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中国商业银行并购问题的思考(1)

关于中国商业银行并购问题的思考(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关于中国商业银行并购问题的思考(1)

[摘要]近几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并购浪潮,在中国商业银行并购中政府干预过度,缺少规范银行并购的法律法规,并购效果差强人意。为此,应恰当地运用并购策略,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并购;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升和信息技术加快发展,银行并购已继企业并购而成为全球并购的主导。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充分认识到并购在未来发展的战略意义,相信只要能够抓住有利时机,选择适宜的并购对象,恰当地运用并购策略,将会大大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因此中国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已经进入“要么并购,要么被并购”的时代。

一、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特点

(一)并购范围大多局限在国内银行之间

(二)并购目的多为化解金融危机

中国金融风险的一个突出表现是金融机构资不抵债濒临倒闭。国际经验表明,如果听任危机金融机构自生自灭,金融体系的安全有可能遭到致命打击。对危机金融机构的处理一般包括政府救助、兼并重组和破产清算三种方式,中国金融监管当局在近年来化解金融风险的行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这种作用主要依靠商业银行之间的并购来实现。1996年中央银行向光大国投注资数10亿元进行拯救;1996年9月和1998年1月,中央银行分别安排广东发展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收购、接管中银信和中农信1999年1月广国投由法院裁定进入破产还债程序。中国商业银行在政府导向作用下,通过建立起成熟的兼并重组市场以维护银行业乃至金融体系的长久稳定,避免由金融动荡诱发的宏观经济紊乱甚至系统性危机。

(三)并购形式单一

二、中国商业银行并购存在问题

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以及银行业所处发展阶段的限制,中国商业银行业的并购也存在—定的问题。

(一)缺少规范银行并购的法律法规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应该有法可依,虽然中国在法律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目前中国并没有相应的银行并购的专门的法律,有关银行间并购的法律都体现在《公司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金融机构管理规定》等法律当中,而这些法条均只涉及一些原则性问题,并没有涉及银行并购具体操作过程当中法律事宜,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办法指导复杂多变的金融并购行为,例如并购过程中的资产处理、债务回收、资产安排、人员安置等方面问题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缺乏健全的法律的直接后果就是在并购过程中“无法可依”,从而在并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各方面的干扰,使并购难以体现真正的市场行为。

(二)商业银行并购中政府干预过度

西方商业银行并购动机是增强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从而适应激烈的国际金融竞争形势,因此国外银行并购是自立性行为,政府主要起监管功能。而对于中国无论是大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还是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有限的几次并购活动大多数不是银行的自主性投资行为,而是政府安排下的对—些经营陷入困境、资产套现能力差、不能支付到期债务而陷入支付危机的金融机构的挽救性行为。我们承认政府的适度介入可以使并购得以顺利进行,降低并购成本,但政府干预一旦过度,将妨碍一个公开公平的并购市场环境的创造,严重抑制中国商业银行的逐利性商业动机。

(三)并购效果差强人意

由于中国这种行政安排下的并购实际上是由政府动机取代了银行动机,虽然暂时维持了社会的稳定,但忽视了商业银行的利益。具有很强的负面效果,其一这种并购并没有解决被并机构的固有问题,可能还会给并购方带来沉重的负担,甚至拖垮了并购方。其二由于中国银行间的并购是以政府意愿为主导的,所以直接导致了并购机构间的貌合神离,甚至在企业文化、经营机制、投资观念的巨大差异而摩擦不断,管理费用增加,经营成本上升。其三对整个金融体制来说削弱了金融业的竞争欲望和发展功能,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 美国跨国公司并购行为的变迁及对中国的启示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与外部治理的实证研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寻找秋天
假如
朋友
家庭游戏
我最喜欢的玩具
欢乐的“六一”
我终于做出了这道题
抽屉里的哭泣声
钢笔与墨水
我眼中的妈妈
飞吧,神七
冬冬爱劳动
开学了
《精卫填海》读后感
雨天真好
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
乡镇政务公开计划
高三生物教学计划 高中生物教学计划
县旅游局工作思路与计划
党委书记个人整改措施
学校党建工作思路
县广电局工作思路
机关干部作风整顿整改措施
机关党建工作思路
质量工作规划
小学工作思路
市政府工作目标
消防支队作风整顿整改措施
林业工作要点
团员保先整改措施
论《非缘勿扰》将生活剧换上偶像剧马甲
浅谈权利视角下的民事执行权改革(1)论文
有关事实劳动关系的思考(1)论文
论电视纪录片
现在进行时纪录片有预期“等拍”探论
论商标侵权中的“反向假冒”及其法律规制(1)论文
浅谈我国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立法与完善(1)论文
陈乔恩偶像剧女王的不败神功
谈影片《让子弹飞》中的启蒙话语
浅论侵权法中的防御请求权(1)论文
分析纪录片中音响的功能
论网络电视与传统电视的关系
分析地方电视台节目的平民化
探讨环境权的社会定位问题(1)论文
浅论环境污染责任的适用范围(1)论文
《找春天》教学设计之二
《司马光》教学设计之一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王二小》教学设计之三
《影子》教学设计
《匆匆》教案及教学反思
《王二小》教学设计
《我选我》教学设计之二
《回声》教学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
《王二小》教学设计之二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我选我》教学设计
《找春天》教学设计
《画》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