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有关应收票据核算的问题
"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采用商业汇票支付方式进行商品交易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按其承兑人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按其是否带息分为:带息商业汇票和不带息商业汇票。
应收票据取得的核算
取得应收票据时,无论是商业承兑汇票还是银行承兑汇票,也无论是带息商业汇票还是不带息商业汇票,一般应按其面值入账。其账务处理为:
1、因债务人抵偿前欠货款而取得的应收票据时:
借:应收票据 〖票据的面值〗
贷:应收账款
2、因销售商品而收到的应收票据时:
借:应收票据 〖票据的面值〗
贷:主营业务收入 〖不含增值税的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收票据期末计价
对于带息应收票据,期末按应收票据面值和确定的票面利率计提利息,并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其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票据
贷:财务费用
到期收回应收票据的核算
1、应收票据到期值的计算
不带息应收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
带息应收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票据面值×票面利率×票据期限
下面我们主要分析带息应收票据到期值中票据期限的计算问题,应收票据期限有两种表示方式:
一是以“天数”表示。即采用票据签发日与到期日“算头不算尾”或“算尾不算头”
的方法,按实际天数计算到期日。
例如:7月18日出票60天到期,求到期日
“算头不算尾”: “算尾不算头”
7月:31-18+1=14天 7月: 31-18=13天
8月: 31天 8月: 31天
9月: 15天 9月: 16天
合计: 60天 合计: 60天
所以到期日为9月16日
2、到期收回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
若为不带息商业汇票,到期收回时:
借:银行存款 〖到期值〗
贷:应收票据 〖票据面值〗
若为带息商业汇票,到期收回时:
借:银行存款 〖到期值〗
贷:应收票据 〖票据账面余额〗
财务费用 〖尚未计提利息部分〗
应收票据转让
企业转让应收票据时的会计处理为:
借:原材料等 〖材料物资的成本〗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银行存款 〖差额部分〗
贷:应收票据 〖票据账面余额〗
财务费用 〖尚未计提利息部分〗
银行存款 〖差额部分〗
贷:应收票据 300
(2)20×3年2月1日:
借:原材料等 12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040
借:应收票据 10000+300=10300
银行存款 3640
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
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过程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计算应收票据到期值
第二步:计算贴现利息
贴现利息=到期值×贴现率÷360×贴现日数
其中:贴现日数=票据期限-已持有票据期限
第三步:计算贴现所得
贴现所得=到期值-贴现利息
第四步:编制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贴现所得〗
财务费用 〖贴现所得小于票据账面余额的差额〗
贷:应收票据 〖票据账面余额〗
财务费用 〖贴现所得大于票据帐面余额的差额〗
例如:20×2年4月30日以4月15日签发60天到期、票面利率为10%、票据面值为600000元的带息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贴现率为16%。计算过程如下:
(1)票据到期值=600000+600000×10%÷360×60=610000(元)
(2)计算贴现利息
先计算到期日:4月15日签发,60天到期,到期日为6月14日。计算过程为:
4月:30-15+1=16天
5月: 31天
6月: 13天
合计: 60天
再计算贴现天数:
方法一:从贴现日4月30日至到期日6月14日,共计45天,计算过程如下:
4月:30-30+1=1天
5月: 31天
6月: 13天
合计: 45天
方法二:贴现日数=票据期限-已持有票据期限=60-15=45天
(4)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597800
财务费用 2200
贷:应收票据 600000
(4)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0335
贷:应收票据 10300
财务费用 35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成长中的一件事
- 蝈蝈儿讲的故事
- 观察日记——小金鱼
- 公园的一角
- 秋色花园
- 从《乌塔》想到的
- 从《乌塔》想到的7
- 我的发现
- 花花的故事
- 从《乌塔》想到的8
- 暑假郊外秋游
- 秋天的流花湖公园
- 从《乌塔》想到的10
- 从《乌塔》想到的1
- 我家的猫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邓小平爷爷植树》考点练兵
- 《看电视》重点句品读
- 《看电视》重难点分析
- 《看电视》重点字词梳理
- 《看电视》作者简介
-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勤俭节约小故事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三)
- 《笋芽儿》之老师语录
- 《看电视》老师语录
- 《看电视》随堂练习 提高篇
- 《看电视》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春天的故事》
- 《看电视》重点字词意思
- 《胖乎乎的小手》老师语录
-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实事求是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