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8-09
浅论食草动物食物选择机制
摘要介绍食草动物的食性选择及其指标体系,阐述其食性选择机制研究概况,并就食性选择与食物营养质量评价进行探讨,以促进食草动物食性选择的研究。
关键词食草动物;食物;食性选择;指标体系;机制研究
草食动物作为野生动物中较大的类群,其食物选择一直最受关注,草食动物喜食何种食物,其食性选择不是单一的,而是众多因素影响的结果。食性选择主要受食物资源、食物营养等因素的影响,该文结合草食动物现有的研究成果,介绍草食动物的食物选择机制和研究概况。
1食物及食性选择 2食性选择的指标体系 3食性选择的机制研究概况 4 食性选择与食物营养质量评价
草食动物的食性选择与食源植物的质与量及物候期存在一定的关系,且表现出区域性的特征。一般而言,食物质量呈明显的季相变化,草食动物的食性选择也趋于一定的变化。食物营养质量评价已成为判断草食动物食性选择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用于评价草食动物食物营养质量的方法主要是概略养分分析法和体内消化代谢试验。后者需要一定的设备和场地,因而只适用于驯养的动物。概略养分分析法以设备简单、易于操作而成为评价草食动物营养价值的常用方法。从实用的角度看,测定粪便内的养分含量也是评价动物的食物营养质量的一项指标。蒋志刚等曾提出粪便中的养分含量也是动物摄入养分含量的一个相对指标,并采用粪便中的粗蛋白含量来评价食物的营养质量,结果表明粪便中的蛋白质含量呈现出一个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模式[2]。Duncan利用此法对普氏野马粪样中的粗蛋白含量进行测定[24]。Prins同样利用粪样中的蛋白质含量与取食植物的蛋白质含量对比,结果表明所测两者的粗蛋白含量在不同季节具有相关性[25]。显然,这种方法相对粗略。
食物营养质量的评价结果常用于研究动物的营养适应对策,结合动物采食行为的观察,从动物的营养和能量需求、食源植物的营养和能量以及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和含量方面来综合解释草食动物的食性选择。
5参考文献 [2] 蒋志刚.动物行为原理与物种保护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 ETTLE T,MENTSCHEL K,ROTH F X.Dietary self-selection for organic acids by the piglet[J].Arch Anim Nutr,2004,58
(5):379-388.
中国 www.lwlm.COM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上六年级了
- 春天的畅想
- 白马涧一日游
- 遵守交通规则
-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水下大战
- 女娲补天
- 一双手
- 蜜蜂的自述
- 假如我会七十二变
- 亲情
- 最后的六一
- 大树的哭泣
- 敬佩的老师
- 一张盗版cd的自述
- 现成小广告众生相
- 建立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新机制的探讨
- 关于当前女研究生主观幸福期待与现实差距的成因分析
- 浅谈墨、荀礼乐观看礼之存在价值及现实意义
- 关于宗教长期性的历史考察及其意义
- 关于创新实践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初探
- 哲学解释学视域下的“传统”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关于句法理论的哲学思考
- 论科学发展观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构建
- 股权投资损益和应交的所得税
- 浅论集体主义原则对整体主义思想的超越
- 柏拉图的丑观念对当代人审美意识的影响
- 浅论道德权利与义务关系之认识
- 关于农村籍大学生在校心理特点分析及其教育研究对策
- 试析“和而不同”的哲学蕴涵及现实意义
- 关于从形式逻辑到先验逻辑
- 一位古稀老人的爱鸟情结
- 《父亲和鸟》素质教育新学案
- 养鸟趣谈
- 《父亲和鸟》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 燕子为什么要南飞过冬
- 鸟类的保护色
- 动物的忧伤
- 鸟类的“假牙”
- 为树木播种的鸟类
- 鸟类识别方法
- 《父亲和鸟》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 不会飞的鸟
- 鸟巢的作用
- 《父亲和鸟》词语解释
- 鸟类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