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新教育纲要背景下职业能力培养

试析新教育纲要背景下职业能力培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9-20

试析新教育纲要背景下职业能力培养

"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教育系统工程,它的培养过程是通过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三方共同参与实行的。因此,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四方面进行探讨。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能力;影响因素

一、政府方面

政府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担任宏观统筹的作用,间接影响着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政府的统筹手段主要包括提供经费和优惠政策,鼓励、指导、协调、组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而制定地区高职教育规划等,因而从宏观上影响着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未能正确认识高职教育对人才的培养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政府对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认识还不够全面,没有真正意识到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对地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益处,在就业准入制度等方面并没有提供优惠政策给予高职院校学生,相反,间接地提高了就业的“门槛”,制约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制度政策及保障体系不完善

在校企合作方面,政府从未出台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文件,解决校企合作上实际存在的问题,也没有相应的机制保障,使学校与企业在合作上各自明确自己的角色,维护自身的利益。另外,在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基础上,当出现利益性的问题纠结时,政府应给予适当的指导,而不是干预,更不是包办。

二、企业方面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对企业作用的制约

企业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也是高职业院校的合作者。企业通过提供顶岗实习、工读交替等形式与学校合作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从客观效果上来说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还是起着一定的作用。由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般是前期在学校学习,后期安排顶岗实习,或者通常安排在学生毕业前最后一学期在企业实习,这种培养模式自身就存在弊端,也削弱了高职学生的培养特色,因而影响了企业参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热情。

(二)企业的经济利润影响其参与的热情

企业对职业能力培养的投资主观上来讲企业希望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要带来足够大的收益,否则企业就不愿进行培养。或者说企业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进行培养的所得必须大于企业对现有员工进行培养的收益,至少要大于从劳动力市场直接雇佣具有职业能力人才的成本,只有这样,企业才会与学校进行一些实际性的合作。由于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特殊时期,一些企业虽然认识到产学结合的好处,但由于目前我国还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引导,没有相应的制度和健全的机制保障,因此导致企业不愿向高职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和实践机会。

三、学校方面

(一)尚未正确理解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它不是单一的一种能力,也不是一个毫不相干的孤立能力的机械相加,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是各种能力的“综合”。部分高职院校误认为培养学生某一项操作技能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未能从深层次去真正理解职业能力的内涵。而当今社会不仅需要劳动者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而且更要具备与之相应的能力结构如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竞争能力等,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正确理解职业能力的内涵,按照职业能力的内涵来培养学生,使其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缺乏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这样的培养要求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挑战。高职院校教师作为“双师型”教师角色,不仅要具有较为扎实的学科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先进的生产实践技能,并且要具备相关行业的实践经验、对企业当前的先进技术有一定的了解。由于我国多数的高职院校都是由以前的重点中职学校或者中专升格而来的,因此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实际教学水平都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存在缺少对企业生产实际和技术发展情况的了解。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才能在指导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起到真正的作用。

(三)实习、实训未能融入教学过程之中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兴的教学手段需要不断地融入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之中。例如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仿真工作环境下的实习等,特别是对于一些工科专业,如汽车检修、数控技术等机床操作实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新的教学手段普遍具有直观立体、环境模拟简便、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需要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但是,由于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对些课程还只是停留在课堂上进行理论教学,不太注重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再加上教学内容不能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就难以培养出目前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具有多种技能、全面素质和广泛活动能力的创造性人才,从而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更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四、学生个人自身方面

学生的自身因素包括天赋素质、受教育程度、兴趣、性格及某种观念等等。天赋素质是人与生俱来的生理特征,是能力发展的前提。观念因素是影响职业能力培养的观念性因素。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主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技术和才能,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弱,即使知道解决问题的基本原理,也难以运用到实际操作过程之中,更不能通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进行有效分析,找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这种表现反映了学生能力培养上的“迁移”训练不足。而现在的用人单位往往又很看重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知识、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因此,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是当前社会就业状况的需求,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注重自身的综合素质,明确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志向,了解各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才能在就业的过程中好好把握机会。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童话故事
圣诞节礼物
南方的冬天
摔跤记
假如我会七十二变
我的父亲
元旦的快乐一天
我的心和“神七”一起飞
小青蛙上学
红领巾的风采
我的一天
今天,我玩电脑了
给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胜似亲人200字
我的自画像
高校体育保险现状及对策研究
试析高职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与职业道德培养
关于高校管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冲突及学生权利保障之探究
关于高校就业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高校体育伤害及其法律思考
浅谈大学英语自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工科大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于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高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问题研究
关于加强高校思想道德培养的理性思考
关于高校大学英语女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
高校发生体育伤害事枝的成因今析众对策研究’
浅论大学生公民道德规范的养成与实践
浅谈大学生权利研究的现状与瞻望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
高师体育专业学生体育保险现状及对策研究
《乡愁》教学实录
戴望舒简介
《乡愁》教学反思
《戴望舒传》:戴望舒的传奇人生
戴望舒的诗
读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学习指导
《我用残损的手掌》疑难解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学习思路
《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
《乡愁》课堂实录
《我爱这土地》教学反思
《我用残损的手掌》透视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难句解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