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交互理论下的计算机辅助对外汉语语言教学

浅谈交互理论下的计算机辅助对外汉语语言教学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浅谈交互理论下的计算机辅助对外汉语语言教学

"

论文关键词:交互 计算机 对外汉语教学

论文摘要: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式更加多样化,同时在语言教学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交互式理论所倡导的人机教学模式强调网络多媒体技术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也不断地吸收新的技术和经验应用于汉语教学中。

近年来关于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讨论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大家在一个方面却保持了相似的观点,那就是抛弃传统地以老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中来,强调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其参与其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指导。

1.交互式教学法介绍

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的交互式教学法正是这种教学思想的代表。交互式语言教学(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是在当今越来越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之一。宫力在《浅谈《新时代交互英语》的交互理念与实践》一文中写到“对教学当中使用的“交互”一词的基本理解是:参与活动的对象,通过相互交流和互动而进行的活动。”

哈佛大学语言学教授Wilga M. River是课堂交互式教学的主要倡导者,在她的“交互式语言教学的原则”一文中的第一条原则即是“学生是语言的主体。”她认为,学生是知识的吸收者,是知识的主体,只有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旧金山大学语言学院院长H.Douglas Brown也是这一教学理论的倡导者。这一理论的出现打破了过去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让我们开始更多地思考如何实现互动。交互式三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师生互动,即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互动,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人机互动,即网络多媒体技术等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但是前两种互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基于课堂的互动方式。课堂时间毕竟十分有限,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实现与老师或者同学之间的互动效果也是十分有限的,如何让这种互动的效果更加显著?如何让学生更充分地通过互动实现语言的学习呢?学生是不是可以更好地利用充足的课外时间通过互动实现语言学习呢?在充足的课堂之外有没有更好地互动方式帮助学生学习语言?在这些问题之下,我们可能更多地借助于第三种互动模式——人机互动,即实现网络多媒体技术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1.1计算机技术在语言教学中应用的阶段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语言教学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简称CALL)就是利用计算机作为媒介和工具,更好地完成语言教学和学习的任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ALL)从最初的基于大型机的语言教学程序,到70年代个人电脑普及后,视频光盘技术的出现以及九十年代多媒体和因特网的发展和普及,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辅助语言教学的方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变化中。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语言教学,给我们提供了人机互动的机会,给我们创建了一个基于网络的虚拟学习环境。对外汉语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也在积极地使用多媒体和互联网强化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多媒体技术可以对音频、视频、图形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所以在课堂上,为了使学生全面正确地把握课堂的教学内容,用轻松、愉快的方式学习、巩固课上所学的内容,对外汉语的老师通常会使用多媒体课件或者视频,音频等电视录音等短节目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活跃性。但这些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主要是服务于课堂教学。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汉语热”的兴起,学习汉语的外国人的数目与日俱增,但是真正能来到中国学习的学生毕竟只是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对中文感兴趣的学习者分布在世界各地,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辅助语言技术出现了新的发展,即以网络为基础的网络辅助语言教学(Web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简称WALL),出现了很多的汉语学习网站和汉语学习平台比如中国孔子学院总部主办的网上孔子学院、中央电大汉语中心研发的MyEchinese等。在这些汉语学习网站上可以找到各种可供汉语学习的音频、视频材料等,还可以在网站的论坛上进行群组讨论。

2.总结

交互式语言教学理论作为在当今备受关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法之一,倡导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而在此指导思想下的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也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创造了更好的语言环境,这种相互交互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更广泛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和建构中,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言。而将这种人机交互的教学模式带入对外汉语的教学中来也丰富了我们的教学经验,使得对外汉语教学的手段和途径也更加多样化,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Brown H D. 1994.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 Prentice Hall: Regents.

[2]宫力.《浅谈《新时代交互英语》的交互理念和实践》 清华大学出版社. [4]杨芳,曹扬波.《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发展与前景》 中国科技信息2011 年第2 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对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
缅怀先烈足迹
读《狐狸列那的故事》有感
精确
团结友爱,顽强的精神
珍贵的教科书
《将心比心》读后感
读《非常小男生和非常小女生》有感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困难
爱 ——评语读后感
好书推荐——《五年三班的坏小子》
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
勇于尝试
音乐教师工作计划
老师个人工作计划
幼儿园骨干教师工作计划
2012年高一班级工作计划
大三财经班级工作计划
教师个人师德工作计划
班级图书阅览工作计划
2012年一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教师自我发展计划书
2009年教师工作计划
2012年第二学期班级工作计划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汉语言专业班委班级工作计划
小学五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骨干教师自我发展计划
海明威的创作分析及人生哲学的现代意义
种族、性别与文本的政治
新理性与新方法
知识分子转型与新文学的两种思潮
乡土乌托邦的追寻
形式与变式
敬畏自然:中国语境下的尴尬
小众化是当代文学的出路吗
个体文化时代及其批评策略
现代性的先锋主义颜面
心灵的迷狂——张承志批判
浅析萨特“情境剧”的哲学意蕴与文学价值
想象的盛宴
“什么”的功能和翻译
人性断裂的救赎
做鞋的人竟然没有鞋穿?──《凡卡》片断及反思
《凡卡》教学反思
讨论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好办法──《凡卡》第二课时教学谈
《凡卡》教学反思
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凡卡》教学反思
《凡卡》教学一得
阅读教学要努力体现两个特点──听《凡卡》一课后的反思
“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凡卡》教学片断及体会
《凡卡》教学反思
《凡卡》教学一得
长文短教教课文──教学《凡卡》反思
《凡卡》教学反思
《凡卡》第一课时教学有感
《凡卡》教学反思
《凡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