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浅析高职高专《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整合研究
"
论文关键词:设计基础课程 教学大纲 整合
论文摘要:本文对高职高专《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整合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分析目前各大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基于整合的思想,着重论述了价值导向、基本理念和整合要点,以服务于高职高专的技能培养要求,最后对该研究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以培养建筑设计基础技能为目标的一个课程系列,在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2009~2012版)中,设计基础课程包括《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入门》以及《设计绘画》。但是设计基础课程之间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问题较为突出,并影响到内容设置、学时分配等其他方面的问题,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点问题,目前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并未深入开展。本文即以该计划中这三门课的教学大纲①为切入点,对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整合研究。
一、核心概念
整合②是指基于发展的需要,通过对系统内以及系统之间各要素关联性的挖掘,利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积极地改变或调整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克服系统发展过程中构成要素分离的倾向,实现新的综合。整合与当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迅速变化的时代,由于众多因素改变着职业教育的面貌,这就导致了各组成要素之间关联性的缺乏,因此需要将整合概念引入到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研究中来,以实现在它们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二、问题分析
(一)课程目标
在原有教学计划中,已经确定《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并为后续核心技能、综合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这几份大纲虽然均已注重贯彻了这个总目标,从单个课程看已经比较合理,但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由于学制限制及培养目标等多方面的因素,在目标设置上还存在缺乏重点和层次性、部分目标陈述不够规范等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建筑初步
(1)原目标:①培养学生的识图和制图能力,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建筑方案图;②了解建筑的基础知识,对建筑、建筑师、建筑设计等有一定的理解。主要问题:①两个目标之间的主次关系不明确;②缺乏技能培养的具体目标;③目标二和建筑设计入门的目标一有重叠,需要进一步明确。
建筑初步
(2)原目标:①了解形态构成在建筑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掌握建筑学专业的形态构成学习方法;②对当代建筑大师及其作品有一定了解,学会用构成的方法分析和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③掌握建筑形态与空间基本表达方法,学会用轴测图或模型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主要问题:①目标过于具体、缺乏统领性;②陈述不够简洁、明了;③目标
二、三和建筑设计入门的目标二有重叠,需要进一步明确。
建筑设计入门原目标:①逐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提升认识水平及专业素养;②训练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过程和表达技巧。主要问题:①目标设置不够具体,指导性不强;②与建筑初步
一、二的部分目标有重叠。
设计绘画
(1)原目标:①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地安排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课堂写生为主;②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多动手,多思考,既有统一要求,又要注意学生个人特点,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主要问题:①陈述不够简洁、明确;②目标设置不够具体,指导性不强;③缺乏与建筑初步和设计入门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设计绘画
(2)原目标:①在教学过程中,作好从单色认识到彩色认识的过渡,合理地安排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课堂写生为主。②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多观察,多感觉,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体会色彩对万物的影响,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主要问题:①陈述不够简洁、明确;②目标设置重点与层次不突出,指导性不强;③缺乏与建筑初步和设计入门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二)教学内容
三、整合思路
1.价值导向。高职高专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建筑就业市场输送合格人才,因此在教学大纲的整合过程研究中,始终要把当前建筑市场的基本走势、就业岗位的人才需求作为重要导向。除了就业市场以外,高职高专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培养目标也是重要导向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就不宜按照本科的基础课程大纲来要求学生,必须要结合国家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编制。
四、整合要点
(一)目标的重新定位
(二)内容的增减渗透
1.建筑初步。建筑初步
(1)把重点放在建筑识图和工具制图中来并进一步细化,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将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并入到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中,而在本课程中取消这部分内容;将建筑综合表达的案例对象进行调整,与抄绘和测绘内容一致;将人体尺度的内容并入到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中;增加通过模型制作理解和表达建筑的课程内容。
在建筑初步
(2)中,把重点放在形态与空间的理解和分析上,在教学案例的选取上强调关联性,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缩短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理论教授时间;对世界著名建筑实例的解析应进一步缩小建筑师范围,而增加统一建筑师的不同作品比较分析;能够将部分案例与设计入门课和设计绘画相结合,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全面认识和理解某个建筑。
2.建筑入门。建筑入门课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将建筑、建筑师的基础知识并入到建筑初步一课程中,而在本课程中集中讲解建筑设计这部分基础知识;对于建筑设计方法的讲解不宜过度展开,让学生从最基本的方法入手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增加从人体尺度、室内家具的角度分析和设计功能空间的课程内容。
五、总结与展望
高职高专设计基础课程整合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工作,本文对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初步整合,目前这些成果已经在一线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2009年以来,教学质量和就业率得到了大家的好评;该研究的下一步工作将加强对各课程的关联性分析,并对整合评价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注释:
①这三门课程大纲是指基于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2009-2012版)而编制大纲。
②整合一词来源于系统科学,目前在很多领域进行了广泛地应用,如建筑学、工程学、遗传学等。
参考文献: [2]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者,2006.
[3]陈君.对开发高职课程的几点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2,4
(3).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姥爷的眼睛
- 古镇廿八都
- 组装玩具
- 友谊
- 笑
- 我家的菜园
- “知道”和“不知道”
- 斗笠和雨伞
- 假如我是一名科学家
- 聪明的表弟
- 妈妈发火了
- 读《顶碗少年》有感
- 假如我是一名音乐教师
- 友谊
- 狐假虎威
- 下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学校年度第一学期政史地教研组
- 2009年学校工会工作计划
- 中学校本教研实施计划一
- 中学学年工作计划
- 2009年春季学校工作计划
- 中学校本教研实施计划二
-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2009年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小学学校工作计划
- 2009年下学期小学工作计划
- 2009学年教导处工作计划
- 春季学校工作计划
- 2009年小学学期工作计划
- 中学教务工作计划
- 从古代汉语中的别名,雅号看中国传统文化
- 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完善与公民权利保障(3)刑法论文(1)
- 中华古代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思维的滥觞
-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之关系
- 对罪刑法定司法化认识的误区(3)刑法论文(1)
- 古代隐逸文化传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绵延
- 刑法解释体制研究(5)刑法论文(1)
- 对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界定(2)刑法论文(1)
- 浅谈狩猎经济的消失对驯鹿鄂温克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 中国古代藏书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贡献
- 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学设计方案
- 论公诉案件的撤回起诉(4)刑法论文(1)
- 美国刑事法的演进(4)刑法论文(1)
-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对传统文化创新现实意义
- 刑法解释体制研究(4)刑法论文(1)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之三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之二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之三
- 《穷人》教学设计之一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之三
- 《青山不老》(A、B、C案)
-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之三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之一
- 《穷人》教学设计之三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之一
- 《穷人》教学设计之二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之二
-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之二
-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