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0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状况的研究
" 摘要:人力资本投资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基数大、质量低、结构失调。本文分析了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及低水平的人力资本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并就此提出了落实科教兴农,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本;农业发展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主要通过教育及其它方面的投资形成。农村人口众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人力资本积累严重缺乏,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实现新的飞跃和现代化进程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
(一)农村教育支出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
从国家方面来看,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不能满足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的需要;从农户角度来说,由于受自身收入的限制和传统思想意识的影响,加上没有得力措施和相关政策的引导,使得农民既缺乏人力资本投资的能力,又不具有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在冲动和压力。劳动者只有接受教育并且具有劳动技能,才能成为人力资本,并通过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而发挥作用。否则,就只能是一种潜在人力资本,终将因不能与其它资源有效配置而导致财富浪费。
(二)人力资本的结构层次不明显,劳动力的使用方向趋同
人力资本投资取决于教育投资,因而人力资本的结构也就在很大程度上由教育的投资结构所决定。在我国,国家、集体尤其是农户这一教育的最终受益主体,往往把有限的教育资金用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小学、初中阶段的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上,职业技术教育无论在质上还是量上都比较落后。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方面的投资数量更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对高质量的人力资本的需要,致使大多数农村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结构都处在较低水平上,加上在后来的务农生涯中使用文化知识的机会减少,又没有自学的环境和条件,更缺乏自学成才的激励机制,便逐渐滑到半文盲、甚至文盲的队伍中。出现了体力型人力资本大量过剩,而农业产业化所需要的较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严重短缺的局面,其就业方向只能局限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部门,大量农村劳动力资源闲置或过剩也就成为必然。
(三)用于劳动力流动的费用不能满足人力资本投资的需要
计划经济体制下,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把大量的农村人口长期固定在相对狭小的耕地上,既不存在农村劳动力在国内流动的机制,更谈不上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加上人口过度增长,使农村的过剩劳动力越来越多。改革开放以后,被长期禁锢的农村劳动力开始流动,但在完善的劳动力流动机制尚未建立之前,只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农村以外狭小空间的单向流动。为此,国家虽然也投入了一定的财力和物力,但相对于满足劳动力有序流动的各方面需要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农村劳动力流动中的费用目前仍主要靠劳动力本人来支付,而这种支付仅能维持一部分低素质剩余劳动力浅层次上的流动,不能满足国内外对高质量人力资本的需求。
二、农村人力资本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教育投入不足
(二)农村生产力水平落后
落后的社会生产力通常意味着相对简单的劳动工具、较低的知识、技术含量及复杂程度不高的劳动。农村劳动对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等要求一般不高,从业者毋须接受太多的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接受教育和培训往往不重视。
(三)人力资源开发缺乏计划和组织
人才培训盲目、无计划以及人才使用脱节在农村中是一个普遍现象,这种现象无疑是对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而有些地区实施培训则主要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缺乏人力资源开发的紧迫感、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低水平的人力资本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农村人力资本的严重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威胁着我国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使现代科学技术难以转化和应用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和技术变迁速度加快,但由于受多种因素限制,尤其是农民自身素质的约束,其对现代技术缺乏了解,在先进技术的转化、推广与应用方面仍有较大差距。据测算,“十五”期间科技进步在农业生产增长中的贡献率,渔业为48%,畜牧业为47%,而种植业仅仅为34%,这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差距很大。
(二)制约了非农产业的发展
一般而言,农村劳动者的教育文化水平对非农产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有两方面重要影响:一是影响农民找工作的概率,从而影响其向城镇转移的可能性。城镇雇主一般喜欢文化水平较高的劳动者,他们对新行业适应性强,角色转换快,而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村劳动力在获取就业信息方面有很多障碍,角色转换慢。二是影响着劳动者在当地从事非农产业的概率。随着乡镇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升级,也使乡镇企业吸收本地劳动力的能力呈边际递减趋势,降低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延缓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三)难以适应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农业产业化是建立在农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集约化基础之上的,是以较高水平的人力资本为前提,通过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实现了农业门类的多样化,促进农业的良性循环。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下阻碍了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模式的建立。
四、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的对策和建议
(一)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滞后,长期投资不足是人力资本水平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我国教育投入增长较快,但总体投入水平较低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与世界各国教育投入水平仍相差甚远。解决农村教育投资严重不足的现象,要采取多元化筹集农村教育资金,实行国家、集体、社会、个人一起上,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共同承担教育经费,共同分享教育投资收益的多主体、多层次的教育投资格局。
(二)改革农村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首先,抓好农村基础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学校要为农村提供受到良好基础教育、有能力接受新知识和新信息、掌握新技能的劳动者。同时,在抓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对现行的农村教育体制,农村中小学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各地可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和优势,开设一些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其次,要大力加强和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形成开放式、多层次的成人教育体系;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以现有的农业中专及其他职业学校为基地,通过实行知识学习和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三)进行制度创新
首先,要完善人力资本形成的激励机制。将个人收入的增加与人力投资成本的变动直接挂钩,在人力资本投资激励政策的设计中,不断提高个人直接收益,强化经济因素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其次,完善劳动力流动机制。现代人口就业迁移不仅使原有的人力资本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是人口素质得到提高的重要因素。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需制定切实可行的就业迁移法规、政策,降低迁移成本。创造条件,敞开城门,促使农村劳动者和城市劳动者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训练和就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靳光结,孙文生. 新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启示[J].农村经济,1998. [3] 列宁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3,279页.
[4]李锐.赵建梅.我国农业科研投资问题初探[J].农业技术经济,1997,4.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失望
- 考试
- 小草花
-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
- 我的荷兰猪
- 小时候的趣事
- 去乡下玩的一天
- 我喜欢的书
- 含羞草
- 小狐狸变了
- 痛苦的小鸟
- 青蛙和蚂蚁
- 淘气的小星星
- 我的书包
- 妈妈的爱
- 2012年优秀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 2012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单位工作总结
- 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
- 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总结
- 2012年学校毕业生个人总结
- 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军训总结报告感受心得:人生在世多磨难,踏平坎坷是春秋
- 社会实践总结
- 乡镇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工作总结
- 师德大讨论个人感想总结
- 行政部助理试用期工作报告
- 纪律教育月活动个人总结报告
- 幼师工作总结
- 农村创建平安家庭工作纪实
- 2012年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实质课税原则的立法确认
- 我国税收预算性增收与税收优惠相关问题探讨
- 对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定性书》研究二题
- 论税收背离与地区间财力差别
- 谈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制度
- 天人三式——郭店楚简所见天人关系试说
- 宗教信仰中的集体主义取向与个個人主义取向
- 初探“生活世界”
- 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定位
- 税收筹划风险管控路径分析
- 浅谈境外企业向境内企业转让股权的税法风险
- 关于法理学视角下我国税收立法研究评述
- 胡塞尔在什么意义上是理性主义者
- 资产证券化中的税收问题
- 荷花
- 感悟与想象齐飞 激情在课堂燃烧──《荷花》想象思维教学活动设计
- 《荷花》教学反思
- 泰戈尔:《花的学校》
- 我爱荷叶
- 《荷花》近义词反义词
- 《荷花》教学案例及评点
- 《荷花》词语解释
- 清晨赏花──仿写叶圣陶《荷花》
- 《荷花》教学杂谈
- 《荷花》课后题解
- 《荷花》文本链接
- 汪曾祺:《荷花》
- 《荷花》句子分析
- 《荷花》词义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