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4
浅谈高层综合建筑消防设计
随着建筑逐渐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完善的消防电气子系统显的尤为重要。火灾自动报警子系统的设计首先必须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同时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强制性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本文以葫芦岛某广场的火灾自动报警子系统的设计过程进行介绍。
1、工程概况
葫芦岛市某广场位于葫芦岛新区,建筑总高度66.2M,建筑面积22000㎡,地下二层,地上十七层。地下二层为设备空调,消防设备及消防水池等功能用房。地上分三部分:一、二层为商场,三层为健身房及棋牌厅,四层以上为高级宾馆,集金融、娱乐与休闲、住宿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建筑。
2、系统设计
某广场属于一类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等级为一级保护,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在一层消防控制室内设有火灾报警控制柜,消防联动控制柜,火灾事故广播柜及消防专用通信柜。
2.1、报警区域的划分
《火灾自动报警子系统设计规范》明确规定报警区域应根据防火分区或
楼层划分。一个报警区域宜由一个或同层相邻几个防火分区组层成。海德广场地下一层为建筑上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为一个报警区,在区域中心位置设置一台区域报警控制器,地下二层为建筑上划分的一个防火分区,为一个报警区。在区域中心位置设置一台区域报警控制器,地上部分分为三个防火分区。一、二层商场为一个防火分区、三层休闲娱乐也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四层至十七层高级宾馆为一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分别在每层门厅位置上设置一台区域报警。安装高度底边距地1.5M,采用墙上暗装方式。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高层建筑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走廊敞开楼梯,自动扶梯,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在这种情况下,报警区域的划分为一个区域。
2.2、探测区域的划分
①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套)间划分。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500㎡,从主要入口能看清其内部,且面积不超过1000㎡的房间,也可以划分为一个探测区域。地上部分除规范规定的划分外,其余均按上述同样标准原则划分探测区域。
②本工程下列场所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
a敞开或封闭的楼梯间
b防烟楼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
c走道坡道、管道井。
2.3、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根据监测的火灾特性不同,火灾探测器分为感烟、感温、感光、复合和可燃气体类型,每个类型又根据其工作原理的不同而分为若干种。
a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不同种类火灾探测器,其响应原理,结构特点,适用场所均不同。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中,选择火灾探测器的种类要根据探测区域内可能发生的初期火灾的形成和发展特点,房间高度,环境条件以及可能引起误报的原因等因素综合确定。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地下二层设备用房选用感烟探测器。地下一层为汽车库选用感温探测器,配电室、变压器室、高压配电室选用感烟探测器。柴油发电机房及油箱室选用防爆型复合式感烟探测器。地上部分、商场营业厅、办公室、会议室、宾馆客房、消防电梯前室、防烟楼梯前室、楼梯间以及活动场所设置感烟探测器。厨房设置感烟和可燃气体探测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感烟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至地面(楼板面)1.8M,感温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到底。用作防火分隔的防火卷帘。火灾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到底。因此,在疏散通道上方防火卷帘两侧,设置感温、感烟火灾探测器组及其报警装置。且两侧设置手动控制按钮,用作防火分隔的防火卷帘两侧设置感烟探测器,并将卷帘们两侧的感烟、感温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及防火卷帘的关闭信号送至消防控制室。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的感觉
- 早晨
- 我爱“语文月”
- 一次家庭游戏
- 一件令我后悔的事
- 我学会了收拾房间
- 幸运与我们家擦肩而过
- 聪明的主意
- 第一次学炒菜
- 钓鱼
- 第一次学游泳
- 早晨的雾
- 快乐的“五.一”
- 一张难忘的照片
- 一节有趣的公开课
- 加强道德建设 坚持以德治校
- 浅谈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继续教育创新
- 浅谈“以德治教”:高校教师的首要职责
- 谈以德治校以德示教以德育人
- 浅析中职学校如何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 让人类生存的环境更和谐
- 以德治校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的思考
- 充分发挥高校工会组织在以德治校整体育人中的作用
- 关于关注社会民生 注重应用创新
- 论信息社会与创新教育
- 简述“创新”内涵的三层拓展与社会意蕴
- 以德治校及师德建设
- 图书的网络化生存
-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主体性策略下的教师课堂教学
- 关于以德治校的思考与实践
-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 《再见了,亲人》教后反思
-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 以读激情,以情悟文──《再见了,亲人》教学析议
- 我教“雪中送炭”──《再见了,亲人》教后反思
-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 做了一回“东施”──《再见了,亲人》一课教学例谈
-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 《再见了,亲人》教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