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7
农村水环境存在问题及其保护治理对策
农村水环境存在问题及其保护治理对策 农村水环境存在问题及其保护治理对策 农村水环境存在问题及其保护治理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剖析农村地区水环境现状,分析了我市农村水环境存在问题,即常被人们忽视的水土流失,旱涝灾害,血吸虫流行区疫水对水环境的污染等问题;同时提出了保护农村水环境、改善农村水环境的主要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级政府应重视农村水污染的治理、积极改善农村的水环境。
关键词:农村水环境 污染 存在问题 对策 1农村水环境状况
1.1自然条件 1.2水资源 1.3水质 然而我市农业人口居多,由于种种原因对农村水环境问题一直不够重视,农村水环境状况存在恶化趋势,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直接威胁着居住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的身体健康。
2 农村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镇企业的污水排放、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所导致的农村面源污染、迅速发展起来的集约化养殖场的污染以及居民生活污水和废弃物的乱排乱堆等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已众所周知,但水土流失,旱涝灾害,血吸虫流行区疫水对水环境的污染等问题却常被忽视或仍鲜为人知。
2.1水土流失与水环境恶化关系密切
水土流失是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的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损失和破坏,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水土流失与非点源污染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共生现象。所谓非点污染源为没有确定空间位置的污染源,也叫面源。非点污染源分散、范围大、难于监测和控制,具有不能用排放标准来衡量的特点。非点污染源的载体主要集中在地表径流,污染物质主要是氮、磷等营养物质和农药。 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直接影响水环境的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主要集中在:①侵蚀泥沙本身就是非点源污染物,造成江河湖泊泥沙淤积,水体浑浊,降低了江河湖泊的防洪泄洪功能;②侵蚀径流和泥沙携带大量的化肥农药等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环境恶化;③由于侵蚀泥沙和所携带的化肥、农药、病菌等污染物的进入,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进而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长。因此,水土流失不仅使得农业资源遭到破坏引起土壤退化,降低土地生产力,而且造成水环境的非点源污染和水质的恶化,已经成为当今农村水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2.2血吸虫流行区水环境令人担忧 据调查,2003年底我市疫区钉螺分布总面积约0.92亿m2,其中江湖洲滩钉螺分布总面积约0.87亿m2(含垸内水网区),内陆(山丘区)钉螺分布总面积约0.05亿m2。主要原因是:① 缺乏防治经费,难以开展有效的监测工作。一方面工程措施不能实施,另一方面化疗和灭螺药物难以保证,造成有的地区钉螺大幅度回升。②生态环境改变,加剧了血吸虫病传播。钉螺分布广,环境复杂;加上染源种类多,数量大,扩散严重,难以消灭。③ 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机构。血防涉及很多部门,如农业、水利、林业、环境等,同时受生物、社会、经济、环境影响,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机构;④缺乏法律保证。我国血防工作主要是人治,血防工作取决于领导重视与否,缺乏法律保证。近几年来,随着退田还湖、平垸行洪开展,将有一些洲垸重新变为有螺区。专家介绍说,人之所以会得血吸虫病,是由于生产或生活过程中皮肤接触疫水感染了血吸虫尾蚴,而尾蚴必须在有水的环境里才能从钉螺体内逸出并侵入人体。而我市血吸虫病的保虫宿主除人外,尚有多种哺乳动物,特别是耕牛为主要传染源。此外,洪水频发,江湖水面面积大幅扩大,使钉螺扩散。因此,在今后的5~10年中,全市钉螺面积将会大幅度回升。重点疫区钉螺主要分布在重点疫区江湖洲滩(含圩内水网地区)、沿灌区干支渠地区,因环境因素影响,消灭十分困难。
2.3旱涝灾害频繁加剧农村水环境恶化
我市自然灾害频繁,降雨量的70%主要集中在汛期,甚至是汛期当中的几场大雨,而且年际丰枯变化很大,容易形成非涝即旱、旱涝交替发生的局面。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旱、涝、洪水等所发生的频率、影响范围以及破坏程度在明显加剧。据调查显示:全市境内流域的主要干流、支流和湖泊、水库的水质总体状况良好。但有些支流污染较为严重,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塑料、玻璃、废旧电池等不可降解物正大举“入侵”农村,村道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渠等随处可见;同工业垃圾一样,生活垃圾利用率极低,大部分都露天在城郊和乡村堆放,这不仅占去了大片的可耕地,还可能传播病毒细菌,其渗漏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导致水环境恶化。枯水季节这些居民生活污水和废弃物在河槽内积蓄,而到汛期雨洪而引发大部分支流积蓄的劣质水、污染水集中下泄,使干流和沿河湖泊水质受到严重影响,污水的下泄还导致沿河的城镇供水和下游湖泊渔业养殖遭受影响。非点污染源在暴雨或暴雨后对水质的影响最大,特别是90年代几次大洪水期间,洪水淹没了大面积的土地,基础卫生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灾区的粪便、垃圾、畜圈以及淹死的家禽和牲口造成环境和水源污染;同时洪水频发,疫水横流,使钉螺扩散,血吸虫病也死灰复燃。
2.4农村水环境恶化对农村饮水安全构成威胁
农村饮水主要是指农村和乡镇居民生活用水。我市农村饮水困难有两种类型--缺水型和水质型。缺水型标准主要有三种形式:⑴水源性缺水,⑵工程性缺水,⑶季节性缺水;而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水质性缺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如受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影响的饮用水源、血吸虫流行区疫水的影响,以及人为因素导致水源污染等,而由此发生的饮水困难人口要远远多于缺水型困难人口。 2.4.1水环境污染及其影响
&nb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荷花
- 假如我生活在海底
- 下雨了
- 我的妈妈
- 二十年后的我
- 登黄鹤楼
- 看图两条小狗
- 我的弟弟
- 夸家乡
- 玩上海
-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 开家长会
- 孝心献妈妈
- 放风筝
- 可爱的小猫
- 浅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五大转变
- 发挥课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 关于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教育教学方法探讨
- 试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 浅谈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析
- 浅谈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 关于加强体育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
- 浅谈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 浅论公共政治理论课审美化教学新探
- 论析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教育问题
- 浅谈构建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探析
- 论析高校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有机结合
- 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搜集、整理、利用及有效性控制
- 传统文化角度下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探析
- 《变色龙》学法建议
- 在小说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 《变色龙》的叙述策略与讽刺批判效应
- 析契诃夫的《变色龙》
- 《变色龙》中的“人群”
- 《变色龙》结构分析
- 《变色龙》素质教育新学案
- 《契诃夫的创作与十九世纪末期现实主义问题》摘要
- 《变色龙》朗读指导
- 《变色龙》的“正面人物”探微
- 《变色龙》写作特点
- 《变色龙》简析
- 挖掘细节描写的深意
- 《变色龙》课文剧
- 《变色龙》的取材和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