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现代汉语“之”字结构的修辞格分析

关于现代汉语“之”字结构的修辞格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关于现代汉语“之”字结构的修辞格分析

" 现代汉语“之”字结构是较为特殊的一类定中结构,其适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备受语言使用者青睐。本文拟从修辞学的角度对现代汉语“之”字结构进行分析,以求明晰这一结构备受青睐的修辞学原因。

人们在运用语言时,为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总是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语言材料。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出于修辞目的的言语行为转化为语言事实时,修辞活动的思维模式也就凝聚到各种言语层面中,同时也使得既成语言要素蕴含着丰富的修辞元素。这种现象在“之”字结构中也十分普遍。为了增加语言表达效果,提升其语用价值,人们在使用“之”字结构时往往会选择一些艺术化、生动化的表达方式进行构式。“之”字结构经常使用的修辞格主要有:比喻、借代、移就。

一、“之”字结构中比喻的运用

“之”字结构较多使用比喻修辞。二者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一)A项为本体,B项为喻体

从语义理解的角度,“之”字结构的内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二者构成比喻关系,其中A项是本体,B项是喻体。比如:

(1)获不获奖本身已逐渐无足轻重,重要的是文学之树常青,友谊之花万紫千红。

(2)法律之剑在惩处着重婚罪者、“性犯罪”者。

(3)它是缰绳,不使情欲之马狂奔乱跑;是堤坝,不让情欲之潮泛滥成灾。

以上三例中的“之”字结构的A项和B项均构成一个比喻。如:“文学像树一样长青,友谊像花一样万紫千红。”“法律像剑一样在惩处着重婚罪者、‘性犯罪者。”“情欲像野马一样狂奔乱跑,情欲像潮水一样泛滥成灾。”这种类型的“之”字结构中的A、B两项从语义上来看一般都属于超常语义搭配,而且A、B两项之间要具有某种相似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构成比喻。

(二)A项为喻体,B项为本体

这种类型的“之”字结构A、B两项之间仍然能构成比喻。与前者不同的是A项为喻体,B项为本体,而且从语义重新分析的角度讲,一般可以理解为B像A一样的B。比如:

(4)亡国奴的切肤之恨,使我坚决参加了国共合作的抗日救亡运动。

(5)他的嘱咐,实在是金玉之言。

(6)秦始皇高鼻梁,长眼睛,胸前像鸷鸟一样突出,声音如豺狼一般,这是凶悍、残忍之相,故说有虎狼之心。

以上三例中的比喻都是B项为喻体,A项是本体。我们可以重新分析为:“亡国奴的仇恨就像切肤一样。”“他的嘱咐像金玉一样。”“秦始皇……有像虎狼一样的心。”当然,我们只是从语义重构的角度对“之”字结构中的比喻进行分析,其句法构成可能会有所变化。

(三)整个“之”字结构作喻体

整个“之”字结构作喻体,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作明喻的喻体,这种情况较为普遍,也相对容易理解。如:

(7)在采访中,许多省、市领导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市场体系建设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市场体系建设已如弦上之箭,迫在眉睫。 "

例中的“弦上之剑”在句子中作宾语,整个结构作喻体。

第二类是“之”字结构作借喻的喻体。这种“之”字结构作为借喻的喻体出现,本体并未出现。比如:

(8)在亚洲篮坛未来之星的对抗中,韩国队登上了冠军领奖台。

(9)一棵艺术之苗在鲁艺破土而出。

(10)这些害群之马正在败坏党的名声,并已成为腐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蛀虫。

以上三例中的“之”字结构都是作为借喻的喻体出现在组合序列中的。“亚洲篮坛未来之星”借指在亚洲篮坛中实力最雄厚的一支队伍;“艺术之苗”指鲁艺学校中比较优秀的一个学生;“害群之马”指党内败坏组织名声的蛀虫们。这种“之”字结构给我们在语义的理解上增加了解码难度,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言语交际的艺术魅力。

二、“之”字结构中借代的运用

借代也是一种经常出现在“之”字结构中的修辞格。“之”字结构中的借代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A项运用借代来构成“之”字结构

从该结构内部的构成上来看,A项使用借代的修辞来构式。比如:

(11)金秋时节,在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的前夕,世界著名的五大新闻社之一的路透社专门拟定了一批中国妇女中的巾帼之才作为其向世界各国介绍的对象。

(12)他曾去拜访武汉歌舞剧院有“笛王”之称的孔建华。

以上“之”字结构中的A项运用了借代的修辞,“巾帼”是用饰物代人;“笛王”是用别称代替人。

(二)“之”字结构作为借代的代体出现

整个结构作为借代的代体出现在语句中,比如:

(13)为了更多地了解齐鲁之地的民风民俗,他出了章丘,到潍坊、淄博、济南、济阳等地去写生。 以上两个例句中的“之”字结构均是运用了借代的手法,“齐鲁之地”指山东,用别称来代替本体,“百兽之王”代指狮子。在这两句中,其本体都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较多地出现在新闻或者文章标题中,可以吸引读者,激发思维活力,增强语言交际的形象性,使语言具有婉曲的色彩。

三、“之”字结构中移就的运用

“之”字结构中也运用了移就的修辞格,移就的使用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思维积极性,调动人们的想象能力。如:

(1

5)寂寞之花在午夜枯萎。

(1

6)这个想法使他内心燃起了嫉妒之火。

“寂寞”本来是人的感受,在例

(16)中却移用到了花上;同样“嫉妒”的本是人,却移用于火了。这就是文学上常说的“移情”手法,把人的感情移用到没有生命的事物上,使得它们带上了人的感情色彩,既增加了语言的情趣,同时也使得语句活泼、生动、风趣。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李咏梅.具有特殊语义关系的定中结构分析[J].学术交流,1999,

(3).

[3]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徐春阳.谈“之”“的”互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

(4).

[5]张 斌(主编).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6]吴启主(主编).现代汉语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芭比娃娃
我的一张照片
故事机
我爱爸爸和妈妈
第一次回老家
快乐的体育课
下课啦
春雨
荷花
去公园玩
月亮姐姐
好想妈妈每天晚上陪我睡觉
春天的校园
我家客厅里的油画
我们的校园
感谢信模板
“春蕾活动”感谢信
幼儿园爱心捐款感谢信
捐资助学感谢信
大学生助学贷款感谢信
治病捐款的感谢信
给学生家长的感谢信
治疗康复致同事的感谢信
商业感谢信
教师节致企业单位领导的感谢信
感谢信
毕业生给老师感谢信
实习生致实习单位的感谢信
患者致医院的感谢信
给宣传部的感谢信
浅议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空间营造
浅议城市生态建设中的植物景观规划
探析:建筑节能执行困难原因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
浅议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
现代城市雕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浅议绿色包装的可持续应用
环境艺术概论
水泥砼路面板真空灌浆技术应用的浅议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污染及治理浅议
浅议园林景观工程及其对房地产的影响
建筑节能名字解释及计算参数
商业街区更新城市设计的研究
论植物工程在西部环境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议可意象的城市
《乌鸦喝水》片断赏析二
《称象》片断赏析二
《司马光》教学设计一
《司马光》教学设计七
《乌鸦喝水》教材特点及教学建议
《司马光》教学札记
《乌鸦喝水》的字词教学:随课文识字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第一课时)
《司马光》教学设计九
《乌鸦喝水》片断赏析一
《乌鸦喝水》课后研究活动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二十
《司马光》教学片段设计
《司马光》杂谈
《称象》片断赏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