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数字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力

浅谈数字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7-27

浅谈数字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力

论文关键词:数字;创作;表现力

论文摘要:数字主要用于计数、计算,也常常用于文章,财经类文章尤其如此。数字与文学类文章的创作也有着不解之缘。在小说、杂文、诗歌和戏剧等文学类文章中,数字的运用对于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等作用巨大,有极强的表现力。

数字,是表示数目的文字符号,主要用于计数、计算,也常常用于文章写作,如报告、工作研究、报道等各种实用类文章的写作。在等财经类文章的写作中,数字的运用更是起到关键作用。不仅如此,在小说、杂文、诗歌和戏剧等文学类文章中,数字的运用也非常活跃,对于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等作用巨大,有极强的表现力。

一、数字在小说中的表现力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和场景描写来反映生活。它采用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全方位的刻画人物,用艺术的虚构来完成对生活的再现。小说中常用数字来表现特定的思想内容,对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和突出作品主题有重要的作用。无论是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还是微型小说,都有典型范例,不胜枚举。

如吴敬梓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描写严监生临死时伸出的“两个指头”:他总不断气,还把手从被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众人不解其意.以为是他还惦记着两个不曾见面的亲人,或是还有两三笔银子不曾吩咐清楚,但他却“把两眼睁得溜园,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最后是赵氏走上前去:“爷,别人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完,便过去挑掉一茎灯草。严监生这才“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通过这伸着的“两个指头”、点着的“两茎灯草”和挑掉的“一茎灯草”中的“两”、“一”等几个数字,把严监生这个吝啬鬼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

又如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写到的关于项链的两个价格。小说讲述了小职员路瓦栽的妻子玛蒂尔德为参加一次舞会而付出代价的故事。玛蒂尔德不甘于低微的社会地位和平淡的生活,在接到一份上流社会的舞会请柬后立刻奔忙起来。她想尽一切办法置办漂亮的衣裙,不惜倾其所有,但还是买不起昂贵的项链,于是向她的好朋友去借。她如愿以偿了,在舞会上出足了风头。但激动高兴之余却乐极生悲——当她回家时在镜子前回味自己的幸福时,却突然发现脖子上的项链不见了,四处寻找也不见踪影!为了赔这条项链,她债台高筑,辛苦半生。当她终于把三万六千法郎的还清,如释重负时,她的好朋友却告诉她:借给她的不过是一条假项链,最多值五百法郎!“三万六千”法郎和“五百”法郎,这两个数字对于玛蒂尔德来说有着天壤之别,这两个数字改变了她的生活,写出了玛蒂尔德的可怜、可悲,也写出了她所处的社会的虚假、人情的虚假,具有撞击人心的力量。

再如美国作家奥莱尔的微型小说《在柏林》,不到500字,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小说写的是在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个头发灰白的战时预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一个虚弱多病的老妇人,她一遍又一遍地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切嚓”声,引来两个小姑娘的一次次嗤笑,于是老兵说话了:“小姐”,“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小说简短精悍,起伏跌宕,其中,数字“一、二、三”的运用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因素,貌似简单平淡,实则深刻厚重,它交代了这对老夫妇在战争中接连失去三个儿子的故事情节和老夫人承受不了巨大伤痛而神志失常的根本原因,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控诉了战争的极大罪恶,引人思索,动人心魄。

二、数字在杂文中的表现力

杂文是一种文艺性论文,兼有文艺和评论双重性质。它本质上是说理的,但又具有形象性。杂文写作也常用数字,使杂文的说理更加生动形象。

如任海的杂文《“废名论”存疑》,写作者星期六到颐和园去,看到附近有一所“一。一中学”,他想,学校就在颐和园附近,叫“颐和中学”多好,为什么要叫“一。一中学”呢?这便引出话题:新中国建立之初,“废名排号”成为风气,界、文艺界以至许许多多老百姓熟悉的老铺老店,也纷纷“废名排号”。这种现象好不好呢?作者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了一个比喻来表明自己的态度:“正象一个人的名片上只印着一个字‘人’。”他还在文章中进一步表述自己的意见,但他也没有直说,而是作了一个假设,用一系列虚拟的数字,对“废名排号”所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预测:

[1]

我设想若干年后,人们的履历表将如下式:

姓名:王十七。

籍贯:第五省,第三十八县,第二二六乡。

学历:第十一省第九十八中学毕业。

职业:第十五省第九市第三副食品商店第七门市部经理。

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和看法,生动形象,有说服力。虽是假设,却产生了真实的力量,其中的数字让人觉得滑稽可笑,让读者认识到“废名排号”确实要不得。这些数字对于文章中观点的表达、所具有的说理作用以及所产生的表现力都是显而易见的。

林帆在《杂文与杂文》一书中谈到一篇别有情趣的杂文,题目是《天“无”不测风云——赠某些办事万无一失的领导干部》,认为这是通篇用喻、含蓄说理的佳作,文章很短,数字却出现了十一次:

据说,某市气象台原来的天气预报经常有错,后来他们了经验教训,预报的准确度很快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下面是他们一次典型的预报纪录:

林帆认为,“用这样的夸张笔墨来讽刺那样庸庸碌碌、稳坐钓鱼台的领导干部,真可谓‘思理为好,神与物游’。”把所有几乎可能的气象状况全部囊括其中,这样的天气预报真是游刃有余,任你天气如何变化,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掌心!文中利用数字进行夸张的表现,手法高妙。对那种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领导干部进行了讽刺、批评,使他们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中,促使他们思过、彻悟,认识到无功就是过,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多干实事,多干益事,及早与不倒翁式的工作作风告别。文章形式新颖,篇幅简短,笔力强劲,道理深刻,数字在其中的作用妙不可言。

高振东的杂文《时代的沉积相》中也用了一串数字,其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文章的主体部分是表格的形式,有两项内容:一项是“出生年代”,一项是“姓名”。通过人们在不同年代出生、取不同姓名的种种情况,透视了的发展变化,显示出不同时代的不同特征。其中“出生年代”有“1948年以前”、“49 0”、“51 3”、“54—57”、“58 9”、“60—63”、“64---65”、“66—78”、“77—83”等几个年份,而“姓名”则分别有“贾得宝”、“郑解放”、“朱抗美”、“刘建设”、“孟跃进”、“齐移山”、“高学峰”、“邢卫兵”、“韩振兴”等,反映了我国在建国前后尤其是建国后若干重要的阶段中所经历的各种变化:建立新中国、抗美援朝、建设新中国、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学雷锋运动、文革及改革开放等,每一个数字所代表的时间都是有特定意义的,每一个姓名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内涵深广。这些姓名如果不是放在相应的用数字表示的年代之中,就很难显示出它的特定意义。

三、数字在诗歌中的表现力

诗歌是抒情性文体,具有高度集中、感情强烈、想象丰富、分行排列、富于美等艺术特征。

从表面上看,诗歌创作似乎与数字没多大关系,其实不然,无论是随口道来的口耳相传的打油诗,还是讲究平仄、押韵、对仗的载于典籍的格律诗,抑或是自由洒脱的现代诗的创作,都少不了与数字打交道,也常常出奇制胜,有着独特的魅力。

有一首耳熟能详的打油诗:“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人芦花皆不见。”貌似平淡琐碎,但最后一句的点睛之笔,在平常之中有了神韵。前三旬几乎全是数字,数片片雪花,不避平淡,不厌其烦,从容不迫,渐入佳境,作了很好的铺垫、渲染,末一句点铁成金,水到渠成。漫天雪花与芦花融为一体,情景交融,意境全出,给人以的享受。

李白的诗歌常常夸张地运用数字,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古人以“三”为多,以“九”为最高境界,“三千尺”、“九天”就极言瀑布之高,气势宏大,想像神奇。他在《将进酒》一诗中,更是以极度夸张的手法抒写了自己悲壮、豪放之情,诗情一泻千里,势不可挡。在悲叹人生短促之余,又肯定人生,肯定自我,使诗悲而不伤,浪漫之极,大起大落,回肠荡气,其数字的作用不可低估。周啸天对此评价说:“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冯麟煌的现代诗《万泉河》抓住了一个数字“万”展开想象,也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一万个日月淌的泪

在这里汇合

一万页历史滴的血

在这里总和

一万回思索酿的酒

润着滚烫的岁月

一万个秋天结的果

捧出成熟的生活

甜透了,亿万颗椰果流的蜜

——这就是你么?万泉河

诗中的“万”字,是诗人感情的聚集点和进发点。苗得雨评价说:“万泉河,这题目大,难做。作者抓住一个‘万’字做文章,在一些和水相似的事物上想象,由‘泪’到‘血’,由‘酒’到‘蜜’,把万泉河的今与昔和苦与甜全部写出。诗的写法,也是对称、排比和反复咏唱,‘一万个’、‘一万页’、‘一万回’,‘在这里汇合’、‘在这里总和’,‘淌的泪’、‘滴的血’、‘酿的酒’、‘流的蜜’。这一切又都是形象的,是观之有形,品之有昧的。”诗中所用虽是概略的夸张数字,却也形象地反映了万泉河的历史性变化,内涵丰富,表达了诗人对万泉河今非昔比的赞颂之情,万泉河过去的苦和今天的甜,在这个“万”字以及“亿万”的数字中全部写出。

[2]

四、数字在戏剧中的表现力

戏剧是一种以表演为中心,综合运用、、、、等多种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的舞台艺术。其中,戏剧文学是文学的一种样式,是供戏剧演出用的剧本,是戏剧艺术创造的基础。戏剧文学的创作也常常有数字的运用,这些数字成为剧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剧情的发展,刻画人物性格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萨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悲剧,同时突出了爱情的崇高力量。剧本中写到,猛泰家的独生子罗密欧爱上了凯布家的独生女朱丽叶,但他们两个家族之间有着世代深仇。两个年轻人深深相爱,不顾一切地私自到劳连思长老那里结了婚,次日罗密欧在决斗中刺死了朱丽叶的表兄悌暴,因而被驱逐出境,暂往曼陀。不久,老凯布把女儿许配给大公的亲戚霸礼,要她马上结婚。朱丽叶忠于罗密欧的爱情,宁死不从,她找劳连思长老去商量,长老非常同情她,给她一种,要她在婚礼前夕吞服,使人处于假死状态,过四十二个小时就能醒过来,用这种方法逃避再次结婚,同时等待长老派信使通知罗密欧回来将她带走。但罗密欧的仆人不知详情,先于长老派出的信使把朱丽叶的死讯告诉了罗密欧。罗密欧悲不自胜,赶到朱丽叶的身边服毒自尽。这时,朱丽叶醒来,悲痛之下,也用罗密欧的匕首自杀了。这一崇高的爱情感动了凯布、猛泰两家,多年的仇恨终于消除,但两个年轻人的爱情却成为了永远的悲剧。剧本中有一个关键情节,与数字的运用密切相关,那就是,朱丽叶服药之后只是一种假死,她会在四十二小时后醒来,而罗密欧不知道,以为她真的死了。这四十二小时的假死本是一种权宜之计,足以使朱丽叶逃脱再次结婚,等待罗密欧从曼陀赶回来接她,没想到却反而成为悲剧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剧本中还多处用到数字,都能给人以极大的感染力。如,当朱丽叶听到罗密欧的声音时,一下子就知道他是谁,她希望他们之间没有障碍,她说:“这声音像酒,我的耳朵还没有喝进去一百个字,就听得出是谁。你不是罗密欧,并且又是个猛泰?”当朱丽叶担心凯布家族的人会杀了罗密欧时,罗密欧说:“在你眼里藏着的危险,比他们二十把刀还要厉害!你只甜甜地看我一眼,他们再凶我也不怕了。”当罗密欧要拿月光为爱情起誓时,朱丽叶说:“哦,起誓可不要拿月亮,那没有常性的月亮,在三十天里都会变上几回圆缺,免得你的爱也会一样地无常。”她要他拿自身起誓,因为她只相信他,他就是她心中的上帝。当他们分别时,朱丽叶说:“再见,再见,一千次再见。”罗密欧说:“一千倍地心酸,看不见你的面。”他们相约明天九点钟见面,但朱丽叶又说:“可是挨到那个时候就有二十年哪。”从这些对白中,可见他们心中强烈的爱恋,其中“一百个”、“二十把”、“一眼”、“三十天”、“一千次”、“一千倍”等一连串的数字,夸张而又形象,表现力极强,充分表达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真挚炽热的爱。

在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取材于唐元稹《莺莺传》,后被称为《董西厢》)中,数字的运用也使剧情表现得更为生动精彩。剧中写崔母(相国夫人)携女莺莺及幼子寄居蒲州城外普救寺,书生张珙(字君瑞)往游,瞥见莺莺容貌美丽,一往情深,便借读书为名,居住寺中,但无缘与之亲近。后孙飞虎乱军围困该寺,声称要窃夺莺莺。情势紧急,崔母一筹莫展,焦虑万分。这时,“张生乃移书友人白马将军杜确带兵前来解救,藉以市恩于崔氏。”剧中写张生宽慰崔母,说:“请宽尊抱,是须休把两眉结。”“两眉结”,表面上是写表情,其实是写心情。剧中写白马将军派兵来时,只见:“尘头起处,远观一道道云斜,五百来儿郎,一个个刁厥。似初下云端来的驱雷使者……一字阵排开,尽都摆搠。一个个精神,悄没弹剥。三十的早年高,六尺的早最矬。把业龙擒捉,猛虎倒拖。乱军虽众,望他怕他……来兵似五百个僧人,贼军似六千个行者。”“儿郎”,即青年男子;“刁厥”,即凶悍、威猛;“摆搠”,即摆开阵势,进行击刺;“弹剥”,即批评、指责;“年高”,即年纪大;“最矬”,即个子最矮;“业龙”,即孽龙,凶恶的龙。生动描绘了白马将军的五百多个来兵,个个年轻健壮,训练有素,而贼军虽然人多,却如未正式受戒的僧人,溃不成军。其中,“一道道云斜”中的“一道道”写了来兵天兵天将般的气势;“五百来儿郎”、“五百个僧人”中的“五百”写了来兵数量不多,却都是精兵强将;“一字阵排开”的“一”,写了来兵整齐有力的军容军威;“三十的早年高”,是说三十岁的兵就已经算年纪很大;“六尺的早最矬”,是说身高六尺算是最矮;而“六千个行者”中的“六千”是说贼兵虽然人多,却是散沙一盘,无济于事。这样一写,来兵的神勇,贼军的溃败已在意料之中。“这段白马解围事件,为张生与莺莺的爱情与婚事创造了进一步展开的条件。”“诸宫调是宋、金讲唱文艺的一种新的形式,是连缀乐曲中诸般宫调谱成连套的唱词,夹以简短说白,讲唱长篇故事。”。《西厢记诸宫调》中用这些数字,可以使说白和讲唱更加形象具体,生动精彩。

民间戏剧创作也离不开数字的运用,它可以使剧情更显诙谐幽默,通俗易懂。如山东的五音戏剧本《王小赶脚》,写的是二十岁的小伙子王小,为回娘家的二姑娘赶脚的故事。赶脚,指赶着驴或骡供人雇用。二姑娘婆婆家住二十里铺,娘家住在张家湾,她雇了王小的驴回娘家,一路上通过二人的对白、唱词,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其中较多的数字运用有助于故事情节的交代和人物性格的刻画。如二姑娘一出场时对自己和丈夫的介绍:“今年我才二十三,摊了个丈夫三十三。二十二,三十三,他比我大着十一年。人人都说俺那女婿大,大不大的俺不嫌,——他知道疼俺。”用了“二十二”、“三十三”、“十一”三个数字,表现了二姑娘对他们夫妻俩年龄差距虽大感情却好的喜悦心情。为了说明丈夫如何“疼”自己,二姑娘又说:“今天俺说要回娘家,俺丈夫一把拉俺到床跟前。问他还有什么话,他偷偷地递给俺二百钱。他说道:‘这一百道上雇毛驴,那一百饿了打打尖。’还问我:‘你今天回到娘家去,不知道多咱才回还?’我说是:‘多说不过一个月,少说也得二十天。’俺丈夫一听挂搭拉着脸,停了半天才开言:熳说住上一个月,一天如同隔三年。”’其中,“二百”、“一百”等关于钱的数字表现了丈夫的体贴,“一个月”、“二十天”、“一天”“三年”等关于时间的数字表现了丈夫的挂念,二姑娘的甜蜜之情溢于言表,丈夫的关心体贴也跃然纸上。这些数字用得自然而然,恰到好处,生活气息浓郁,饶有情趣。

综上所述,数字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非常活跃,它常常成为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有极强的表现力。注意研究其特点和规律,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归纳和出新的文学创作技巧和方法,以更好地鉴赏文学作品的价值。

[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苍蝇的自述
操场上
我去新华书店
刺激的游戏——击鼓传花
一次有趣的实验
当父母不在的时候
吹出来的精彩
钓龙虾
无锡汤包
难忘的添鼻子游戏
最可爱的小动物
小鬼游海山公园
小树穿了棉袄
我的书房
快乐的一天
简论文化自觉视域下的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
试析案例教学法在行政法教学中的应用
简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高校艺术教育教学模式
试析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政府作为及借鉴
浅谈“微时代”大学生网上诉求表达和现实行为方式研究
试析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探究
试析互联网时代案例教学的泛化与异化
浅析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探讨
浅谈管理学视阈下“毛特概论”课的教学考量与实践
试论工作任务的成人护理实训课程设计与实践
试析广西高职高专类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探索
试析新时期和谐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构建
浅谈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的思考
简析高职教育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
浅析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校长领导能力的建设
《彩色的非洲》好词好句好段
泰国
《与象共舞》探究感悟
导入方法──媒体导入,景真趣浓《威尼斯的小艇》
《彩色的非洲》探究感悟
《与象共舞》课文理解
《彩色的非洲》课文理解
《与象共舞》快乐练习:语文练习
《与象共舞》课堂实录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
换一种思维,前面是个天──《与象共舞》教学有感
大象
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有感
《威尼斯的小艇》课文理解
《与象共舞》教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