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信息技术对生物课堂的适用性

信息技术对生物课堂的适用性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信息技术对生物课堂的适用性

信息技术对生物课堂的适用性 信息技术对生物课堂的适用性 信息技术对生物课堂的适用性 更多精品文章来源自3edu教育网

传统的课本、黑板、草稿只能提供文字、文本、图形、图像,信息技术能很好地支持音频、视频、图像等媒体信息,将文字、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集成,以图文并茂、声形辉映的完整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屏幕上实现具有实时三维效果的、近乎逼真的景象,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当我们在教学中需要用对抽象的东西直观化时,现代的信息技术给了我们很好的支持。俗语云:成也萧何,败亦萧何。直观化是信息技术的优势,但是过分的直观化,会让学生依赖于直观化的图形,不利于形成抽象的思维能力,限制想象力的发展。要使直观化教学更加合理,就要求教师把握好度,不要因为追求直观化而忽略学生抽象思维和想象力的训练,偏离素质教育的宗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本人总结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使用中具体要注意的三个“不”。

1.不滥用

不要滥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有些课应该慎用信息技术。如大部分的实验课,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都是需要现场动手操作的。只有亲自动手,才能体会到实验的作用。许多年以来,人们都在感叹我们的学生“高分低能”,我们不能让多媒体成为“高分低能”的又一助推器。某些课堂演示实验,对后排的学生来说,可见度较差,在此种情况下,可用多媒体展示,会有更好的效果。另外,不能滥用信息,在教学中,并不是采用的信息越多越好。“有信息就用”体现了教师对信息认识的偏差,教师不能变相地把学生当成知识存储的容器,应该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中心,合理地利用好信息资源。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2.不依赖

由于网络的便捷,在网上下载多媒体课件不是件难事,甚至有人用此取代教师的备课工作,把别人的劳动成果生吞活剥,不加以新陈代谢,不转化成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方案。这样,教师的劳动不再是创造性的劳动,失去了教师的个人思想和个性特征。教师会沦为电影放映员,后果严重。

3.不替代 4.小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深入到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毋庸置疑,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但在使用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了解信息技术的特性,把握好使用原则,正确定位,恰当运用,充分发挥其效力,以提高教学效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包饺子
小树得救了
猫咪
小兔子
值日
划船
明媚的春光
放火箭炮
我最爱吃的水果
送给幼儿园老师的诗
节约用水
企鹅
滑旱冰
我写的诗《甲秀楼》
植树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精选范例二)
中学生的入团申请书
入党申请思想汇报
高中入团申请书
2021大一学生军训心得体会800字
四月份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一)
最新入团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优秀范文三篇
入党决心书
入团申请书
建党90周年入党申请书
2007入团申请书
入党证明材料的格式和要求
入团申请书格式
2021大学军训感悟800字范文
苗族婚恋音乐的浅议
谈昆曲的笛子伴奏
浅析动态透视图在公路设计中的初步应用
对音乐治疗学的定位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之我见
对南太焦线战略装车点建设的思考
当代学生如何辩证地看待流行歌曲
音乐传播学视野下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与展望
浅谈辛亥革命前夕的乐教思想
浅析隧道工程动态设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
论社会环境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
论民乐在大众音乐文化中的运用
论新音乐课程标准下的器乐教学
社会音乐环境对主体音乐学习心理的影响
试论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
治理超载应从源头抓起
《赵州桥》(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2
《赵州桥》教学设计3
《赵州桥》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4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5
《赵州桥》
《赵州桥》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赵州桥》教学设计1
《赵州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课堂实录
《赵州桥》教学建议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1
《盘古开天地》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