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7
看,动物爱扎堆!
动物“集团军”
科学家认为,群集生活的倾向是生命细胞本身的一个明显的属性。
例如,海边成群的寄居蟹像列队出征的勇士,在淤泥里横行霸道;它们的近亲——招潮蟹也始终保持着庞大的群体;最大的一群甲壳动物是北大西洋的磷虾,它的重量可能有1000万吨,相当于750艘长300米的大型客轮的重量。
在热浪翻滚的沙漠中,数百万只蝗虫能够在飞行中形成一个保持完整队形的巨大群体。在埃塞俄比亚,人们曾经见到过一团巨大的“乌云”——那群蝗虫估计数量达400亿只,总重量为8万吨,密布在14平方千米的高空。
大型陆生哺乳动物也会形成巨大而无法计数的群体,特别是在它们迁徙的过程中。例如,无论是非洲的角马还是北美洲的驯鹿都会以这种方式进行一年 一次的长途跋涉。千军万马呼啸奔腾的气势是东非塞伦盖蒂草原上最为壮观的一幕,一群角马大约有25万只,每个成员都随着群体统一行动。
群集的优势
群集对动物的生存能够带来许多好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可以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侵袭。首先,群集意味着有更多的眼睛能发现敌情。当捕食者出现在附近时,负责放哨警戒的个体越多就越安全。
其次,群集可以迷惑捕食者。对于鸟、鱼或者昆虫这些动物来说,把自己隐藏在成百上千的同伴中间就易于逃脱捕食者的魔掌。例如,鸟类在群集飞行时,能够迷惑敌害,使它们眼花缭乱,无从下手;当猛兽攻击群体猎物时,也有可能产生犹豫或是在一群猎物同时奔跑时受到迷惑。
迷惑效应也是鱼群经常采取的一种防御策略。在大海中,石鲈鱼群集活动的场面是很壮观的。显然,众多的鱼儿聚居在一起是很安全的。它们紧紧地挤 作一团,看上去就像一条大鱼。当它们要改变活动方向时,位于群体两侧的鱼儿马上就变成领头的。整个鱼群秩序井然地向另一个方向游去。
群集现象新发现
对于一些喜欢进行长距离迁徙的动物群体来说,以群集的方式生活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事实上,一些捕食小鸟的猫头鹰,在成群小鸟的共鸣之中,它们不仅不敢下手,相反会被群鸟吓跑!
有趣的是,科学家还发现鸟类的群集行为是为了保护“年长者”,即群集这一行为对年长的鸟类是安全的,而对年幼的鸟类却是危险的。
科学家对澳大利亚的彩虹鹦鹉以及英国的秃鼻乌鸦的观察表明,它们都以垂直方向群栖,年长的鸟停息在高处,不易被陆生敌害袭击,而年幼的鸟停栖在低处,容易遭到敌害的捕食。而对丹麦的燕子群集的研究也发现,老燕子比小燕子处于优势地位,可以减少或避免敌害的袭击。
此外,鸟类在群集飞行时能够节约能量。在长途飞行时,它们自动地排列成“V”形队列,这样既避免了同伴之间的相互碰撞,又能保证每只鸟都能看清前进的方向,还能使后面的大多数鸟类减少空气阻力,容易前进。
群体的协调
群集生活的动物能够成功的基础,就是每个个体都必须互相配合,否则群集的优势将不复存在。而这种整齐划一的行动是靠通讯信号来实现的,包括视觉信号、嗅觉信号、听觉信号以及化学信号等。
蝗虫的群集是靠视觉、嗅觉和听觉,以及这些感觉的配合而维持在一起的。而大多数鱼类依靠视觉和化学感觉。哺乳动物主要靠视觉、嗅觉或同时用这两类感觉来辨认同类。实际上,大部分哺乳动物往往更多的偏重于以气味,而不是以身体外形来辨认它们的同伴。
人们通常以为鸟类没有发达的嗅觉器官,但这可能是不确切的。像信天翁和海燕等许多海鸟所具有的特殊气味,很可能就是它们辨认同类的一种方法。
最令人惊奇的是椋鸟,整个鸟群仿佛只是一个个体一样,以极其惊人的协调性在一起飞行。它们一定是在通过某些信号来指导这种行为,但迄今还没有一个完全令人信服的解释。
蔡思//摘自《百科知识》2011年3月A/
中国www.LWlm.cOm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奶奶
- 送给妈妈的节日礼物
- 我的妈妈
- 朋友
- 女儿的病,妈妈的心
- 我想对妈妈说
- 妈妈,我想对您说
- 我和小狗
- 我的妈妈
- 特别的爱
- 我的姓名
- 我快乐我成长
- 我的家庭小乐园
- 母亲
- 记我童年生活中的一个人
- 试论古代文论的现代性转换
- 浅谈余光中诗歌的乡土意识
- 浅析德国职业教育与后现代教育观
- 重读萧红:论漂泊者的生命体验与慷慨悲歌
- 生态批评:文学现代性的深入
- 浅论在探究中学习理论
- 浅谈理性的史诗——黑格尔与美国现代文学
- 试析高职院校以“文”化人的实践与探索
- 新时期文学的粮食情结
- 米兰·昆德拉小说与“新写实"小说叙事姿态的比较研究
- 试析对法学专业综合性模拟实训的几点思考
- 浅析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 试析《雨王汉德森》与贝娄的犹太文化意识
- 简论英美教师在职培训模式及其对我国教师培训的启示
- 试析课题的中小学教学研究联盟建设策略
- 《凡卡》写作特点
- 《凡卡》中的细节
- 《凡卡》重难点精析
- 《凡卡》例题解析
- 《凡卡》教材分析
- 《凡卡》课文题解
- 《凡卡》句式变化
- 《凡卡》课文内容分析
- 《凡卡》课文导学
- 《凡卡》分段段意
- 《凡卡》词语解释
- 《凡卡》词语造句
- 《凡卡》重点问题解析
- 《凡卡》佳句赏析
- 《凡卡》写法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