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7
关于词汇检测效度的不足与对策
"论文关键词:词汇测试 测试手段 测试的目的、效度和信度
论文摘要:大学英语词汇测试主要是考察学生对词汇的含义和词形的掌握情况。但是词汇测试不仅仅需要考察意义和词形这两方面,而要旨在考察对词汇全方位知识的掌握(Nation,2001)。目前广泛应用的两种词汇检测方式来探论词汇测试中存在的不足,为了提高词汇测试的效度,需要考察被测试者更全面的词汇知识。
引言
20世纪词汇测试主要和客观性测试的发展有关。客观测试是指学习内容被分成一个个细小的单位,每个单位通过一道事先编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题目来进行测试(Read,20oo)。最普遍的方式就是多项选择题,它的客观性就在于评分者不需要主管评判就可给出精确的评分。这种通过分离、无联系的题目(discretepoint)来测试外语词汇的方式早已被认为不是一个有效的方式。相反地,应该通过间接的综合测试(indi.erctintegrativetesting)来考察学习者利用所学知识应用词汇的能力。Read(20oo)试图解答关于词汇知识掌握的质量的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将“词汇知识”概念化?二是如何检测“词汇知识”。结果他发现“词汇知识”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就具体目的要以和学习者访谈的方式进行评估。因此,要想明确如何进行测试、测试哪些方面,首先必须要清楚词汇到底有哪些方面可以被测试或者需要测试。Nation(2001)提出了关于词汇知识的三个方面:词形、词义及词的应用。每个方面分别又涉及到三个方面。Nation指出要想达到英语为本族语的人的语言熟练程度,这九个方面是外语学习者应该掌握的。
两个测试方法
多项选择题和词形转换填空题一直是英语词汇测试的两个普遍的、重要的检测手段。
(一)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一般又分为两类:匹配题和填空题。
1.匹配题。即给出一个句子,其中某个词下画线(或斜体),要求考生在四个选项中找出一个与下画线(或斜体)的词意思相同或相似的词。如:
They occasionally stop by to see us.
A.often B.usually
C.seldom D.onceinawhile"
2.填空题。通常是要求考生从给出的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人到题目句子中的词。如:
Vickiehad mostprobably---·—--her for another sort of girl
A.regarded B.viewed
C.im staken D.1ooked
同匹配题类似,此类题型还是主要考察考生的接收性知识而不是产出性知识。它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判断出所要填人的词的可能的意思,然后从选项中找出一个适合于题目句子的词,主要是对词义及词形的考察。在上面的例子中,四个选项为同义词,考生需要在联系的基础上作出恰当的判断。此外,本题还考察了词的搭配关系,即目标词必须要与介词for来搭配。如果考生不能回忆起这一搭配,即使创建了联系也无法作出正确选择。
(二)词形转换填空题
简单地说此类题就是用给出词的正确形式填空。如:I’dliketogowihtyou,butiwht Somuchworktodohtis aftemo nrm——to.(able)
与多项选择题不同,此类题主要考察了对派生词的产出性知识的掌握。如上面的例子,考生需要知道如何将able变为其反义词的形式。有些此类题还考察搭配知识,因为同词根的不同词性的词可以和不同的词搭配。所以,此类题主要考察书面形式的产出性知识,尽管考生能判断出用什么词性及意思的词,如果不知道添加什么样的前缀或后缀,仍然无济于事。
综上所述,上面两个典型的词汇测试题型中多项选择题主要考察接受性知识,而词形转换填空题主要考察书面形式的产出性知识。涉及到检测的方面主要包括:意义(意思)、形式、词的构成、联系、搭配和语法功能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没有对口语形式和应用的限制这两方面进行任何考察。
测试的目的、效度和信度
效度是指一套测试所要考的是否就是设计人想要考的内容,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测试了想要测试的内容。效度的高低是衡量语言测试最重要的指标,或者说是语言测试的基本出发点(刘润清,韩宝成,1991)。Hughes(1989)指出一个词汇测试的有用性不是显而易见的,这说明任何一个测试手段一定在某些方面存在效度上的不足。当然,设计一种能考察所有方面的测试方式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上面两种方式仍然被普遍应用的原因之一。根据Hughes(1989),同一套试题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考生得出的成绩越接近,测试的信度就越高。应该说词汇测试考察考生对词汇知识的掌握,它受时间与客观条件影响的程度相比其他技能(如写作)而言要低一些。但事实证明,即使同一道试题,考生可能在周一做出的答案与周三做出的答案不一致。当然其原因有很多。抛除考生方面的原因,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试题所考察的方面很多,考生在不同的时间里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不同的方面上。
结论
词汇学习本身不是目的,它的作用是使学习者更有效地提高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能力。在进行词汇测试时,区分开对词的了解程度(接受性知识掌握程度)与应用程度(产出性知识掌握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当今的词汇测试手段更多的是考察考生对接受性知识的掌握,我们不能说它们有很大缺陷。但我们必须明确一点:词fl-N试在考察接受性知识的同时还要考察产出性知识,只有通过全方位的考察,才能检测出学习者对词汇全方位知识的掌握,从而达到更好的测试效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因为选择不同
- 黄山导游词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胜似亲人
- 观察
- 我的蝈蝈将军
- 颐和园导游词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观察豆子
- 可爱的小猫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养蚕
- 时间都去哪了
- 再逢中秋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 《春天》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