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
【论文摘要】要求老师要不断的适应新形式,不断地加强教学水平提高自已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胜任现代教学的任务。
【论文关键词】低年级语文;拼音教学;生会读书;学会写段
语文低年级的教学是打好语文基础的三年,如果一个小学生低年级没有学好,基础没学好,那么到了高年级学习就很吃力就会出现拼音不准、语句不通、作文不会写、错别字连篇、甚至闹笑话。因此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很重要,这也要求老师要不断的适应新形式,不断地加强教学水平提高自已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胜任现代教学的任务。现把我这些年小学代低年级的教学心得给大家罗列如下。
1.小学一年级难点和重点是拼音教学。
汉语拼音练习如果机械地让学生去读、去写、去记、去练,时间长了,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也会挫伤刚入学儿童的积极性。教学中要根据儿童好动、好奇的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练习,将大量的练习寓于游戏之中,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巩固所学知识。借助实物、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把所学内容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可以使单调、枯燥的教学活起来,使孩子们乐起来,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抓住插图所具有的“图表音”“图表形”的特点,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所学拼音字母。也可以用实物来帮助学生掌握某些字母的音和形。例如,教学声母“f”和“t”时,可选用一根带短柄的弯头拐杖做教具。拐杖拄地可表“f”的形,拐杖竖直举起可表“t”的形;又如,教学“d”时,可选用一面小鼓和一支鼓捶做为教具。竖直靠近队鼓的捶与鼓组成的图案,可表“d”的形,鼓捶敲击小鼓发出的“的的的”的声音可表“d”的音;再如,在区分“b”和“p”和“d”和“t”的发音是否送气的教学中,可选用一张薄纸做为教具。把这张薄纸放在唇边,有意识地发出“b”“p”“d”“t”各音,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送气的情况。
2.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2.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2.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绍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3.写段,适时点评鼓励。
在三年级段的教学中,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要学生建立段的概念,必须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及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段的组合规律,真正读懂一段话。然后及时指导学生仿照课文中段的组合形式,进行写的训练,使读和写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读写训练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这样吸收在前、表达在后,既培养了学生读的能力,对段的理解与认识;又培养了学生写的能力,学会写好片断,读写相互促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告诉学生写段时,.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2.中间用几句话对第一句展开记叙;3.末句要总结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与第一句重复。用自己的话写课文某段话的意思,要求用总分段式来写。3.仿段.规定选材范围,要求用总分段式写。本册教材后有很多写段的练习题,应尽量让学生多动笔进行写段训练,使学生语文能力有所提高。
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如果学生写了作文,被老师评的一无是处,他不讨厌作文也得惧怕作文,所以,我们对学生习作,特别是三年级起步作文,一定要慎重对待,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和放大学生的一段通顺的句子,一个用得准确的词语,一个没有错误的标点符号等,给学生鼓励。
具体的方法:如在班上朗读,在板报上张贴,给广播站投稿,和家长沟通肯定等,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有信心、有热情、有勇气,在没有压力、没有模式的前提下,充分想象,自觉表达,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4.三年级的重点和难点就是看图说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成长回眸
- 独享黑暗
- 当我面对书本的时候
- 母女
- 信念的力量
- 坚强
- 说墙
- 墙的故事
- 《爱的传递》
- 沂市2009年中考满分作文附点评
- 《我眼中的色彩》
- 有时,我也想流泪
-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 下雨天,真好
- 红棉袄
- 五(1)班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班级基本情况
- 四(3)班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工作思路
- 医学院外事部人员工作总结
- 挂职干部工作总结
- 萧王庙中心小学2004学年第一学期六(3)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 四(2)班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 萧王庙中心小学2006年六(3)班班主任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 2005学年第一学期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班级基本情况
- 三(1)班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 五(3)班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班级基本情况
- 一(1)班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 二(三)班小学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 2006年二(1)班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 三(2)班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班级概况
- 四(1)班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以安全工作为主线
- 工程勘察项目的数理统计与指标取值
- 深层搅拌法在泵站蓄水池软弱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 水电站厂房西坡滑坡成因及治理措施
- 小东江现状水质污染沿程变化分析及
- 路基施工环保技术交底
- 水电站加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土石方明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混凝土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 脚手架工程技术交底
- 水利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方法初探
- 土石方明挖监理实施细则
- 膏状浆液灌浆——围堰防渗的新方法
- 水工隧洞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 水电站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实施阶段变更处理初探
- 最速下降法和共轭梯度法
- 《卖火柴的小女孩》考点练兵(二)阅读篇
- 《卖火柴的小女孩》训练素材
- 《凡卡》教学重点
- 《凡卡》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卖火柴的小女孩》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凡卡》教学目标
- 《凡卡》重点字词意思
- 《凡卡》重点问题探究
- 《卖火柴的小女孩》考点练兵(一)积累篇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目标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难点
- 《凡卡》整体阅读感知
- 《卖火柴的小女孩》范文习作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重点
- 《卖火柴的小女孩》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