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杨树在水保防护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杨树在水保防护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论杨树在水保防护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论文关键词 杨树;水保;问题;对策

论文摘要 总结了不同种类杨树在浮山县水保防护林中的具体应用,针对杨树在水保防护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治对策。

杨树品种繁多,适应性广,在水保防护林中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与农作物争光争水争养分的矛盾,一定条件下会对长久性的拦挡工程造成潜在威胁。浮山县在用杨树作为水保防护林的过程中,采取“避、错、混、断、续、补”等措施,利用其优势,克服其缺点,有效地起到了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作用。

1不同种类的杨树在水保防护林中的具体应用

(1)小叶杨的特点是根系发达,用它来保持土壤,减少土壤流失效果好,在荒山水保造林中被广泛应用。

(2)青杨的特点是树冠浓密,落叶丰富且易分解,用它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在水源涵养林中被广泛应用。

(3)箭杆杨的特点是生长迅速,郁闭度高,能在林下形成良好的枯枝落叶层,可起防风屏障作用,常用作农田防护林树种。

(4)群众杨是耐干旱、耐瘠薄,常作为护坡林树种。

(5)青杨、大叶杨的特点是耐湿、抗冲掏,常作为沟底防护林和护岸林树种,效果很好。

(6)箭杆杨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抗风倒风折力强,且冠形端正,寿命较长,而修剪,抗灰尘,常作为护路林树种。

2存在的问题

2.1与农作物争光、抢夺水分

杨树高大的树冠能够截留10%~30%的降雨量,在偏干旱的地区直接影响农作物的雨量接受,也很大程度上遮挡了阳光的照射,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以致影响农作物产量。杨树庞大的根系也大肆争夺农作物的水分和养分,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最终产量。 2.2腐朽根系形成大小孔隙,对坝埂造成威胁

任何生物都有它的寿命,杨树也不例外,天然林一般60年后,人工林在30年后便进入衰老期,当其衰老死亡后,其庞大的根系经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而逐渐腐烂,形成管状孔道和大小不同的孔隙,这些孔道和孔隙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改良土壤,但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便相互贯穿发展,使田埂、坝埂形成漏洞,造成水源的流失,甚至进一步造成坝埂松软以致垮塌。"

2.3生物风化造成岩体分解破碎产生流失

一方面,杨树树根在岩隙中穿插生长,引起岩石的崩解和破碎;另一方面,树根的生命活动与死有机体分解所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起着重要的碳酸化作用,会对岩石进行腐蚀,使岩石更易受风化而造成新的侵蚀。

3对策

通过多年的水土保持实践,我们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避、错、混、断、续、补”的措施,以充分利用杨树的优势,弥补其弱点,使其达到理想的效果。

(1)“避”——远离农作物区域或坝埂种植,避开杨树对农作物的光、水、肥的争夺,避开其根系对坝埂造成的潜在威胁。

(2)“错”——高低错位,杨树居低位,农田居高位,错开杨树根系与农作物根系的土壤区域,减少杨树与农作物之间争光抢水夺养分的矛盾。

(3)“混”——乔、灌、草相结合。靠近农作物的种好草,再后为灌木,最后为乔木,一方面可以防止浅层块体的运动,另一方面可防止杨树庞大根系与农作物争肥抢水。

(5)“续”——连续栽种。针对衰老死亡根系等会造成孔隙的问题,可对树种及时更新,保持树种栽种的连续性,利用新的根系进行再次穿插,填补旧孔隙。

(6)“补”——补其他措施。单纯的杨树栽植很难满足不同条件下的水土保持要求,林草措施应与农耕措施、工程措施有效结合,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为减轻杨树庞大根系对土壤岩体的生物风化作用,一是可以在杨树下种植耐荫性草被,二是可以做必要的工程措施,加固岩体的稳定性。

总之,采取什么措施,要根据实际生产条件、立地条件选用,只要应用得当,杨树在水土保持中的优越性就可以充分发挥,取得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4参考文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成长的烦恼
我做桥梁设计师
爸爸妈妈少年时期的烦恼
成长的烦恼
成长的烦恼
父母少年时期的烦恼
迷人的彩虹桥
成长的烦恼
今夜星光灿烂
反对战争
我与电脑
成长的烦恼
成长的烦恼
即将绝版的三峡
成长的烦恼
毛姆与东方主义
安徽“美好型”乡村治理博弈的路径创新研究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瓶颈及完善对策思考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现状及政策应对
浅析现代企业员工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不良投资的经济学解析
成此图以为天下法
世界经济视野中的空间关联效应初探
谈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
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界分标准研究
《紫颜色》中“丑小鸭”原型管窥
《非诚勿扰》节目成功的要素分析
英语词块教学延缓石化现象的有效性研究
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
“格义”:穿越文化之障
《大自然的启示》随堂练习 提高篇
《大自然的启示》重点字词意思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考点练兵 积累篇
《大自然的启示》老师语录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考点练兵 阅读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美文欣赏 古黄河晨曲
《大自然的启示》美文欣赏 盘山虎的脚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一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美文欣赏 母亲河
《大自然的启示》重难点分析
《大自然的启示》训练素材
《大自然的启示》写作指导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美文欣赏 中华民族魂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二
《大自然的启示》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