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为何不用政府债券取代税收

为何不用政府债券取代税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17

为何不用政府债券取代税收

为何不用政府债券取代税收 为何不用政府债券取代税收 为何不用政府债券取代税收 划

面对全球性的经济不景气,减税应该成为我国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除了扩大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和扩大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财政政策以外,减税也是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种常规方式。

减税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使企业更容易度过经济不景气的困难时期。从就业方面看,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和负担的减轻,无疑有利于遏止市场需求的下降,缓解失业率的上升势头。减税还可以鼓励企业投资,增加就业。从需求的角度看,减税措施所带来的企业经营成本的下降,就业的增加或失业上升势头的减缓,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都能够起到刺激民间消费的作用。目前在美国实施的被称为“奥巴马新政”的经济刺激计划,其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减税和退税来刺激消费和投资。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也陆续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减税政策以刺激国内消费增长。

但随着财政收入增长率的下降和由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而带来的财政赤字的增加,2009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又出台了《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若干具体措施》,开始了一场增加税收的攻坚战。笔者以为,孤立地看加强税收征管何错之有,但加强税收征管必须建立在减税和税制改革的基础上,然后再“薄征严收”,否则,岂不是左手刺激经济,右手又给已经不景气的经济浇凉水吗? 从政府掌握的国债余额的规模来看,2008年末我国的国债余额为5.32万亿元,仅占当年30万亿规模GDP的17.73%,从国际视野来看,这是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这意味着中国政府还有相当大的发债潜力。可作参照的是西欧国家,他们的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普遍在60%左右,美国政府的数字要高一些,国债余额通常占到其GDP的70%以上。日本从2000年起,其国债规模就开始超过该国的GDP,2008年该国的国债余额为当年GDP的166.8%,达8.18万亿美元。截至2009年9月,这一数字已经因为该国的经济刺激计划继续攀升至9.6万亿美元。而我国政府还有很大的国债容量没有使用。既然要刺激经济、刺激内部需求、刺激出口、增加就业,为什么不用政府债券来取代税收呢?

有一些人担心减税的结果就是银行的储蓄增加了,并不见得能够增加多少消费。这种担心有一定的道理,但减税带来的替代效应没有大到百分之百,而且存在很强替代效应本身也说明通过减免税刺激需求和投资的必要性。税赋的减免至少能够稳定市场信心,改善市场的预期,使企业的裁员不那么严重,使家庭需求的减少小一点吧。

还有人认为在当前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减税也不能刺激民间投资,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我们也要看到,减税即使没有增加投资,也提高了企业在未来的投资能力,即使没有增加投资,也有利于企业减少裁员和降低倒闭的风险,减少失业就是增加消费需求。

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被压得已经走不动了,就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卸下其背负的沉重包袱便失去了意义。企业背负现在这样沉重的税赋负担不论在经济景气的时候,还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都是不合理,都应该进行税制改革,在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就显得更不合理了。减税不是一个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样的针对短期经济波动的应急性宏观经济政策,而是立足于长远、提高经济系统活力的治本之策。通过增加政府投资以扩大内部需求的作用虽然是立竿见影的,却是不可持续的,而减税的刺激作用虽然是缓慢和间接的,却是可持续的和根本性的。犹如使用注射兴奋剂的方式缓解病症和通过做手术根除疾病之间的区别一样。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爱看的书
爷爷
我帮妈妈做家务
景色诱人的桂林
杭州西湖的美景
我喜欢的电视节目
我喜欢乒乓球
我的老师
冬天的景色
家乡的春天
我的家乡
给爸爸的一封信
有趣的课间
外婆的资金
关于内部审计的几点思考(1)
谈谈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及其评审(1)
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应用(1)
会计电算化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1)
关于建立完善银行会计内控制度的思考(1)
试论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1)
会计差错更正方法的协调(1)
网络经济与网络会计(1)
出租出借包装物押金会计核算(1)
建筑安装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内容和方法(1)
会计未来发展与会计电算化(1)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利润操纵的制约(1)
新《会计法》有关会计电算化规定之我见(1)
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部审计(1)
生物资产会计核算的思考(1)
《美丽的小路》教学片断赏析二
《美丽的小路》教学片断赏析一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四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及理念
《美丽的小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三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五
《美丽的小路》教后体会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一
《美丽的小路》口语交际设计
《美丽的小路》文本解读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二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一
《美丽的小路》实践课设计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A、B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