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8-29
文学家诗学的美学特征
文学家诗学的美学特征 文学家诗学的美学特征 文学家诗学的美学特征 精品源自化学科
一、赋比兴阐释的审美化
锺嵘的赋比兴审美化的阐释,是第一次赋予了赋比兴传统理论崭新的审美内涵。汉代关于赋比兴的阐释都是从政教、伦理的角度,强调的是美与刺的对诗歌的利用。到了《诗品序》中第一次对赋比兴作出了审美性的阐述。锺嵘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结合后面“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的文艺情采论,锺嵘已将赋比兴第一次正式定位在艺术表现的手法这一理论上。其值得注意的理论价值有以下四点:①强调诗歌言外之意的艺术张力;②强调创造艺术形象来表现思想内容的重要性;③强调了审美特征和审美效果的一致性;④总结了赋比兴运用的方法论。
二、追求“自然英旨”的审美趣尚
锺嵘所处的时代骈文盛行,讲究辞采雕琢的风气很盛。在这时提出“自然英旨”的审美趣尚,有强烈的针对性。所谓“自然英旨”,就是追求一种自由抒发思想感情,运用既富于艺术情味又通俗易懂、清美自然的表现手法,以达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审美效果。围绕这一命题,锺嵘主要论述了如下的理论内容:①反对过度用典,认为诗歌“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②提倡直接、真切反映现实生活的“直寻”主张;③针对当时的“永明体”诗歌,锺嵘明确表现了带有矫枉过正色彩的反对写诗讲究声律的态度。在《诗品》里,锺嵘认为用典过多,以知识入诗,会使得诗变得晦涩难懂,枯燥乏味,从而使得诗歌的抒情性质大大削减。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对这一现象有所描述:“......或全借古语,用申今情,崎岖牵引,直为偶说,唯睹事例,顿失精采。”那些在诗中大量引用典故的人,显然不知诗之为诗的审美抒情特征。《诗品序》说:“夫属词比事,乃为通谈。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奏,宜穷往烈。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罗根泽教授在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中说道“:自锺嵘看来,用事用典,宫商声病,繁密巧似,都违反自然,矫正的方法,当然也就要提倡自然。刘勰也提倡自然,但不以自然为根本观念;锺嵘《诗品序》里深深慨叹‘自然英旨,罕值其人’,可见他所标榜的准的———即根本观念———是自然。”
三、诗歌创作的感发论
中国文艺美学关于艺术发生的代表理论是“心物感应”说。《礼记?乐记》里早就作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说明:“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者,言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这里讲歌唱、音乐、舞蹈都是来源于客观事物对“人心”的感动。“感于物”观点受到高度重视并得到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陆机、刘勰和锺嵘都提出并强调这个观点,以此来探讨文学的源泉问题。《诗品序》的开头就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显然是继承了陆机的感发理论。同时的刘勰在《明诗》篇中也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但锺嵘在继承了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对诗歌感发论有了更深入的论述。①自然景物的感发“:春风春鸟,秋月秋蝉”;②现实生活的感发:“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③历史事件的感发“: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如《咏史》、《怀古》之作,便是这类作品。相较陆机、刘勰等人而言,锺嵘之论把情感本源、情感发生、情感表达作为统一的审美发生命题来论述显得更为完整。他更深地寻究了情感的发生之本,揭示了情感和万物之源的关系。《诗品序》说“: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他的物感论的杰出之处是体认到万物和人的性情的关系是感应,人之于物是通过感应来实现异质同构的,这是他对“物感式”的审美论作出的新阐释。《诗品序》是我国文论史上第一部诗学着作,开创了中国诗学的审美理论。其理论的重点,首先是“滋味”说。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理论内涵是比较丰富和全面的。其次是赋比兴阐释的审美化,第一次赋予了赋比兴传统理论崭新的审美内涵。再次是对“自然英旨”审美趣尚的追求,提倡“直寻”,反对过度用典,反对声律论对创作的拘束,反对诗句的过度雕琢等理论,都有现实的针对性,从而组成了锺嵘诗歌审美理论的核心内容。锺嵘把情感本源、情感发生、情感表达作为统一的审美发生命题来论述,则更深地寻究了情感的发生之本,揭示了情感和万物之源的关系。《诗品序》所反映的锺嵘诗学理论的美学特色足以垂远后世,沾溉后人,并对我国文学理论,特别是诗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开学的第一天
- 我最喜欢的游戏
- 一件难忘的事
- 村里建立了活动室
- 我帮妈妈大扫除
- 到哥哥家玩
- 水井
-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
- 小狗看电视
- 找春天
- 难忘的一节课
- 一个美丽的钱包
- 打乒乓
- 有趣的游戏
- 双摇跳
- 压缩天然气输配技术将成为燃气长输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
- 天然气长输管线中水化物生成的工况分析与控制
- 浅谈液化石油气的卸船计量
- 燃气中餐炒菜灶采用红外线无焰燃烧的可行性研究
- 为确保安全,在煤气管道设计施工中的几项改进做法
- 中小型燃气锅炉的前景分析
- 天然气空调的技术经济分析
- 燃气管道吹扫方法的探讨
- 郑州市燃气管网检测普查
- 城市液化石油气汽车加气站的设计实践与探讨
- 国有经济在石油和化工行业该何进何退
- 海洋天然气勘探开发进入新时期
- 上海市天然气系统技术考察
- 正确行使监理权力维护工程顺利进行
- 制定燃气紧急事故处理预案与实施社会援助
- 借《中彩那天》,谈点实话
- 一堂必上的人生课《中彩那天》
- 汽车开走以后──《中彩那天》续写
- 阅读《中彩那天》给我的启示
- 《中彩那天》教学反思
- 当思想插上技术的翅膀──何黄海老师《中彩那天》教学赏析
- 《中彩那天》教学杂谈
- 设疑推导 读懂课文──《中彩那天》课题研究
- 差异教学案例《中彩那天》
- 《中彩那天》让学生学会抓重点词
- 《中彩那天》课堂实录
- 《中彩那天》课堂实录
- 感谢《中彩那天》
- 探究教学也需要教师恰当的讲解──《中彩那天》课题研究
- 读了《中彩那天》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