闻故事
《荷叶圆圆》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