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对于韩国推进公平教育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探析

对于韩国推进公平教育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探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对于韩国推进公平教育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探析

"

论文摘要: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发展,我们可以对韩国推进公平教育的经验进行借鉴。韩国调整教师队伍、依靠不均衡投资谋求教育公平所取得成效很大。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方式选择方面和具体教育政策方面存在若干问题。为此,要看力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投入、推进教师流动制度、缩小校际教育差距,推进我国的公平教育。

论文关键词:韩国;公平;教育

教育公平是社会和谐的标志之一,任何国家都致力于教育公平。我们说教育公平出了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主要的方面:一方面,是对公平没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在认识上有些不一致;另一方面,是在一些教育制度和政策上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些群体可能由于政策制度方面的原因,能够享受到一些较为合法优势,一些人可能在制造了不公平以后,也没有受到任何制裁和制约,没有付出这些人所应承受的代价。为此,我们应通过一些政策和制度的不断改进,让不公平被压缩到最低限度,让我们这个社会的群体享受到尽可能多的教育公平。笔者认为,教育的公平是参与机会均等的起点公平,更重要的是能否让有能力的人接受与其自身情况相一致的教育,只要做到这两点,教育结果就会更加公平一些,教育公平也就会得到大家基本认可,从而发挥好教育公平促进整个社会公平的作用。

一、韩国推进公平教育的经验分析

韩国以法律形式在教育法第一条对其教育的基本方向和目标作了较明确的阐述,韩国教育的目的在于协助所有的人完善其个人的品德,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取得能参加建设国家和促进全人类繁荣活动的公民资格。

1.调整教师队伍,谋求教育公平。韩国从教队伍建设人手,谋求教育公平。韩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教师进行流动教学的义务性,严肃地规定一名教师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的年限,这样来看,整个教师队伍就处于动态的流动状态之中了。韩国还制定了完善的教师定期流动制度,从而使教师流动操作起来更有规范性。整个教师流动过程都是公开、透明的,同时韩国以法规的形式规定教师流动的定期性,依靠程序的制度化操作保障教师流动的公正、公平和合理,以法律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有力保障,防止流于形式,形成一套既完善又有效的教师定期流动轮换制度。这一制度已在韩国不同地区实行多年,得到了科任教师和校长的认可。韩国政府在待遇上给予教师流动以很大的支持。韩国教育部规定,教师无论在哪所学校,经济待遇及各项福利不能改变,而且随着教龄的增长,待遇也会相应地增加,因而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在韩国实行的情况较好,给韩国教育公平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无论是从教育公平理念的角度看,还是从学校、教师的发展角度来看,韩国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是必要的。从学校这个层面来看,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有利于保持学校之间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等结构的相对合理。从教师这个层面来看,有利于保持教师对工作环境的新鲜感,激发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自身的潜能,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更好地进行施教。

2.依靠不均衡投资,谋求教育公平。为了促进落后地区教育的发展,韩国政府在不同地区的教育投入有其不平衡性,他们优先把资金投入到落后地区。以推进初中义务教育为例,韩国政府在推行初中教育时,他们确定免费的顺序首先是由偏僻较为贫穷的农村、岛屿开始的,以此为开端,再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推进。从总体上来说,他们的教育投资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形式。正是通过这种不均衡投资,韩国政府力求最大限度地来保证了国民教育机会的均衡性。

二、我国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

1.具体教育政策上存在一定问题。就教育公平而言,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二是人人都能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从实践来看,我国目前接受基础教育的入学方式主要是行政划片入学。行政划片入学方式的产生是为了在客观上营造一种公平气氛,试图通过强制手段来淡化人们的“重点”意识,以此来保证所有学生入学的公平,但这样做的结果恰恰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教育公平。同是接受义务教育,由于所处地段不同和所在学校教学质量不同,有的人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有的人则只能接受低质量的教育。显然,实行行政划片的入学方式会导致那些天资优异、成绩好的学生仅仅因为所居住的地段关系,而只能进入师资比较薄弱的学校,这种情况很可能会导致这些学生因受学习环境的影响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使其动力不足,淡漠对目标的追求,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不公平。事实上,行政划片的方法并不能真正杜绝目前在基础教育中颇遭人非议的择校行为,一些家庭背景较特殊的学生,仍可以通过种种办法达到进入重点学校的目的。因此,对那些天赋较好、成绩优异而又无特殊家庭背景的学生来说,便显得很不公平。 "

因此,要较好地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关键是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支持,提高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作为同一地区的来说,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学生的升学制度,在占有优质教育资源上做得更加公平些。

2.经济发展战略方式选择存在一定问题。依据区域发展的梯度推移战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依靠自身发展所固有的优势和国家所给予的带有明显倾斜性质的优惠政策。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运用梯度推移的战略,在极大地推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扩大。随着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拉大,西部地区的教育注定要为梯度推移发展战略付出沉重的代价,进一步拉大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无论是教育投资的绝对数,还是每年在教育上的投入的增长幅度,东部地区都远远地超过中部和西部地区,造成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三、韩国推进公平教育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构建和谐社会,我们需要教育公平,但教育公平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整个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推进。在现阶段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有限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借鉴韩国公平教育经验,不断完善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政策和教育政策,依靠制度的改进和社会政策的不断调整,促进教育公平,应是最现实、最可行的有效选择。

1.着力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投入。国家应对教育经费作出统筹安排,建设起公平合理的教育拨款体系。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改革政府教育资源投入配置模式是与增加教育投入相对应的。国家在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应改变当前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模式,做到义务教育经费的统筹配置,避免由于地区发展的差异,制造教育差距。

为了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在教育资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我们应以改革促公平,进一步调整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调整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基本方向,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和地区间的教育发展差距。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国家财政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通过多种政策和制度,促进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包括办学经费、师资水平、设备条件等的均衡化,使一定范围内的适龄青少年享受到质量大体一致的义务教育。

2.着力推进教师流动制度。影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师资问题。作为我国来说,为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应借鉴韩国的形式,让优秀师资流动起来。

现在,我们面临的实际情况是,因对口支援的教师数量有限,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在个别地区试行外,各地还没有建立起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度。由于我国每个地区的文化、经济发展等差异,以及在同一城市内重点学校、一般学校、薄弱学校教师间的实际收入也存在显著差距,因而实施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应该通过阶段性目标,来实现教育公平的发展目标。为此,有必要借鉴韩国实施教师流动制的经验,总结国内实行教师流动制的地区的经验与教训,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政策法规,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度。

3.着力缩小校际教育差距。时下的重点学校制度正在成为扩大校际差距的一项制度。一些建筑豪华的重点学校,与教育应有的教育功能很不一致,加剧了纳税人的教育负担。新一轮的创建“示范校”方兴未艾,很多地方热衷于建示范性高中,动辄投资亿元打造一所重点高中。目前,国内重点高中学校的硬件条件早已超过国内的重点大学的一些硬件设施,而且有些还超过发达国家公立中小学的水平,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很不适应,这是很没有必要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我国基本国情。

最近一个时期,正是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口号下,政府在经费投入方面加大了对重点、示范学校的投入。虽然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制度已经被教育部明令废止,但实际上,少数“名校”仍然被继续“发扬光大”,一些重点学校在投资、师资、招生等多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不少地方甚至将“择校费”合法化,在择校费的收取上不同学校有不同的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可以花钱,让孩子到师资、教学条件好的学校择校学习;而经济拮据的家庭交不起所谓的择校费,孩子只能到差一些的学校去学习,眼睁睁地看着同样分数、甚至更低分数的“富孩子”站在“起跑线”前面,与自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为此,笔者认为,我们应取消“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尽量采取措施,让每一个学生能够站在更平稳、透明、公平的“起跑线”上面向自己的未来。

推进教育公平,是一项事关国家教育发展的大事。韩国在推进教育公平上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借鉴,对此,我们应立足我们的实际,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同时要借鉴一下韩国在促进教育公平上的经验,积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这样,就会在促进我国教育均衡发展上取得好的成效。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有色眼镜引发的联想
2003年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杂而不乱归于大同
转折
《看着我的眼睛》
转折
2003年高考北京满分作文?转折
一步与一生
情感的权力
品味高考
转折
试题评析
转折
作文试题
探知的阻碍
列车•茶•春花
关于幼儿教师服饰美的内蕴及其运用探析
对幼儿教师“指令’’的另一种解读
“传统型”幼儿教师的蜕变
农民收入低、提高慢问题的探索
FDI增长与外贸发展实证研究(1)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税收优惠政策
试论幼儿教师的语言技能及应用策略
从产业经济的角度看北京奥运会(1)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上海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1)
从技术环境论看西部民族地区企业技术引进与选择(1)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浅议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理论综述(1)
阿拜经济思想在当代的理论意义和社会价值(1)
关于幼儿教师反思性教学实践探究
《影子》教学设计五第一课时
《小小的船》第二组教学设计一第一课时
《小小的船》第二组教学设计四
《影子》教学设计三
《小小的船》第二组教学设计五
《小小的船》第三组教学设计一
《小小的船》第四组教学设计三
《小小的船》第二组教学设计一第二课时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一
《小小的船》第二组教学设计三
《影子》教学设计五第二课时
《小小的船》第二组教学设计二
《小小的船》第三组教学设计三
《小小的船》第三组教学设计二
《小小的船》第四组教学设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