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探析

试论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探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探析

"

【论文摘要】中高职衔接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但目前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障碍了它们的协调发展,本文主要从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如何改进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协调发展;培养目标;课程重组;学分制

一、目前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划分界限模糊 2.中高职专业契合度差

中职的专业主要体现职业属性,根据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分析得出,中职专业名称主要对应职业岗位。而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大多数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演变而来的,其专业的划分仍沿用其历史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还具有很深的学科体系痕迹,根据《高职专业目录》分析,许多高职专业与本科专业相似,高职与普通本科专业具有较好的衔接对应关系,而与中职专业不管在专业划分的依据上,还是专业名称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性,导致中高职教育难以真正衔接。

3.课程未能实现顺畅衔接

中高职衔接目前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课程衔接不到位,中高职之间已经有了一定的通道,但还没有实现真正的衔接。中职与高职对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没有制定统一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没有编写中高职通用教材,导致相同的专业其课程在中高职阶段内容相同或相似。学生在中职阶段学过,高职阶段还是开设这些课程;在实训、实习方面,高职技能重复训练中职技能。不仅浪费学生学习时间,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解决思路

与中职学校广泛交流,积极探索中高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学生技能水平评价的互通互认等,打通中、高职人才培养通道,达到中、高职教育顺利衔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1.要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衔接

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人才类型的一致性是衔接的必要条件,高等职业教育以胜任一定的职业岗位(岗位群)要求为目标,达到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应有的岗位技术素质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与之衔接的下一个层次教育,必须与此一致,完成这种目标的初步要求,才能使两个层次有效衔接起来。仅以学习年限和知识量作为层次阶段划分依据的,则不能真正实现中高职的衔接,中高职培养目标的现状迫切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其重新定位。首先,要转变理念,重新整合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找准对接口;其次,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确定能力培养区分度;再次,在此基础上,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进行一体化设计,分段确定中职和高职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的原则,根据中职学生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基础,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与技术、实践技能水平,从而真正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衔接。

2.努力促进中高职专业衔接

中高职的衔接必须以专业衔接为基础、以培养目标及课程衔接为核心。根据目前经济社会对不同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层次以及该专业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规律,确定各专业适合于中职后就业或是中高职衔接培养。一旦确定某专业适合于中高职衔接培养,则共同制定该专业建设方案,确定中、高职各自的培养目标,统筹专业设置。

3.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衔接

以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导,共同统筹安排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推进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首要任务是重构课程体系,推进各专业课程的标准化,按照职业能力要求进行课程重组,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分阶段实施,根据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界定好哪些内容由中职、哪些由高职完成,课程按纵向发展序列衔接,根据课程衔接的基础理论、课程发展的阶段性、专业知识的逻辑性、技能的形成先易后难顺序排列,中职课程内容的终点是高职课程内容的起点。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以公共课为主,主要讲授文化基础知识及专业基础知识;高职院校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以专业课为主,主要讲授专业理论及技术,以保证课程内容不重复、不交叉、不遗漏及课程内容前后的有效承接,充分发挥高职的教学资源和办学优势。

在职业技能训练方面,也要体现承接与延续的关系,中职阶段侧重职业基本技能训练以及基本操作规范、方法等的培养,高职阶段则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以及对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更多地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

在教学过程中,中、高职共建专业教学资源库,专业教学资源主要包括网络课程、教材、案例、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实现校与校之间教学资源共享,真正实现教学内容衔接。

4.中高职实施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实行学分互认制度,加强职业教育的连续性

为推进中高职顺利对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中高职实施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实行中高职学分转换制度。中高职在课程学习上实行弹性学习及学分制制度,允许学生分阶段自主地完成学业,中职阶段修过的主干课程可以折算成相应的对口高职专业阶段的学分,实现学分转换制度。学分制能实现差异化管理,兼顾不同生源素质培养,使不同背景学生按学分制的规定灵活选修相关课程和学习内容,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而学分互认也保证了职业教育的连续性及中高职教育的衔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值日
买菜
乐乐的翅膀
我是包饺子的小能手
如果我会飞
我的家乡
逛商场
学擀饺子皮
我是一个小陀螺
压岁钱怎么花
我的神矛表演多精彩
秋天
我去姥姥家
倒霉的新年
永大王
××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村救灾重建工作实施方案
中心学习小组学习实施方案
XX市旅游局旅游网网站模块DMS项目拓展方案
*电信文明单位创建方案
开展第十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
**大队深入开展“三互”活动的实施方案
纪念建党83周年活动方案
2004年城南镇联动中心工作方案
×镇2004—2006年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农村团员服务区方案
城市客运秩序整治实施方案
×厂“杰出青年”创评活动实施方案
“青春飞扬”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
旅游宣传包装促销方案
浅谈苗族民歌《飞歌》及其在非原生态音乐作品中的延展
探讨新课程下高师音乐课堂的师生交流与互动
试论提高钢琴练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试论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影响
试论中国民族声乐的学习策略
浅议高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谈音乐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
浅谈培养学生音乐学习能力 提高高中音乐教学质量
探析消费艺术语境下解读剧场民间歌舞
试论树立“原作”意识,寻求演唱的最佳途径
探讨高师音乐专业钢琴课程结构调整的构想
试论职业高中音乐教育的创新意识培养
浅谈如何上好非音乐专业大学生音乐赏析课
试论蒙古族舞蹈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
试论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音乐体裁分析
《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北京》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称赞》
《看雪》教学设计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
《找春天》教案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案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