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谈《绿》与《荷塘月色》审美赏析
论文摘要: 一切景语皆情语,散文《绿》、《荷塘月色》的情感表现法各有千秋:色彩浓丽明亮,情调明朗奔放;色彩素淡朦胧,情调隐曲含蓄;精巧构思;静与不静;酣畅淋漓的文字体现了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心境,各具文学魅力。
朱自清先生是现代文坛的散文大家,《绿》、《荷塘月色》是他笔下两篇烩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两篇散文的情感表现法有以下不同之处:
一、色彩浓丽明亮,情调明朗奔放的《绿》
描写景物要符合景物特点,写得自然逼真,但同时也要写出作者感情的波澜,独特情思,这种独特情思与客观景物形象相融合,达到情景交融,便产生诗情画意。
在《绿》里,当作者一见到那一汪碧绿的清水,便把胸中最美好的情思倾注其间,一面描绘,一面赞叹:“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作者神与物游,也就禁不住如痴如醉,于是一面采用多种艺术手法加以刻画,着意渲染;一面寄托情思抒发自己特有的感受。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感情宣泄比较彰显。
二、色彩素淡朦胧,情调隐曲含蓄的《荷》
寓情于景把自己深沉的感情蕴含于景物描写之中。
在《荷塘月色》里,通过月下荷塘的描绘,把作者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感,表现得十分曲折含蓄。文章从“我”因心头烦闷而独步塘边开始,写到独自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再遥想古代采莲美景,最后以独步回家结束,展示了“我”当时抑郁苦闷的心情,表现出作者对黑暗现实不满而寻求不到出路的那种徘徊怅惘的矛盾心理。
写那些可爱的荷叶,饱含着情,写那美妙的月光,也饱含着情,写那些荷塘周围的景物也含着情。无情写不出美,无情表现不了爱。情在哪里,情在景物之中。在《荷》中处处有画意,而时时曲笔写衷肠,怅惘郁闷之情融会于细腻的景色描写之中。
三、精巧构思的《绿》
《绿》作为一篇以描写为主的散文,成功之处在于作者善于抓住对象的特点,整篇文章都围绕这一点来写。从文章的题目到内容,都突出梅雨潭的“绿”。瀑布潭,很多地方都有,如果抓不住特点,平平写来,就像一张拙劣的风景照片,读者看了,过眼即忘。《绿》落笔不凡,你看第一句:“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惊诧?绿有什么好惊诧的?一下子就把特点点出来,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心。
接下来,文章没有马上写梅雨潭的绿,而是先写梅雨亭和梅雨瀑。
为什么要先写亭和瀑呢?因为登上梅雨亭,才能看清梅雨瀑,写了梅雨瀑,才知道梅雨潭的由来和得名。这时再写梅雨潭的绿,就显得水到渠成,十分自然。
那么,作者怎样精雕细刻梅雨潭的绿呢?
a.通过一连串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梅雨潭的特点鲜明展现出来。
b.比较,通过与一般读者较熟悉的事物对照,来衬托所要描写的事物的特征。
c.《绿》文的文字准确优美,丰富多变。动词:踞、浮、拥、流。
形容词叠用:花花花的、温温、空空儿的、油油的、闪闪的、松松的、滑滑的、清清的。
比喻词:像、仿佛、如、宛然、相同之中又显出变化。 转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第一次坐飞机
- 快乐秋游
- 体验“龙卷风暴”
- 对长辈有意见该怎么说
- 中秋赏月
- 难忘的一晚
- 学骑自行车
- 搞笑的数学周
- 快乐的十分钟队会
- 快乐六一
- 开心的事
- 学游泳
- 第一次炒菜
- 我懂得了诚实
- 养蚕日记
- 语文备课组2009年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体育教学中增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实验工作总结
- 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 个人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 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学期总结
- 教师年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小结
- 学前班教育教学个人总结
- 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 中学语文备课组老师的教学工作总结
- 2009学年幼儿园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 丁芸老师体育教学学期工作总结
- 年度第一学期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 2009年幼儿园教学工作总结
- 牛蛙人工养殖技术
- 动物行为学内容的补充促进《动物生物学》的教学效果
- 湖北省规模化养鸭主要疫病流行情况调查
- 养蚕记
- 湖北丹江口探索果林生态养鸡新路子
- 四季养鸭放牧经验谈
- 动物权视野下的我国动物保护立法
- 浅谈塑料大棚养蚕技术
- 黔北丘陵地带林下生态养鸡技术
- 维生素C在养鸡业中的应用
- 丁玲北大荒养鸡 等
- 红糖在养鸡生产中的五个妙用
- 旋耕机“爬”上养鸭床
- 刘国政的养鸭致富经
- 养蚕记
- 鸳鸯绣取凭君看,“更”把金针度与人──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晏子使楚》教学撷英
- 《半截蜡烛》结构分析
- 阅读尊严──我教《晏子使楚》
- 《半截蜡烛》语意理解
- 《半截蜡烛》课文题解
- 听窦桂梅《晏子使楚》有感
- 《晏子使楚》教法建议
- 我教《晏子使楚》的三点想法
- 《半截蜡烛》写作特色
- 《晏子使楚》中的“笑”
- 《晏子使楚》一课的整体认识
- 抓“只好”教《晏子使楚》
- 《半截蜡烛》续篇
- 读《半截蜡烛》有感
- 三教《晏子使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