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21
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技术战略的新变化
[摘要] 随着全球化 经济 的 发展 ,跨国公司凭借其自身的技术垄断优势,已经成为全球技术转移和扩散的主体,跨国公司对发展 中国 家的技术战略也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发展中国家 技术战略 新变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凭借其自身的技术垄断优势已经成为新技术最主要的发明者、使用者和传播者。《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美、日、欧跨国公司的技术贸易额占全球技术贸易总额的97%。无庸置疑,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将面临对东道国技术转移的新阶段。如何克服来自跨国公司的技术流入垄断障碍,如何在新时期与跨国公司的国内合作国际化浪潮中实现有效的技术转移,无疑需要重新思考新阶段跨国公司对发展中东道国技术战略的转变。
首先,缔结以技术研发为核心的知识联盟。20世纪70年代末,跨国公司之间以产品为核心缔结战略联盟,目的在于实现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改进供货质量和提高供货效率。进入90年代后,由于出现了技术进步速度加快、产品寿命周期缩短以及许多高 科技 产业交汇发展的新趋势,即使是寡头垄断 企业 也难以在所有技术领域的所有环节均占有优势,更难以承担独立技术研发所需要的巨额投资和高风险,因此,跨国公司之间纷纷缔结以R&D活动为核心的战略联盟。共同投资、联合开发、共担风险、共享成果成为这种战略联盟的基本原则,从战略上保持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技术领先的地位是联盟各方所追求的首要目标。
这种基于知识联盟的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对于发展中东道国的并购而言,给出我们以下的政策思考:其一,应该对那些有利于保存并加强本国现有技术能力的外部并购者提供政策鼓励。其二,东道国政府需要从政策上提供技能和技术支持系统以加强当地企业和跨国公司的竞争与合作。其三,面对跨国公司的技术控制局面,东道国政府应该扬长避短,进行多目标综合权衡,通过制定合理的竞争政策和技术转移政策来逐步克服这方面的负面 影响 。
其次,广泛建立海外R&D机构。跨国公司传统的以母国为中心设置研发机构的布局,正在随着竞争形势的变化而做相应的调整。这种调整依然遵循着跨国公司一贯坚持的以全球作为活动舞台,优化配置资源、寻求垄断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美国以其无可比拟的强大的科技实力,成为世界跨国公司建立海外R&D机构最多的国家。近几年来,引人注目的是跨国公司大量的研发机构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存在大量的低成本科技人才,跨国公司利用不同国家的研发成本差异,获得研发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因为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跨国公司既要加快从新产品开发到投向市场的速度,又要使产品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
目前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西安等知识密集型城市,都已成为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的积聚地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该类R&D机构投资方式从合资为主向控股、独资为主演化,并以控股、独资为重要手段锁定核心技术的技术转移路径。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往往瞄准次经济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不完全竞争市场,通过本土化的研发,达到控制本地技术、主导本地市场,进而改变市场结构和产销供应的目的。
再次,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内部化。跨国公司在国际技术转移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跨国公司在产权和控制权范围内对海外分支机构的内部化技术转移;二是向其它 企业 的外部化技术转移。内部化技术转移主要通过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内部化技术转移主要通过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加以实现。外部化技术转移有许多方式,如技术出售、许可证、资本品销售、技术援助、合作 研究 与开发等。就跨国公司而言,内部化是实现R&D 投资利润最大化的最佳方式。通过技术转移的内部化,跨国公司可以凭借其技术领先的优势建立或增强其市场垄断地位,利用垄断差价政策实现世界范围内垄断利润的最大化。按跨国公司产品生命周期 理论 及技术转移梯度 规律 ,跨国公司为了保持技术垄断优势,对外转让的技术一般都是处于成熟期或标准化的技术。在向合资企业转让一般性常规技术的同时,也常采取增资扩股的方式提高股权比例,控制技术及合资企业,以达到其获取垄断价值,占领东道国市场的目的。
最后,借助国际产业转移实现核心技术的沉淀与次级技术的外溢。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产业跨国调整,既是一次传统产业的整体转移,更是一次新兴产业的转移,尤为重要的是新兴产业整体价值链在全球的重新布局。这次产业转移除了表现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之间的相互交叉投资、并购、战略整合的强强联合之外,引人注目的是发达国家把不同产业均向 发展 中国 家的转移,包括高技术产业中的某些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如发达国家 计算 机制造环节向中国的转移,软件开发向印度的外包等。今天高新技术条件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最为重要的特点是产业在拉长过程中,不同独立生产环节的跨国转移,输出国家在经营中侧重于产品标准的制定,关键技术、核心业务的掌握,产品最终价值的全球实现,而将其他环节,即部分生产和服务环节,以委托加工等方式转移出去,产生新型的外包加工,形成了新的世界生产体系。需要注意的是,在开放 经济 条件下,后发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提高本国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拉美国家的沉重教训同样表明,只有在创新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才能真正获得产业转移国际化的利益,达到自身产业升级的目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必须技术引进与创新并重,在提高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的同时,增强产业升级的主动性。单纯依靠承接产业转移来实现产业升级既无先例,亦十分幼稚。
[1]E.D.Domar. The Effect of ForEign Investment on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New York , 1997
[2]《W0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7》,United Nations New York and Geneva,2007
[3]柴正猛: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产业技术进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4]郭燕青:技术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勿以恶小而为之
- 分数
- 小电扇为什么会转动?
- 关爱残疾人
- 中国人的脊梁
- 绿化在我家
- 如何与同学和睦相处
- 期待“和平”
- 树为什么有年轮?
- 我们要做党的好孩子
- 奥运与我们同行
- 保护地球珍惜资源
- 文明——只差一步
- 家和万事兴
- 我们需要你,和睦
- 国企礼金单:澡资报销3762元国企礼金单企业管理之痛
- 品牌识别扩张物流企业
- 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技术方法研究
- 跟踪审计过程中的造价控制
- 工程造价审计技术要点探讨
- 加强审计监督 维护财经纪律
- 工程项目结算审计过程中的六要点与结算审计方法
- 对药库物流电子化管理思索
- 物流公司外汇风险管理
- 国有物资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
-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在医院审计中的具体运用
- 炼钢天车物流体系创建思路
- 运输企业交通安全的风险管控
- 对国有物资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的思考
- 对于企业管理你认识多少?
- 纸船和风筝
-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 细读体悟演读见悟——新课标教材第一册《自己去吧》教学设计,教案
- 风娃娃
- 蓝色的树叶
- 小柳树和小枣树
- 清澈的湖水
- 我要的是葫芦
- 称赞
-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阅读教学设计
- 我们成功了
-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 看看画画写写编编——谈第一册练习5“学习字词句”的网络教学
- 北京
- 父亲和鸟
- 从现在开始
- 浅水洼里的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