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分析某工程水池底板上浮处理加固技术

分析某工程水池底板上浮处理加固技术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31

分析某工程水池底板上浮处理加固技术

分析某工程水池底板上浮处理加固技术 分析某工程水池底板上浮处理加固技术 分析某工程水池底板上浮处理加固技术

嘉兴市某研究中心新建1300m3圆形混凝土地下蓄水池,由于主体工程完工后管理不善,池顶未能及时覆土,加之连将大雨,现场排水措施不当,水池西侧长时间受水浸泡后造成水池自西向东倾斜上? G阈焙蟮淖畲蟛畲?375mm。下面我就将本次事故的处理过程与大家分享一下。 混凝土水池上浮后,经与当地专家.设计单位研究决定,先将

池内注水480m2以阻止水池继续上浮,但由于复位工作未及时进行等原因,导致水池各部位破坏。

一、水池破坏情况

整个蓄水池呈现锅底状破坏,锅底状最深处下陷200mm;池底板距离池壁500mm左右的环向裂缝已基本贯通,裂缝宽度最大达8mm;池底板中间亦有纵横方向的裂缝,地下水由裂缝涌向池内。

池内有纵横各5排共12根混凝土柱,经检测,由于底板上浮使柱子出现不同方向的拉.压破坏,底板呈锅底状后中间下沉,使柱与基础交接面及柱与柱帽交接处的混凝土拉裂破坏。

池顶盖的裂缝位置和破坏状况与底板大致相似,但损伤程度较底板轻,环形裂缝最大宽度7mm,裂缝深度未发展到板底。

距底板800mm高度范围内池内壁出现轻微的环向裂纹,其余部位未发现破坏迹象。

二、事故原因分析

1.施工周期长。特别是垫层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底板与池壁未及时施工,两者施工间隔长达10个月,使底板与垫层结合的整体作用受到影响。

2.雨汛期间现场排水措施不当。且由于管道安装时,将西侧进水管位置土方开挖后未能及时回填。土建主体完工后曾在池内注入800mm深的水进行养护及压重,而管道安装时将池内水排干,安装完毕后又未能重新加人,设计池顶250mm厚覆土也未能及时施工,减小了水池的抗浮能力。

3.各施工及协作单位之间未能密切配合,水池在没有复位的状态下,一次性注水量超载,导致事故发生。

三、事故的鉴定意见及处理方案

水池底板呈锅底状破坏,其裂缝宽度已超过了规范要求,复位中板底泥浆从裂缝中冒出,可认为底板钢筋和混凝土已不能共同工作,底板与池壁的连接已失去作用。因此,底板经处理后只能作为垫层使用。经挖开检测后确认,垫层厚度和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也未发生上浮。底板上浮后泥浆的流入只导致底板与垫层的脱离,垫层仍可使用。

柱裂缝可认为是由于水池复位时底板和顶板的破坏,导致柱承受偏压荷载的影响而拉压破坏,其裂缝宽度已超过规范允许值,钢筋受力已达到极限状态,但考虑到每根柱承受的荷载较小,可采取“加筋外包”法加固。

顶板的裂缝亦超过规范允许值,但其位置对顶板的整体破坏影响不大,考虑到上部荷载较小,故采取柱顶上部加钢筋混凝土板带的方法,以尽量减小顶板上部荷载及满足防水要求为原则进行处理。

池壁内侧除有1道环向裂缝处,其他基本完好,轻微裂纹仍在允许范围内,钢筋还处在弹性阶段,混凝土和钢筋仍能共同工作,因此池壁保留,在裂缝位置做适当封闭即可。

根据现场实地检测与鉴定,对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及验算,为缩短修复工期和减少费用,确定除底板重新施工外,其他采取复位及加固的方案进行处理。

四.复位方案

水池复位:池底呈锅底状破坏后,池底漏水严重,加水施压已不能对池体复位起作用。待池底板与垫层之间的淤泥和流砂排除后,只能靠水池自重和外部加压的方法进行复位。复位时将水池周围的回填土方自西向东对称分层挖开,并在池体西侧距池壁3.0m远处挖一积水井,以利于开挖后池壁周围泥浆水的排出。为避免水池东侧穿过池壁的4根出水管对池壁复位的影响,复位前将管道切断。

由于水池己倾斜,为防止回填土同时开挖会导致池体产生由西向东的滑移变形,决定东侧1/3圆弧长度内的填土暂不挖除,以保证对池壁的侧压力。待池壁外侧回填土开挖后,检查底板与垫层脱离的高度和泥浆涌入的情况,然后对称地将泥砂仔细清除。采用侧面掏土与底板钻孔相结合的方法,即靠外侧的泥砂用人工掏除,其余部位在底板上按顺序钻孔后(孔按梅花形布置,间距1500mm,该孔兼作底板压力灌浆用),采用高压水泵压水冲洗。经5d时间的清洗及池顶加压底板已基本复位(残余高差为40mm),复位效果较理想。

五、加固方案 底板所有裂缝均凿V形槽,清刷干净后用膨胀砂浆进行封闭处理,然后将底板找平,找平后的原底板作为新底板的垫层使用。

新底板的设计厚度为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设计提高一个强度等级(C35.S6防水混凝土)。

2.池壁加固:池壁采用加钢筋混凝土内套的方法处理,其厚度为l00mm,高度为底板以上1600mm,上口做300mm高斜坡。内套混凝土须与底板混凝土一次连续浇注。 4.顶板加固:考虑到上部荷载不大,顶板的损坏程度较底板轻,处理时有针对性地在裂纹部位增加混凝土板带。靠近柱列和池壁的裂缝,板带加宽到池壁外边缘和柱帽上,以利于顶板受力和防水处理。

六、结束语

以上便是我们对本工程底板上浮问题的处理过程。随着建筑物地下室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城市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密集,地下室底板的抗浮问题在越来越多的工程中出现,希望我们的处理方案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扳手劲
我是皇帝我怕谁
中秋赏月
爸爸晚归
中秋之夜
参观农科作物园
忍一下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最难忘的一件事
第三次世界大战
妈妈生病了
悄悄话
我长大了
丢钱记
第一次溜冰
关于教育学与美学对话的可能与意义
关于申论基本特征探析
浅析班主任如何应对“问题学生”
浅谈成功教育的思想、基本要素及运行机制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美学教育
关于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关于我国青少年身体自尊的研究现状分析
关于教育督导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教育督导行为的基本特点与基本关系论析
浅谈传统教育的审美特征
浅谈古代“策论”与当今“申论”之异同
关于20世纪中国教育美学的走向及其意义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
对自由主义在中国百年境遇的思考
谈如何做好公选“申论”题
历史故事 经久不衰──《将相和》教学反思
读歇后语,看诸葛亮
《草船借箭》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相关知识
扣住一张“嘴”,读活文中人──《将相和》教学解说
《草船借箭》章法结构
朴素教学中的真──评任中平的《将相和》
还学生的自主感悟过程──《将相和》教学随笔
《将相和》中出现“宾馆”一词妥当吗
抓联系 明因果 悟方法──《将相和》教学难点突破
《草船借箭》相关链接
《草船借箭》写作特点
《草船借箭》中心思想
《将相和》教后感
深入解读文本 充分利用文本──《将相和》听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