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谈我国民商法对人权的保护(1)论文

谈我国民商法对人权的保护(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谈我国民商法对人权的保护(1)论文

论文摘要:人权,就是人人作为人类成员应该享有的尊严、价值和自由;人人在行使权利和享有自由时,应当负有的道德、义务和责任。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能充分体现对人权的保护,但现有的民商法在人权保护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应尽快更新民商法律。

论文关键词:人权 民商法 国家利益

一、人权概述

(一)人权的概念 人权的概念和性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基于不同的阶级和国家利益,既有不同的内涵,又有不同的界分方式。目前,学界尚未有一个为众人共识的人权概念。

有的学者在分析了现存国内外众多人权概念之后,给人权下了这样的定义:“人权即人的权利,是人应当享有的,并被社会承认的权利的总和。”①有的学者认为,人权是人生而享有及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及其不可缺少的延伸权利。

、笔者认为,人权,就是人人作为人类成员应该享有的尊严、价值和自由;人人在行使权利和享有自由时,应当负有的道德、义务和责任。

(二)保护人权的必要性分析 人权的本质决定人权保护的必要。人之所以拥有权利是因为他是一个人。

因此,权利不仅仅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而是目的本身。 人权是建设市场经济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当今美国的人权学家亨金教授认为:“人权成为我们时代的概念,部分原因是我们的时代是发展的时代,是工业化的时代,是城市化的时代。”②如果个人自由得不到完全的尊重,那么市场的自由活动将会受到抑制,也就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

人权是实现民主和法治所必需的因素。无论人们对民主和法治之间的关系持有多么不同的看法,它们皆是国家制度现代化的固有部分。

离开法治,民主就可能演变成专制。民主、法治、人权三位一体。

(三)法律途径是保护人权的最佳形式 权利的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人权的保护更是如此。法律保护是保护人权的最佳方式。

法律的规则体系构筑了人权保护的最佳途径;法律是以规则为起点,以规则评判启动实际救济为终点的活动,法律活动的准绳即法规是根据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制定的,是具体化,强制化和现实化的人权,随着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力的不断加强,这种人权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人权原则应尽快纳入法律化轨道,从法律上予以根本性的保障。

二、民商法对人权保护现状 民法的调整对象是一定范围内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其实就是在保障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和人身权,而财产权和人身权是权利主体享有的最基本的人权。

因此,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能充分体现对人权的保护。民事法律在《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中确立了许多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对民事主体人权的保障措施。

尽管改革开放20多年来相继制定了几十种民商单行法,最高人民法院也出台了数量众多的相关的民商方面的司法解释,仍然无法解决大量的民商法律问题。综合起来,民商法律、司法解释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第一,《民法通则》作为民商基本法律,大多数条文过于原则,缺乏完整的民商规范体系,对财产权、人身权、人格权、知识产权等四大基本人权的具体立法保护比较狭窄,不能适应现代人权保护法的要求和发展趋势。

如第104条规定,“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这些原则性规定在实践中无法操作。

第二,许多民商单行法结构陈旧,内容保守,在法律责任中多为行政处罚条款,很少有保护民商主体合法权益的法律后果,带有浓厚的行政部门保护的色彩,适应不了市场经济和人权保护的需要。《公司法》的制定和修改就是明显的例证。

《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的单行法,经过多次修改,在操作上有所改正,逐步迎合了加入世贸组织需要。 第三,现行的民事再审法律规定过于原则,使得再审制度没有条件、时间和次数的限制,使效力不稳定和错误的终审判决,随时都有被推翻的可能,造成上访、申诉、告诉不断上升,影响了司法公正和效率。

第四,轻程序重实体的错误倾向仍然严重存在,不能正确处理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问题。比如以独任审判员审理复杂的普通案件等,这些不重视程序法的情况,势必影响了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

第五,从程序构成上看,我国的民事程序设计尚欠合理。比如,在审判程序中,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都是法官的事情,人民陪审员形式上和法官“同权同责”,实质上是“只陪不审”。

三、民商法上的完善 既然现有的民商法在人权保护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那么必须积极启动立法程序,对民商法律体系进行重新建构,尽快制定出一部优良的中国民法典。 在更新民事法律时,必须牢固树立两个民商法律的基本理念:一是权利本位,二是私法自治。

权利本位,可以理解为以权利为中心,只有授予人民以权利,之后才能谈及义务,无权利则无义务。私法自治的核心含义是,民法要更多地给予民商主体自由创设权利的依据,每个人得依其真正自愿来处分有关私法上的事务。

除非行使自治原则损害他人权利、集体、国家利益,必须予以必要的限制。一般地说,私法自治原则是对公法的一种制约,政府的重要性更多体现在当个人权利极度滥用以致损害他人权利的情况下进行干预,而干预的目的正好是为了“平等”权利更好的实现。

说到底,政府以及公法最终是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主权在民的宪法原则和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更新民商法律,应该大胆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立法成果,早日制定完备的民法典。

比如借鉴德国、荷兰、俄罗斯等国的民法典,为我国民法典制定提供可参考的蓝本。应当高瞻远瞩,面对世界,展望未来,应当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当今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人权保护规则的需要,真正做到与国际接轨。

注释: ①罗玉中,万其刚.人权与法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②[美]L·亨金著.信春鹰,吴玉章,李林译.权利的时代.北京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127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三器”争功
第一次卖报
一辈子的朋友
小雨
有趣的六一儿童节
游沂水地下大峡谷
国王的三个女儿
那一张假钱
钓鱼记
东山公园
老师我想对您说
动物节
我的小表妹
这些行为不文明
学生会主席申请书范例多篇
加薪申请书
小学课外阅读课题计划及实施方案
青年志愿者协会发展规划书
2012年交通行政执法检查工作方案
劳动仲裁申请书
仲裁申请书
青协三月份品牌活动及详细工作方案
安全员岗位申请书
圣诞节,元旦,春节晚会策划方案及节目单
广东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少先队入队申请书
村委会除四害工作方案
城区妇幼保健、疾病控制工作进社区工作方案
申请教师申请书
TRIPS对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总结和发展_国际法论文(1)
“2001燃油公约”评述与建议_国际法论文(1)
WTO与国际法_国际法论文(1)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资格探讨_国际法论文(1)
中国人权研究
物权法律适用的历史国际法论文(1)
美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研究_国际法论文(1)
海事仲裁协议之有效性研究_国际法论文(1)
现代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初探_国际法论文(1)
美国强权与国际法国际法论文(1)
对TRIPS要求的民事程序及救济的研究国际法论文(1)
论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_国际法论文(1)
跨国有组织犯罪对社会的经济控制模式简析_国际法论文(1)
论信用证欺诈下的法院禁付令_国际法论文(1)
WTO环境下的贸易与劳工问题分析_国际法论文(1)
《再见了,亲人》一课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四
《狼牙山五壮士》疑导式教案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二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狼牙山五壮士》写法引读教案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三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六
《再见了,亲人》“主导 自学”式教案设计
《再见了,亲人》导读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一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