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探析残疾乞讨人员的救助问题(1)论文

探析残疾乞讨人员的救助问题(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20

探析残疾乞讨人员的救助问题(1)论文

论文摘要:残疾乞讨人员是乞讨人员中最为弱势的群体,对社会影响甚大,其救助管理工作也具有非同一般的特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救助制度的粗浅探索,给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希望对我国完善相关的制度和实践有所助益。

论文关键词:残疾乞讨 救助管理 对策 残疾乞讨人员作为弱势群体中一部分最为特殊的人群,在我们日渐繁华的都市卑微地生活着,他们生活生存环境之恶劣难以想象,但真实存在。在这里我们呼吁将人文的关怀精神给予他们,也希望能通过理论的探索给现实的救助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一 残疾乞讨人员产生的根源及现状 1.残疾乞讨人员的范围及现状

(1)国家法律对残疾人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以下简称《残疾人保障法》)第二条规定: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残疾人数统计:全世界有各类残疾人6亿,中国现今有各类残疾人8300万,人数如此庞大。

(3)乞讨人员的身体状况:现在,据调查,乞丐中有1/3的人患有各种疾病或伤残,残疾严重的占一半以上,这些伤残病人不少同时患有一种或多种疾病,只有很少一部分曾经医治过,而且都没有治好。

(4)乞讨现状:示残、示疾式,通过展示自己的残或疾来乞讨财物。他们都是身体有残疾之人,要么是“残”,包括聋哑、瘸、瘫、驼、畸形、断手、断足、盲聋、聋驼、驼瘫、盲瘫等,如跋者、断腿者、驼背等行乞街头,博得行人怜悯与施舍; 要么是“疾”,患有兔唇的小孩、脸上长有不明巨大肿瘤者、重度烧伤者、高位截肢者等。

在示残、示疾的同时,还兼有一些特殊的乞讨手段,比如有下肢残疾者匍匐在地书写,或肢体残疾者大冬天裸露上身趴在地面上,或盲人拉琴等,通过这些方式引人驻足围观以达到乞讨目的。

(5)乞讨地点分布:多为市中心百货商场门口,超市门口,街道天桥上,火车站、汽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

(6)乞讨造成的社会影响:一方面对城市精神文明、公共卫生、社会秩序、树立形象方面的影响,有损国家形象,影响了我国的投资环境。另一方面,在我们的身边仍然生活着这么一群衣不遮体,食不裹腹,卫生及营养状况极差,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弱,极易遭受自伤或他伤的弱势群体,以乞讨为生现象长久没有改观,实在令人痛心,又常感无能为力。

有时也会质疑我们追求的共富社会究竟有多遥远。 2.产生的社会根源及背景

(1)社会根源:正如我们调查中发现的那样,城市中的流浪乞讨人员大部分来自农村,特别是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城乡差异、东西部差异的存在及残疾人受教育较健全人失衡是引发流浪乞讨问题的社会根源。

还有残疾乞讨人员中有些人是天生残疾,有些是后天因病或无钱医治所致,这与农村医疗保障机制不完善有关。 人为因素:残疾乞讨人员大致可以分三类:无人照管的真正的靠乞讨来活命的乞丐、职业化乞丐以及被犯罪团伙控制的乞丐。

对于第一类真正的乞丐,大多数是无人照管或无力医治的重疾者、残疾者或是孤儿。对于职乞,多是在乞讨过程中尝到了甜头,家庭状况改善后仍然会长年外出乞讨,但是他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还是因为这样的收入比农村收入要高。

此类职乞老年乞丐的出现呈上升趋势。而第三类被迫参加乞讨的群体,他们往往由一些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儿童以及残疾人组成,行乞得到的利益却又受到幕后人员的层层盘剥。

这些群体在求生存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集团化、黑社会化的趋势。更有甚者,这些乞讨人群被利用来实施违法犯罪的行为。

二 国内相关的救助管理措施分析 1.对特殊人群的救助规定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后简称《办法》)及细则的颁布,使得救助站成为管理流浪乞讨人员最主要的社会机构。《办法》对待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作了特别的规定,如对待受助人员按性别分室救助,女性受助人员应由女性工作人员管理。

救助站内的未成年人及其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离开救助站,须经救助站同意;行政机关对发现的流浪乞讨人员应当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对其中的行动不便人员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站。《关于进一步做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也规定了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很多措施,如全面推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扶持农村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

因为我国农村残疾人占残疾人总数的80%。《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护法》也规定利用残疾人的残疾,侵犯其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残疾人,情节严重的;虐待残疾人的;对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残疾人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或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残疾人的均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不管是从前期的促进残疾人就业,还是对残疾乞讨人员的救助以及一些人身保护性措施,均说明国家对残疾乞讨人员这群乞讨流浪人员中更为弱势群体的特别关注。 2.救助机构 &n bsp; 《办法》规定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站,所以救助站是目前救助乞讨流浪人员的最重要机构。

当然城市维持治安的执法大队、110刑警、民政部门、媒体、社会群众等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3.救助方式 由过去强制收容遣送转变为自愿接受救助。

救助站救助对象大部分是自己主动求助,既使是在恶劣天气或冬季来临时,救助站派出救助车主动搜寻流浪乞讨人员,如果其拒绝接受救助,救助人员仅会给予其食物或衣物,不会强求其到救助站。另外,即便是公安、城管等单位执法过程中送到救助站的流浪乞讨人员,如果流浪乞讨人员不愿接受救助,那救助站也不会强制给予救助。

4.救助成效 根据济南市救助站统计,在2003年8月1日至2008年6月15日,救助的12000余人中健康人员占96%。自2003年8月1日《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统计到2011年12月底,浙江全省共接到求助人员33772人,实际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1044人,90%的受助人员是健康人,所以那些真正处于弱势群体中的特殊群体没有受到很好的救助。

人们依然在公共场所经常见到残疾乞讨人员,有的人在固定场所一待就是几个月甚至于一年,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一是不知道去寻求救助,精神病人最为典型。二是不愿意去寻求救助,或救助后不得已又乞讨,也有一些职业性乞讨人员。

三是受犯罪团伙或帮头的控制,不敢寻求救助。 三 救助管理对策 面对残疾乞讨人员救助的现有问题,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号召下,必须动员全社会可能力量来帮助解决,逐步在我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

在此本文谈几点救助管理对策: 1.建立残疾人登记制度,民政部门全国联网,深入排查潜在残疾乞讨人员 各省救助管理工作不仅需要认真履行救助职责,向求助者提供关爱救助,还需要发挥创新意识、主动意识,分析排查各辖区内潜在的残疾乞讨人员,建立信息档案,进行跟踪观察。对登记在册人员的家庭状况、生活状况及时协调民政局相关科室,给予必要的社会救助,防止该部分潜在流浪乞讨人员转变为实质流浪乞讨人员,从源头上减少流浪乞讨人员形成的可能。

2.除救助站外,明确其他国家机关的职责 公安部门要加大对操纵职业乞丐敛财或者以乞讨为名从事其他非法活动的幕后黑手的打击力度。对在城市长期乞讨的残疾人员组织力量进行盘查。

街道和社区要根据属地原则,发现辖区内病卧街头的危重病残人、精神病人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由卫生部门进行救治。 3.动员全社会力量,协助救助 政府有责任呼吁民众对这些特殊弱势群体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歧视,新闻媒介也有职责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民间的慈善机构、社会志愿者也可以动员起来协助救助站进行工作。 4.与职业介绍机构合作,解决后续问题 将职业介绍引入社会救助制度这一举措很是必要。

工作可以帮助残疾乞讨人员维持生计,在走出救助站后避免因无固定收入来源又走上乞讨的道路,也可以减轻照管他们的亲属的负担,更可以使其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生活的方向,对于稳定社会秩序,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救助站可以与当地的劳动力中介机构建立联系,为他们找工作提供信息,也可在网络建立职业介绍信息平台,帮助残疾的受助人员找到工作进行安置。

参考文献 [1]郭纬纬.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乞丐治理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 [2]王从华等.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急诊处理流程的制定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2008

(21) [3]冯甦春.从管制到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分析[D].浙江大学,2005 [4]荣道清.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与“管理”[J].社会福利,2007

(8) [5]陈燕.如何从源头上控制流浪乞讨现象[J].中国民政,2007 [6]唐海.乞讨权及其救济[D].山东大学,2006 [7]陈君君.述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D].南京师范大学,2008 [8]杜宇、武艺.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国际论坛强调:权益平等 优先享有[J].中国残疾人,2010[9]张利平.论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J].新视野,2005 文章来源:中华勵志網 www.zhlzw.com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黄山导游词
假如我是科学家
时间都去哪了
我的蝈蝈将军
观察
再逢中秋
因为选择不同
观察豆子
胜似亲人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养蚕
开学了,我们笑了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可爱的小猫
颐和园导游词
恐怖乐园派对
公司项目论证会议记录
学术会议通知
团省委会议纪律范文
编写会议记录的体会
民航会议议程
远程教育会议议程
会议管理制度
会议纪律常见条款
对会议记录者的要求
学生会会议纪律制定
会议记录介绍
会议记录范例
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
中法文化会议议程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群塔防碰撞方案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燕子飞回来了》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