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互评与自评的评价探讨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互评与自评的评价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互评与自评的评价探讨

"

【论文关键词】 体育教学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论文摘 要】 目前,在体育教学中对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多种形式与方法的评价,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缺乏可操作性而难以推广,由于三者融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而教学中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也与教学过程形影不离,实践发现通过对学习过程的互评与自评的评价,能很好地促进三者的发展并能对三者进行有效的评价,使其可操作,效果佳,宜推广。

一、“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评价观点的提出

目前,大家对“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目标,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还没有达成共识,观点各异,主要是因为分割三者而进行评价,这使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时很迷惘。参照高校专家的研究,如孙有平等同志的评价系统,对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评价权重过大,操作复杂;而唐时虎的评价有了改进,“由教师根据学生在课中表现出的乐观程度、情结控制与调节能力、克服困难的勇气,以及道德和合作态度等情况给予评价,通常情况,学生没有明显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可给予9分。”这种方法一是因为大家相差不大,没有区分出学生的真实情况;二也不能更好地对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进行有效的指导与培养。三是教师对全体学生这三方面的评价是个别的片断或总体印象而不是全过程,因此不全面也不理想。

笔者认为,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目标的评价,可以转化为对学生评价(自评与互评)能力进行评价,因为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自评与互评再评价,而使三者的评价有了交集,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因为如果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不断地进行自评与互评,说明他在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参加,使运动参与有了广度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如果学生评价准确而又中肯同样也会反映出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学生的互评能被对方接受的程度同样也能反映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水平。

二、学生评价能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学生的评价能力现状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评价的出发点与目的不同,评价的水平能力,评价的态度、结果等都不尽如人意。表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学生不会评价,学生或不着边际地乱说一气,或只言片语不中要害,或支支吾吾不知所云,或以自我为中心,自我夸大,或类群效应,或私人关系,或附和权威,或以偏概全等等。语言是心灵之窗,这也能反映出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二)原因分析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最关键的原因有以下四点:①没有培养学生积极的评价态度。态度决定一切,体育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评价态度,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大胆进行评价。②对进行的评价未有达成共识的标准。评价要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物,好在何处,差在何方,怎样帮其解决,不能过偏,不负责任的评价,对不足之处定要言之有物、有度,实事求是,语言委婉、中肯。③没有建立自我、同学和教师三维的评价修正制约机制。④教师不善于传授给学生另一种神态与体态评判语言的评价。如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种表情、一个微笑、一个点头等神态与体态语言。只有与上述的语言的评价相互补充,多从正面引导、鼓励,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评价过程的闪光点,让真情、亲情融于教学与评价的全过程,才能让掌声、笑声充满课堂,喜悦、自信、收获成功写在脸上。

三、要教会学生评价的技术策略

1.正反对比策略。明确技术的评价标准,现在体育模块教学中,是以学会一定的技术为载体的,其中的知识、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社会适应等都是围绕技术的学习展开的。因此学生只有明白了技术的评价标准,把自己、同学的学习与之比较,才能开展评价,教师通过正确的技术与学生在学习时易出现的错误技术对比让学生深入理解技术评价标准,建立学习评价的出发点与平台。

2.范评引路策略。即通过教师示范的评价指导学生评价的方面、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五个方面,使学生的评价与教师的评价对照并逐步使学生的评价水平提高,从学法指导的角度来看,范评指导这一过程也是一个运用教法渗透进行指导的过程。通过教师的范评可以引导学生把握评价的时机与不同情况下的评价方法,给学生以评价的标准,培养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从而做到以教师范评为基础,让学生明确自我发展的目标和发展的需要,从而为学生实现主动性的评价和创造性的评价提供可能。

3.评价点拨结合策略。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就表现为教师的相机诱导及点拨,同样,在指导学生评价的过程中,也应该有意识地由教师或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及时的点拨和评价。具体操作中可指定一学生进行评价作例,引导学生指点,及时引导学生思考:现在应该如何评价呢?让学生根据这一学生的评价进行合理的分析,指出存在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在这里,“点”充分建立在学生的实际基础上,“点”的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及时补正、完善,并逐渐趋向完美的过程。所以评与点的结合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能帮助学生进行合理建构,协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评价的全面性,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自评习惯策略。通过评价发展学生的反省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和积极情感等习惯,引导学生常问自己,我学到了什么?还能学更多、更好吗?与同学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怎样改进?今后自己朝哪个方面努力等,让学生通过自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自我。

5.互评尝试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安排学生进行评价尝试,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进行尝试,使同伴的评价与自己的评价对照,都有修正、完善、补充参与表达的机会,进而在小组中进行评价,最后到全班发言的途径进行评价。这样有利于使全班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消除一些学生在评价时的胆怯心理。由两人互评到小组的评价,在互评中就可以培养学生评价的准确性以及语言的流畅性,增加学生评价的勇气,培养学生评价的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6.评价考核策略。每一节课把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都作为评价内容是不可能做到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在经过对学生进行评价培训后,把定性评价进行量化体现,即对每个学习模块都要根据具体内容选择一定的典型的正误技术动作,让所有学生进行评价,并以书面的形式出现,作为对学生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

四、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与“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相互促进良性发展

经过教师的指导、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评价能力逐渐得到提高与发展,运动参与的广度与深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逐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逐步增强。而学生的自评与互评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评价的过程一方面是检测被评价者学习效果的过程,另一方面其实也是检测评价者学习效果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不仅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更能让全体学生在这个动态评价系统中朝着良性的方向科学地发展。因此,我们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客观地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以便对学生进行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与发展。

参考文献: [2]唐时虎.对普通高校新体育课程成绩综合评价系统的再思考——兼与孙有平等同志商榷[J].体育学刊,2006

(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值日班长
妈妈的爱
考试后的感觉
毛巾与游园会
包饺子
桃子
公园一角
暴风雨来临之前
下象棋
画鼻子
太阳
小白兔
外婆家的“菜园子”
我的家
入党转正申请书的写法
入党申请书的正确写法、格式
初中生入团申请书
入团志愿申请书
街道办事处老员工入党申请书
公司技术员工的入党转正申请书
入团志愿书
入团申请
社区职工入党申请书2000字
部队入团申请书
医务工作者入党申请书
军校学生入党转正申请书
优秀入团申请书
爱国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入团志愿书范本
深圳地铁华强路站出入口位置选择及规模确定
谈高校教育中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地铁车站端头井受力计算模型研究
电子水准仪在广州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地铁火灾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高师扬琴教学
谈肖邦24首前奏曲的和声手法及其表现意义
轨道交通规划中诱增交通量的若干问题
贝多芬晚期奏鸣曲曲式结构初探
歌唱的艺术处理
地下轨道交通结构防水施工
提高地铁列车故障救援效率的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列车间隔的有关分析
低地板轻轨交通系统
盖挖法施工在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愚园路站中的应用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10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4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故事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1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3
《一次成功的实验》课堂实录
《一次成功的实验》课文相关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9
《一次成功的实验》学法提示
《一次成功的实验》词语
《一次成功的实验》句段理解
《一次成功的实验》重难点精析
《给予树》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