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

[论文关键词]英美文学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论文摘要]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目前面临着诸多困境,如课时压缩、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满足课程需要、学生学习兴趣缺乏等,如何改变现状,加强和改进英美文学的教学使之符合大纲对课程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开展实践教学等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开创英美文学教学的新局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引言

英美文学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知识课程。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多年的实践证明开设《英美文学》课程对增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和研究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为应对多变的市场经济,英语专业的教学中越来越多地采用“英语+X”的模式,英语与应用型专业复合的结果往往是英美文学逐渐被边缘化,甚至在一些学校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学生对文学的学习兴趣减弱,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效果欠佳。如何在新的环境下有效地实现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己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一、现状分析

英美文学课程目前的困境有教和学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由于教学任务重、课时紧,课堂上教师对庞杂浩繁的内容难以面面俱到。通常来说,“文学史+选读”是普遍采用的模式。但是重史轻读作品,文学课就基本是空谈,而读作品又由于时间有限,教师主要讲述节选的内容,对作品全文做整体的把握的比较少,又由于学生语言水品参次不齐,文学课很可能成了精读课的翻版从而忽略文本内涵的挖掘以及学生评析能力的培养(吕洪灵,2006:

6

2)。另外,目前的文学教学用书中缺少对文学批评方法的介绍,导致学生是被动接受老师的复述,死记硬背。其次,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仍然比较单一。目前英美文学课程更多的是从课程教学出发,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对其他形式的实践教学重视不足,容易造成课堂沉闷、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学生,学生主观能动性受到压抑,逐渐就丧失了对英美文学的兴趣。第三,教学手段的运用仍需提高。文学课堂现在多数采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有效缓解了传统文学教育模式中有限的课时不能有效完成的教学内容。但是目前文学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仍然不佳,这主要是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更多的注意知识的传授而留给学生的思考空间不大,也不太考虑如何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文学课堂的问题。如何在文学的多媒体课上加强互动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仍需思考和实践。目前高校中的英美文学课教学中很多方面差强人意造成目前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的兴趣缺乏。当然,学生的畏难情绪以及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也导致学生对英美文学课丧失兴趣。学生从

一、二年级的专业基础课转入高年级专业课学习时语言基础准备不充分,而文学课上突然接触到的大量的文学术语,以及文学作品中的生词和表达法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畏而退;此外,很多学生在社会上追求实用性的风气影响下越来越“务实”,认为英美文学课不是一门实用技术,在他们将来择业时用不上,因而对一些所谓的“短期、实用”的课程趋之若鹜。在英语教学重视实用性的情况下,要改善目前的现状,文学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课程改革思路

《大纲》中提到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的目的是“促进语言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以及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下功夫,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文学课的参与性;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文学课的趣味性;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习主动性。

(一)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程效度

(二)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课程参与性

教师应自觉立足于教学工作实际,加强课堂参与度,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笔者在教授英国早期浪漫主义诗人布莱克的诗歌时,曾让学生对其《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中以“扫烟囱的孩子”为题的两首诗歌进行对比研究,主要采用研讨式的方式。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推敲诗句、琢磨内涵,对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进行比较,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体验和评判作家的创作意图,启发他们多角度、多层面地看待文本,培养问题意识,拓展思维的空间,并留思考题指导学生课后继续通过网络寻找相关信息,以达到深化学习的目的。另外,文学课程的作业形式也应尽量做到多样化,课程论文是常见的形式,这样可以为学士论文的撰写打下较好基础。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感受文学思考和交流的乐趣,还可以采用口头陈述、诗歌朗诵、名剧片段表演、模仿等多种形式,有效地实现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

(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程的趣味性

英美文学课信息量大,理论色彩浓厚,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再加上大量的文学名著己被拍成了电影,同时网络上各种音频、视频文件等素材繁多,这一切都使得文学教学中大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成为可能。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和影像资料等手段进行备课、上课和课后辅导,效果良好。课前,教师准确把握和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提炼,制作好相应的电子课件,配合文字内容添加音乐、声响、色彩和图片等营造美的意境。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穿插介绍背景及知识点,放映名著片断及课件幻灯片,使教学内容更一目了然,更生动,更立体化。另外,网络信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特别是在课后提供了信息扩展,通过网络资源,尤其国内外一些较好的文学学习网站,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兴趣,开拓思维与想象,培养研究探索的精神。

(四)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习主动性

英美文学课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主要是本着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为主的原则。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这里谈到的部分实践教学在课堂完成,例如开展研讨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理论思维的能力;针对某部作品可以开展工作坊(workshop),收集、选编材料,撰写研究报告以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文学课外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通过大量阅读和教学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文学本质的意识,培养独立学习的习惯和创造潜能。例如以演剧或诗歌朗诵的形式,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提高英语表达能力:或者欣赏英美文学名著电影,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力和英语听力;在适当的时间,举办专题讲座,结合课程教学,对一些较难的内容、对学习中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内容或对今后学习有提高意义的内容用讲座的形式、用例证进行阐释,以答疑解惑、开阔视野、启迪学生的思想。当然,为了加深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理解,还可在课外组织他们进行文学作品的翻译、作品改写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结语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文学教学的作用和功效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提高英美文学教学的效度,使这门课程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是一个复杂的、需要不断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课题,需要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和广大从事英美文学教学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出更多的探索。

[参考文献] [2]程爱民,徐劲,关于我国高等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2002

(1)

[3]陈开顺,语言能力与认知模式自动性[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2

[4]范谊,苗渝萍,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J],外国文学研究,2005

(3)

[5]傅修延,杨正和,沟通与超越:素质教育与外国文学教学[M],广州: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6]吕洪灵,独白与交往,何去何从?——浅论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

(8)

[7]王守仁,赵文书等,网络环境下的英国文学教学[J],国外外语教学,2003

(1)

[8]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母亲节的糖葫芦
未来的社会
郊游
吹泡泡
我爱我
未来的房子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未来
我的妈妈
我有一个好妈妈
我有七十二变
太空旅行记
可爱的小乌龟
扶盲人奶奶过马路
老鹰捉小鸡
旷计算机课的检讨书
戒酒检讨书
学生迟到检讨书
写给老公的检讨书范文
公司活动未出席检讨书
学生检讨书1500字
小学生检讨书
学生违纪检讨书
旷课检讨
擅自离校检讨书
言辞优美的检讨书
员工上班期间使用QQ检讨书
寝室偷电检讨书
爱的检讨书
大学旷课检讨书
广州市五山路地铁车站基坑优化分析
浅谈交通方式构成与交通衔接设施规划的关系
新建地铁穿越既有轨道交通线路施工的风险控制
基于接口库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备接口研究
地铁线路停车线及渡线设置探讨
地铁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初步研究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总体交通结构优化
有效的政府与民主
软土地铁车站地震响应数值计算方法的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系统协调评价探讨
北京地铁明挖车站的结构设计
轨道交通构建北京城市空间结构
聚类分析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类中的应用
地铁车厢内人员新风量的研究
地铁车站施工降水技术研究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影子》教学设计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画》教学设计四
《画》教学设计三第二课时
《画》教学设计一
《司马光》教学设计1
《画》教学设计三第一课时
《画》教学设计五
《风娃娃》教学设计
《画》教学设计二
《四季》第二组教学设计三
《四季》第二组教学设计二
《画》教学设计一第二课时
《四季》第二组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