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7
关于法理学视角下我国税收立法研究评述
关于法理学视角下我国税收立法研究评述 关于法理学视角下我国税收立法研究评述 关于法理学视角下我国税收立法研究评述
摘要:尽管我国对税收立法的研究时间较短,然而在改革开放后,学术界逐步关注税收立法问题,从各个角度对其展开讨论,税收立法研究进入繁荣发展时期,学术界涌现出一大批研究成果。本文从梳理税收立法研究历程入手,对1978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对税收法定主义、税法通则、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的研究进展逐一分析,以期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提供些许思路。
关键词:税收立法;税收法定主义;税法通则;税收实体法
税收立法是指特定国家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的技术,制定、修改、补充、废止、解释和监督税法的活动。如果没有税收立法。税收执法将失去依据;税收司法也失去标准:税收法律关系将不复存在,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也就成为空谈;税收作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调整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就失去了强有力的、稳定性的保障。
一、税收立法的研究历程概览
(一)税收立法研究的萌芽期(19世纪后半期至1949年)
(二)税收立法研究的起步期(1949-1978年)
(三)税收立法研究的发展期(1978至今)
改革开放后,我国税收立法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总体来看,1994年税制改革之后,我国初步形成了税收法律体系框架,由《个人所得税法》等3部法律、《增值税暂行条例》等约30部行政法规、《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约50多部行政规章等税收规范性文件构成。尽管这一时期我国税收立法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和国外发达国家的税收法制程度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近期中国税收立法研究进展
1978年以后(尤其是1994年税制改革之后)。学术界对税收立法问题展开了大量的研究,这些成果多集中于税收立法基本理论、税收基本法、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等方面。
(一)税收立法的基本理论:税收法定主义
税收法定主义。也称租税法律主义。对税收法定主义的内涵的挖掘是税收立法研究的理论基础。 税收法定主义的内容,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3个原则,即课税要素法定原则、课税要素明确原则和程序合法原则:而有的学者则认为税收法定主义重在解决税法中的实体问题。而非程序保障问题,故而税收法定主义的内容只应包括实体性内容。即课税要素法定、课税要素明确等。由此来看。学术界对于课税要素法定和课税要素明确基本形成共识。而对于税收程序等问题还存在异议。笔者认为,由于税收程序对征纳双方的利益存在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税收法定主义应该包括税收程序的基本面;同时税收程序的实际操作性极强。因此。其中具体问题一般由行政机关通过行政法规来规范。
关于税收法定主义的立宪问题。有些学者认为。当前我国宪法未对税收法定主义作出具体、全面、明确的规定,也有的学者提出,“《宪法》第五十六条既是对公民纳税义务的确认。也是对国家课税权的一种限制。”但是这些观点的分歧都是建立在“宪法中应该体现税收法定主义”同一立场之上,为中国税收立法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推动税收法定主义在宪法中的明确界定作出积极贡献。
(二)税法通则立法的研究现状
综观理论界对税法通则的研究动态,可以发现学者们对税法通则的内容构成研究较为深入,但对一些内容本身还存在不少争议。
1.税法通则的名称争议。对于这一部税法体系的基础性法律。很多学者对其冠以何名称纷纷献言献策。但目前广泛见于学术着作中的名称有“税收基本法”和“税法通则”两种。如果冠以“税收基本法”的名称,其语义较为通俗明晰。易被大众接受,同时也可以表现出该法的宪法性质。但是有的学者则持否认态度,认为“基本法”是法理上的一种称谓,主要表明其效力上不同于普通法。但是如果命名“税收基本法”则有悖于我国长久以来形成的立法惯例,与已经出台的税收立法不相衔接㈣。 对于税法通则的立法步骤。学者们认为应分步实施。先全部立法,待时机成熟再将税法通则中最基本内容列入宪法,即先立法后立宪。
(三)税收实体法立法问题研究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以流转税、所得税为主体的税收实体法总体架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当前税制逐渐显现其局限性。我国实体法中仅有《个人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是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即我国仅有30%左右的税收收入是依据法律来征收,而占据我国税收收入总量超过40%的增值税以及其他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真稀奇--歇后语改写
- “马虎”一词的来历
- 永别了,小狗
- 小猫乖乖
- 让爱永远不脏
- 最无私的友谊----读朋友有感
- 啊!我成功了
- 午夜凶杀案
- 假如我是天使清洁工
- 这样“变”行吗
- 悬崖勒马与亡羊补牢的差别
- 网络,我的新朋友!
- 当发现朋友有缺点时
- 我忘不了,小溪
- 参观葡萄园
- 论“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基本规律
- 西方非理性主义的兴起及其文学表现
- 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动因及对策
- 议知识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核算问题
- 印度农业现代化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 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应注意的问题
- 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审计委员会
- 浅谈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
- 国有商贸企业部门经理离任审计
- 审丑的美学意义
- 试析网络审计
- 审计独立性风险的框架分析
- 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监督职能弱化的剖析
- 对话式课堂教学范式的理论建构
- 分析弗莱的文化理论来源
- 《信客》课文背景知识
- 莫高窟
- 《信客》词义辨析
- 《信客》写作特色
- 《信客》问题探究
- 《信客》课文简析
- 《信客》学法导引
- 阳关雪
- 《信客》课标解读
- 《信客》结构分析
- 《信客》重难点突破
- 《信客》中心意思
- 《信客》典型例析
- 《信客》学法指导
- 《信客》课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