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4
正确处理水资源管理中的几个关系
科学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让水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要正确处理好水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几个重要关系。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水资源是有限的自然资源。人类治水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问题,如过度开垦山林,造成水土流失、江河淤积、生态恶化;对水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导致江河断流;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下沉;过度围湖造田,侵占河道,降低了河湖调蓄能力和行洪能力。这些都是因为人们在治水的过程中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我们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坚持人水相亲、人水两利,科学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正确处理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关系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水资源是有承载能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在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以内,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否则,发展就会失去物质基础,造成生态系统破坏、生存环境恶化的局面。因此,我们要科学分析每一个区域的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认真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利于研究对策,确保水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首先,要做好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综合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摸清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现状,全面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和保护的规划方案。其次,要全面实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在立项前对取水水源、用水合理性、退水水质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价和论证,判断其取水是否超过当地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使重大建设项目符合当地的水资源条件,达到相协调的目的。
正确处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的关系
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是合理利用水资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共同目的是追求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因此,必须坚持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同时抓。在节约用水方面,要实行用水定额管理,积极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在水资源保护方面,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开展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工作,强化对饮用水源区、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的管理,逐步建立排污总量控制制度;要抓紧地下水超采区核定,加强地下水保护工作;要抓好水质监测站网建设,加强水质监测,发布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区水质旬(月)报,确保供水安全。
正确处理依法管理和市场机制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要依法利用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等行政手段对水资源进行管理;另一方面,要遵循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首先,要进一步健全水资源法规体系建设,完善管理制度,依法管理水资源,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做好取水后用水、排水的监督工作。其次,要强化水资源费征管,实现水资源有偿使用。
正确处理水务改革和水利发展的关系
改革水的管理体制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必然要求。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河南省的水务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拓展了水资源工作的范围,强化了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极大地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务改革促水利发展,水利发展催水务改革,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当前,要特别注意保护和引导地方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积极性,进一步创造条件,继续推进水务改革,促进水利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环保与生活
-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 鲁滨孙,我一生的榜样
- 一个我敬佩的人
- 我的心愿
- 我熟悉的一个人
- “和谐号”动车组
- 劳动体会
- 这就是我
- 读有感
-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 读《中华少年》有感
- 快乐的“六一”
- 爱
- 信心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面临问题探讨
- 新时期电视播音主持创新的思考
-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初探
- 极简之美在现代海报中的体现
-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分析
-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化措施探讨
- 工业安装费率招标模式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
- 市政工程进度管理探讨
- 浅析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 园林绿化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办好地方电视台电视新闻节目的浅见
- 浅谈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察
- 有关机械设计制造工艺的探究
- 暖通空调的施工管理要点
- 浅析推进建设医院会计信息化的措施
- 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口语交际
- 汉语拼音愉快教学初探
- 01我们的民族小学练习题三教学案例反思
-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探
- 学校是什么
- 创设语文学习情境,拓展自主学习空间
- 变革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
- 关注语言:小学作文教学的新视角
- 对新课改中课堂教学的感受与反思
- 语文实践活动应突出四性
- 课改让人惊喜实践催人思考
- 对话:阅读教学的新视野
- 语文课上,也要让学生动起来
- 浅谈新课标下的口语交际教学
- 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