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讨论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讨论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9-12-19

“讨论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内容摘要】思维的摩擦和碰撞不仅会融合彼此的思想与想法,更融合彼此的智慧与精华,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和讨论的方法是思想摩擦、碰撞的前奏,是启迪学生智慧生长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讨论 思维 智慧 生长

讨论法应用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有独立思考、分析、讨论、交流的过程,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和自主性都很有好处。在讨论教学中,学生在互动中能够得到相互促进,取长补短,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增强学习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一、利用启发讨论,培养思维能力

初中阶段是素质教育阶段,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采用讨论法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产生足够的注意力,教师在备课阶段针对教学内容,设置了恰当的问题,利用具有一定层次的问题启发,使学生在自由、渐进的思维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

如在教学《性质活泼的氧气》一课时,在讲到有关氧气的化学性质部分,教师向学生问道:“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你认为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然后让学生对课本进行仔细地阅读,并鼓励学生针对问题有目的地进行思考、分析,并把自己思考的结果与同学分享,最终得出结论。如果在阅读时遇到问题,可以提出来共同分析,有学生在阅读时,就提出这样的疑问:人类在地面上可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那么水中的动植物又是怎么生存的呢?其他学生也跟着附和,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探究,最终认为氧气难溶解于水中,所以水中氧气的含量较少,导致水中的动植物为了能够生存改变了自身的结构。这样对于氧气的物理性质,学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启发式的问题,再结合运用讨论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启发问题的引导下,能够投入到课本内容的阅读中,对阅读中产生的疑问提出来大家进行分析、讨论,最终形成了完整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运用实验讨论,拓展思维方法

实验是化学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讨论教学的方法很实用。化学实验能够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真实地感知到,这样就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讨论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讨论,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更好地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一课时,教师首先给出了两个实验方案:碳酸钠和稀盐酸发生反应;石灰石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教师就让学生针对这两个方案,思考在实验室中要采用哪种方案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呢?W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寻找合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案。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用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反应进行的很剧烈;而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时,在开始阶段有气泡产生,可是过一会就没有了。对于两个实验方案分析得出结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过于快,在收集二氧化碳方面有些不便;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时间很短,也不很理想。这时,教师就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验方案的讨论,学生先独立思考、分析,最后讨论实验方案并讨论设计实验的操作步骤,然后针对讨论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不断修正实验步骤,最后得出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时速度比较合适,这时,教师就提出思考讨论问题: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要利用什么装置进行?在确定发生装置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收集气体的装置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最终完成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三、巧设题目讨论,促进思维生长

对于题目讨论的选取,要从教学目标出发进行充分思考,提出有效问题,而且当学生在进行讨论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帮助学生突破卡口,顺利完成讨论任务,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知识结构的建立。

如在教学《分子和原子》一课时,在讲述到微粒的运动部分时,教师就准备好了a、b两个小烧杯,在a中加入酚酞试液,在b中加入浓氨水,然后用一个更大些的烧杯把两个小烧杯罩住。静置一会后,学生就发现a烧杯中的液体由原来的无色变成了红色,学生就很好奇,教师给学生创造自由空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假设,最后归纳总结:有学生认为a烧杯中的无色液体滴入酚酞试液后过了一会才变成了红色,所以a溶液变色与b溶液无关;有学生认为一定是在大烧杯上带有某种物质,它能散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粒,这种微粒进入了a烧杯中,才使溶液由无色变成了红色;有学生提出是b烧杯中的浓氨水散发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这种微粒进入了a烧杯中,才使溶液从无色变成了红色。有了这些假设,学生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针对以上提出的假设进行实验,使学生在边实验边讨论、交流中获取了最终的结论:氨水能够让酚酞溶液变成红色;b烧杯中的氨水散发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进入a烧杯中导致酚酞溶液由无色变成了红色。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给出了更为言简意赅的结论,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为学生设计问题,并为学生提供讨论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就为学生完成讨论任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总之,在新形势下,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改变以往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任务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有趣的汉字
一句名言的启示
一句名言的启示
我爱汉字
文明只差一步
一句名言的启示
文明只差一步
有趣的汉字综合实践
一句名言的启示
我爱汉字
一句名言的启示
我爱汉字2
文明只差一步
一句名言的启示
父母的爱
反收购模式的差异和趋同比较分析
支票的托收手续
房屋出售一年有余 卖方无权要求返还
废旧材料电石灰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三本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数学课堂闪光
机电一体化粉体精密计量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粒子滤波在GPS 动态滤波中的应用摘要
新疆生物质能源工程“破茧待出”
谈儒家伦理道德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
简述英国要求中小学教师获硕士学位
供应链融资风险分析模型的构建策略分析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品牌
谈完善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细节
投产博苏化学新异氰酸酯工厂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燕子飞回来了》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