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魔芋微球茎栽培试验研究

关于魔芋微球茎栽培试验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19

关于魔芋微球茎栽培试验研究

" 论文关键词 魔芋;微球茎;栽培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1.2.2种植。厢宽1.5m,微球茎间的株行距为15cm×20cm,微球茎上部覆土层2~3cm厚,浇足定根水。 1.2.4除草。由于微球茎栽培的密度有点大,且魔芋的根群平行分布于土壤上层,中耕除草很易伤根,导致染病。因此,在春季整地后,用百草枯20%水剂和50%莠去津水剂喷雾土壤,彻底清除杂草。展叶后,只能拔除杂草。 1.2.6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为软腐病和白绢病。软腐病用70%的农用链霉素防治。白绢病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多菌灵防治。如发现有发病的植株,及时将病株及周围土壤一同挖出,并用生石灰粉撒入坑中,压实,防止传染。主要虫害有地老虎,用30~45kg/hm2 地虫灵或特丁灵随肥料或拌泥土撒施墒面防治。 "

2结果与分析

2.1成活率

栽植157个微球茎,成活147个微球茎,成活率93.6 %。

2.2生殖生育期效果

3讨论

(1)由于魔芋植株的形态构成比较特别,其地上部由球茎顶芽发生的1个粗壮叶柄及多次分裂的复叶构成,通常1年中只发生1片叶。叶片通过起输导组织作用的圆柱状叶柄支撑与球茎相连,叶片一旦创伤便失去了进行光合作用

的器官。叶的再生力弱,偶有从腋芽形成第2片叶于叶柄基部开裂处伸出,但较小,难以代替损伤了的叶[9]。近年来,关于魔芋多叶发生的情况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0],并通过外源激素(即各种生长调节剂)来调节魔芋的生长和发育,从其发生机理上进行了魔芋形成多叶、多球茎原因的研究[11]。我们在微球茎下田栽培过程中,发现绝大部分是多叶现象。这可能是由于魔芋微球茎在实验室条件下形成,自身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激素,从而易于形成多叶现象。

4参考文献

[1] 孔凡伦,肖亮,王爱霞.魔芋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6

(1):41.

[2] 刘贵周,谢世清,赵庆云,等.优质魔芋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

(6):47-51.

[3] 王玲,李勇军,房亚南.魔芋组织培养的一步成苗技术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4

(5):97-99. [4] 顾玉成,吴金平,宋志红,等.魔芋试管微球茎繁殖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

(9):110-112.

[5] 谢庆华,张云峰,严胜柒,等.不同外植体诱导魔芋微球茎的比较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

(3):45-50.

[6] 陈永波,吕世安,盛德贤,等.魔芋试管苗及种芋工厂化生产栽培技术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4,26

(2):17-19.

[7] 赵庆云,张国云,宁美芳.优质魔芋组培苗大棚栽培研究[J].种子,2005,24

(4):63-65.

[8] 刘佩瑛.魔芋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9] 王银元,吴祝平.魔芋栽培加工新技术[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1] 张发春,赵庆云,谢世清,等.魔芋组培苗大棚栽培及管理技术[J].北方园艺,2006

(1):8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影片《人工智能》故事梗概
假如我是环保科学家
时空隧道
朋友
学习语文要下苦功夫
假如我是环保局局长
北达老师的出题水平不简单
学习语文要下苦功夫
语文学习要下苦功夫
赶时髦赶出病来
沙漠中的胡杨
时空旅行
我抓住了小升初并不多的机会
我的一次经历
东城孩子为何选择北达?
澳门美术扫描
海派文化在油画艺术的体现
小议民间美术的进展
谈巴蜀书法奇才蔡永成
工艺美术创作上的误区
论走向现代英国美术300年
持之以恒的教研活动与民主和谐的教研氛围
论雾凇泼墨画与抽象美
浅论伦勃朗与维米尔绘画的差异性
衰落与蜕变——百年中国民间美术态势思考
浅谈水粉画静物写生教学
论美术行业经济投资价值
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独立董事制度(1)论文
物流配送标准化管理的实践(1)
对油画艺术的色彩运用思索
《晏子使楚》考点练兵 阅读篇
《晏子使楚》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杨氏之子》考点练兵 阅读篇
《晏子使楚》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晏子使楚》考点练兵 积累篇
《杨氏之子》考点练兵 基础篇
《晏子使楚》随堂练习 提高篇
《晏子使楚》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半截蜡烛》随堂练习 提高篇
《晏子使楚》重点问题探究
《晏子使楚》教案设计之二
《晏子使楚》整体阅读感知
《杨氏之子》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晏子使楚》随堂练习 巩固篇
《晏子使楚》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