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0
补充责任、相应的补充责任与责任人的追偿权
关键词: 侵权责任法;共同责任;补充责任;相应的补充责任;补充责任人的追偿 内容提要: 补充责任为二人以上共同承担责任中的一种责任形态,责任主体须为二人以上,且责任人在承担责任上有先后顺序之分。补充责任不同于按份责任, 也不同于连带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 属于共同责任中的一种独立形态。
《侵权责任法》中规定的补充责任有两种情形, 相应的补充责任为其中一种。相应的补充责任是对补充责任的一种限制, 补充责任人承担的责任应与其过错相应, 并以此为限度。
补充责任人承担责任后可否追偿, 应依责任发生的原因具体分析。凡补充责任人承担责任为对自己行为承担责任的, 不应发生追偿。
相应的补充责任人承担的相应的补充责任是对自己的过错行为承担的责任, 因此相应的补充责任人承担责任后不享有追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在第34条第2款、第37条第2款、第条分别规定了有过错的劳务派遣单位、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教育机构对他人侵权造成的损害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在“相应的补充责任”属于何种责任形态以及应如何适用上,学界与实务都有不同的观点。为正确地适用法律, 有必要对此进行讨论。
本文拟就补充责任、相应的补充责任以及责任人的追偿等相关问题提出意见, 以求抛砖引玉。
一、关于补充责任何为补充责任? 补充责任有何特点?对此法律上并未定义。《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中解释补充责任是“责任人在行为人自己不足以赔偿某行为所致损害时,就其不足部分承担的赔偿责任。
”所说的补充责任既包括侵权责任法中的补充责任, 也包括债务不履行中的补充责任。从立法规定看, 在《侵权责任法》制定前, 立法上规定的补充责任主要有以下情形:其一,《民法通则》第63条第款规定的责任。
该条款规定,“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 代理人负连带责任。”对于该规定, 学者中虽有诸多批评, 但法律未修改前仍是适用的。
从该规定看, 这里的连带责任实际上就是一种补充责任, 因为首先是“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其次才由代理人承担“连带”责任。其二,《担保法》第17条规定的一般保证人的保证责任。
该条第2款规定,“一般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 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 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依该规定, 只有在被保证人的财产不足以承担责任时, 保证人才承担保证责任, 当然这种责任属于债务不履行责任。
在物的担保中也有类似规定。其三,《民法通则》第133条规定的监护人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该条第2 款规定,“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 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 由监护人适当赔偿, 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
”依此规定, 被监护人造成他人损害的, 从被监护人的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 也就是由有财产的被监护人承担责任; 监护人仅就被监护人的财产不足以赔偿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在上述规定中, 法律条文的表述各不同, 也并未使用“补充责任”这一概念。
我提出这些情形中所规定的责任为补充责任, 仅是作为学者的一种理解和解释。尽管上述法律规定的表述不同, 但我们可以归纳出, 这几种情形下的责任都具有以下显著的共同特点: 其一, 责任主体为二人以上。
在发生补充责任时, 总是会有两个以上的责任主体的, 仅为一个主体应承担责任时不存在补充责任。二人以上共同承担责任的情形属于共同责任, 共同责任中才会发生各责任主体之间如何承担责任问题。
如果仅有一个责任主体, 则不发生各责任人之间如何承担责任问题也就无所谓补充责任。 其二, 多个责任主体中有的须先承担责任, 这一责任主体可称为先责任人或者第一顺序责任人; 有的是在先责任主体不能或者无能力承担责任时才承担责任, 此可称为后责任人或者第二顺序责任人。
如果前一顺序责任人已经承担了全部责任, 则后一顺序责任人就不必承担责任。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后一顺序责任主体应承担的责任被称为补充责任。
也正因为如此, 有学者指出, 补充责任具有次位性。如果各责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对老师说,教师节快乐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老师您好
- 师恩难忘
- 师恩难忘
- 致老师的一封信
- 温馨的爱
- 我的老师
- 感谢老师
- 感恩校园,感恩老师
- 我的老师
- 温暖
- 老师
- 发生在教室里的一件事
- 抓好教学、管理、展示环节,推进我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 “思想课”三步教学结构初探
- 略论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角色的扮演
- 创新教育专题研究
- 创新教育是永恒的主题
- 我国教育财政问题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 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 美育的职能及其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
- 试论活动课的目标
- 试论班主任教师的能力品质
- 西方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 中小学生的信息素质及其培养
- 美国远程教育的前车之鉴
- 试论我国教育经费问题的症结与对策
- 你向往闰土的生活吗?──《少年闰土》教学札记
- 珍视鲜活的生成资源──《少年闰土》标点符号引发的思考
- 品读感悟 落实重点 体验情感──《少年闰土》教学重难点突破
- 《少年闰土》一文第四段的课堂教学
- 《少年闰土》读写训练一得
- 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活起来了──教《少年闰土》有感
- 巧设悬念适度延伸──《少年闰土》教学一得
- 如何在《少年闰土》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 将叩问进行到底──听特级教师卢雁红老师上《少年闰土》
- 感受诗化的提问──评《少年闰土》
- 进行朗读训练的几点体会──《少年闰土》朗读教学谈
- 《少年闰土》听课后反思
- 教学要因学生变化而变化──教《少年闰土》有感
- 设计的开放性带来的一点思考──《少年闰土》听课有感
- 拜读《少年闰土》教学片断后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