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6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论文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学生动手组装计算机的热情也在不断高涨,兼容PC机以其价格低廉 (相对于品牌机)而深受在校大学生的喜爱,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能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理论知识,更为自己能独立组装计算机(DIY)而对该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目前,很多高校开始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作为选修或开放实验课程来开设,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掌握一技之长。由于现行的理论或实验教材,作者从编写到出版,需经过一段较长时间,但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在不断升级,性能日益提高,带来了计算机新技术、新产品与相对滞后的教材内容相矛盾,要使学生能跟上硬件发展的步伐,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已不能适应课程发展的需要,要使实验内容跟上市场计算机硬件的变化,学生能产生该门课程兴趣,对该课程的实验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2 课程的特点和要求

学生学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后,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能用所学知识选购和组装计算机,具备计算机软、硬件安装、调试和维护的基本技能,常用软件的使用,局域网的搭建。 3 实验内容改革 实验1.认识硬件(4学时)。通过理论讲解,使学生对计算机的主要硬件(主板、内存、CPU、硬件、光驱、显示卡、显示器)的性能指标,工作原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通过网上计算机硬件价格、性能的查询;结合市场调研,要求学生写出计算机硬件的调研报告[3],在某个价位的配置清单等手段,使学生从感性上对计算机组装产生兴趣。

实验2.计算机组装与维护(4学时)。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进行拆装的成本较高,破坏性较大,为此,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利用现有实验室原有资源,例如我们采用03年购买的清华同方机型进行拆装,要求明确目标、拆装顺序、拆装过程中的注意点(曾经有学生拆硬盘上的螺丝);在此熟练的基础上,给予指导,我们准备了15套目前较流行的计算机产品组装,进行分组实验,经过教师检查,方可上电。使得学生既掌握了计算机组装的步骤,又能接触到新产品,不至于用到的都是过时产品。

实验3.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判别(2学时)。由于现行的计算机维修,主要是板卡级的,替代法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本次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对实验2中的常见的一些故障能进行分析、判断,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自己能独立排错,以便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4.系统的安装(XP和WINDOWS 2000 Server)(4学时)。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系统分区、硬盘格式化、BIOS的设置、系统的安装、网线的制作方法,利用H3C的交换机组建一局域网。

实验5.有关系统相关软件的使用(4学时)。该实验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涉及软件的下臷和使用。

(1) 系统的备份(GHOST的使用)。

(2) 系统的优化(WINDOWS 优化大师的使用和注册表的了解)。

(3) 系统的测试(Sisoft Sandra的使用)。

(4) 常用杀毒软件的使用(瑞星、金山毒霸、卡巴斯基)

实验6.多媒体软件的安装与使用(2学时)。内容涉及

(1) 图像处理软件

(2) 声音

(3) 播放器的安装与使用(豪杰、real PLAY、暴风影音)

4 考核方式的改革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我们在考核方式上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是7+3模式,即理论占70%,实验占30%;我们采取的方式是3+7模式,即理论占30%,实验占70%。理论考核为辅、动手操作为主。

笔试考核为辅、实践操作比重高于笔试,各单项实验项目独立计分。这不仅使学生在考核上把风险分散到各个实验项目中去,也不必担心考试通不过,再次重修,真正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在实验的考核方式上采取多种形式。

(2) 调研报告(实验

1)

(3) 实验报告书

宽松式的实验环境,学生在课内安排实验如不能及时完成的话,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由学生本人提出预约申请进行补做,达到规定的要求,分项目进行单独计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实践的练习,确实把按大纲规定的要求落到实处,使学生能在轻松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一项技能,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

5 结束语

目前,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因此懂得计算机的软、硬件安装,常见的报错信息、检测方法,日常的维护和保养,“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势必将成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程之一,尤其对于民办本科的学生来说,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通过对实验教学的改革,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消除学生对该门课程由于理论考试不及格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能快乐学习,体会实验过程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功感,确实让这门课程变成大家想学又愿意学的一门课程,事实证明,通过本学期对该门课程的改革,无论从内容上还是考核方式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反映较好,收效甚大。

参考文献: [2] 张世伟. 浅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的教学模式[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

(5):165.

[3] 周苏. 专业课程教学测评的创新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

(7):88-91.

[4] 高尚,别小川.“计算方法”实验内容的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

(10):106-107.

[5] 孙中胜,高长宝. 微机组装升级与维护[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 周苏等. 大学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C]. 大学计算机基础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5[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车上的笑话
第一次坐飞机
蜘蛛展
丢手绢
一件新鲜事
冬运会
我去王府井书店
天空中的风筝
停电了
一次激烈的比赛
美丽的婺州之夜
发生在早晨的一件事
第一次炒菜
闹海
最关心的事
论对新时期高职高专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思考
加强毕业论文管理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
浅谈如何利用争吵行为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论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论规范办公管理 提供优质服务
论大学生应加强动物福利观念教育
教育良心与教师职业道德价值的实现
高校学生社团的规范管理与科学引导
基于涉外企业行业特征的商务英语教学设想
特殊结构家庭子女的社会性发展问题及策略
浅析多媒体翻译教学中译者能力的培养
现代班级学生自律行为的生成机制及其操作实践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建构
如何有效实施课堂教学中的自由与控制
“项目教学法”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整合,依存,聚焦──《桥》一课“阅读感悟策略有效性”研究课例⑵
夯实基础知识 提高感悟能力──《桥》教后反思
《桥》课例反思
实实在在 真真切切──《桥》赏析
读出精彩──《桥》教学案例
谈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桥》一课教学反思
《桥》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体验情感与生命──《桥》新课程公开课第二轮教学反思
《桥》教后反思
请换一种评价──《桥》教学案例
《桥》教学课例
有效的朗读预约课堂的精彩──听俞老师的《桥》有感
阅读教学中感悟策略的灵活运用──《桥》教学案例
体验、情感、生命──《桥》教学案例
整合,依存,聚焦──《桥》一课“阅读感悟策略有效性”研究课例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