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简论多元智能理论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简论多元智能理论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7

简论多元智能理论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

论文摘要: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而相对独立的。多元智能理论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包括:正确审视学生,树立科学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程设置,构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构建“自主、合作、互动、开放”的教学模式;全面评价学生,建立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等;唤醒中职学生的自我成长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创新精神。

论文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 启示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对美国的教育改革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已成为许多西方国家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目前,在我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多元智能理论为开发中职学生的多种智能、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为现代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促进我国中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涵义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职业教育的首要职责是“唤醒”,即唤醒学生的自我,唤醒学生的成长意识,使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1.正确审视学生,树立科学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职教育应正确认识学生的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差异而非差距的观念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明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特质,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往往会更多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学方面的才能,而忽视了学生在音乐和人际交往等其他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应该是“差距”的代名词,而应是学生个性多样化的自然表现。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观念,尊重这种多样性,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2)多元而非单一的观念

因为每一个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和智能差异,所以在中职教育中要树立多元化的观点,既要重视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又要及时发现和肯定学生在其他方面显现出的特长和才华。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是多才多艺的,由于受环境和观念的影响,我们对此往往关注得不够。因此,在中职教育中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关注学生,树立多元化的观念,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的个体智能虽然存在差异,但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智能进行学习。因此,教师首先应善待每个学生,相信并尊重学生;其次要积极、乐观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并学会以自己的方式和习惯进行自主学习;应“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让他们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并认识到成功并不是少数“优等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智能走向成功。

2.改革课程设置,构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中等职业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延续和发展,具有鲜明的应用性、技能性和实践性(职业性)等特征。中职教育课程的设置应紧紧围绕培养对象的职业能力这一主题,结合社会生产岗位对人才的特殊要求,突出一专多能的特征。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必须重新思考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坚持多元化、综合化和学生主体化的原则,充分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中等职业教育基本理念。因此,应以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核心,正确处理社会、学科、学生三者的关系,构建科学合理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1)基础课程的设置

作为“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第一学年的课程是以文化基础课为主的理论必修课,辅之以本职业岗位的实习必修课,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在不同职业之间广泛迁移的能力,因而课程的设置应注重与所学专业相结合。实习课应符合职业岗位对基本素质和技能的要求。第一年中,教师应了解、关注那些知识基础较好、想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的学生,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好文化基础课,为将来升入普通高校或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继续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年应开设专业核心课程。应针对具体岗位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应包括限选课(以专业技能为主)和任选课(以个人兴趣为主)两类,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应采用项目教学法,以符合岗位群对职业能力的需要。 "

(2)专业拓展创新课程的设置

应根据社会、经济的变化以及发展进程,不断拓展、充实新的课程知识和学习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课程设置要以学生为中心,紧跟时代的步伐,创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工作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互动式学习,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同时,应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多方面接触社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课时的弹性化安排

文化理论基础课应坚持“必需、够用”和“适度、适应”的原则,配以相应课时;而对于专业基础课程而言,应按照职业方向,遵循“夯实、加宽”的原则,配以相应课时;专业技能课程应按岗位能力要求,遵循“实用、娴熟”的原则,配以相应课时。总体上,理论课应占50%左右,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应占50%左右。由于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不同,在具体教学中可实施弹性化安排。

3.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构建“自主、合作、互动、开放”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中职课程教学未能体现多元智能理论的思想,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应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构建“自主、合作、互动、开放”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应“改变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合作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应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

(1)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2)学习行为的互动化、合作化

要求学生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参与的最佳方式是师生的互动与交往,这是人类基本的存在方式和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教育、教学是人类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教师与学生在尊重彼此差异的前提下展开互动,以实现平等交往和民主交往。互动与交往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技能的基本途径。

(3)教学过程开放、民主、有序

开放性是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时间以及教学空间的开放性。教师在进行分组教学时,可随时加入任一小组,根据需要随时随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不再拘泥于固定位置。民主性是指要为学生创造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也要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学生的讨论,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见解和看法。有序性是指教师要能够掌控课堂教学的节奏,确保课堂教学的有秩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控制时间,问题的提出、探究、讨论、解决等都应保持一定的节奏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

4.全面评价学生,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课程、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成功的三大要素,其中评价是影响学生潜能开发和智能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传统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考试为主。考试是对学生共性的考察,很难反映学生的个体差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存在不同的智能优势,要正确认识这种存在,全面提升中职教育的质量。应建立科学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使评价由重视知识评价和结果评价逐渐向重视素质评价和过程评价转变,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在评价过程中,要坚持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应根据评价对象、目标和内容的不同,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如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差异性评价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沂市2009年中考满分作文附点评
墙的故事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下雨天,真好
独享黑暗
母女
成长回眸
有时,我也想流泪
红棉袄
信念的力量
坚强
《爱的传递》
当我面对书本的时候
说墙
《我眼中的色彩》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小学卫生工作计划
2011年卫生监督员工作计划
2011年小学卫生工作计划
2011年度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计划
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及要点
小学2012年卫生工作计划
2011年小学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011年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计划
2010—2011学年度体育卫生工作计划
2011年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计划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思路和措施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镇级工作计划
安全卫生教育工作计划
2012年学校卫生工作计划
2011年第一学期卫生工作计划
强烈推荐 预算问题大合集 (经典啊)
2009造价师考试《理论与法规》复习精华汇总
水质监测毕业实习报告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胁迫与补偿: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探求
丹江流域水文特征浅析
地下水资源勘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泥石流险情预报,预测方法
造价员应掌握的竣工决算技巧
水文实习报告
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利弊
卫生系统防汛工作实施方案
工程水文实习报告与目的
飞来峡水利枢纽水情遥测预报和调度系统
三峡工程建设的几个重大创新
《詹天佑》案例分析
《詹天佑》教学实录二
《詹天佑》教学案例
《詹天佑》教学实录及评析
《詹天佑》教学反思
《詹天佑》好词好句
《詹天佑》重难点解析
《詹天佑》教学反思
《詹天佑》教学反思
《詹天佑》课例分析
《詹天佑》分段段意
《詹天佑》教学反思
《詹天佑》句子解析
《詹天佑》课堂实录及评析
《詹天佑》教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