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提高绘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关于提高绘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04

关于提高绘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

论文摘要:绘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持续偏低,提高绘画专业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是改变现状的重要突破口。从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两个维度,分析绘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并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从思想观念与教育教学实践等方面着手,谋求绘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是保障高校绘画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应然选择和当务之急。

论文关键词:绘画;学生;就业能力

我国自20世纪末开始实施的高等教育扩招战略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在数量上将我国高等教育推向了国际上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但高等教育质量上的发展却遇到了瓶颈,最终表现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中国社科院2009年《社会蓝皮书》中的就业调查结果显示,在目前大学生就业率最低的几个专业中,艺术类专业首当其冲。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副院长在谈到绘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时不无忧虑地说:“高校艺术专业越开越多,学习绘画专业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可是学生以后的出路也是个大问题。”分析绘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并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从思想观念与教育教学实践等方面着手,谋求绘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是保障高校绘画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应然选择和当务之急。

就业能力指的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从事某种工作所必备的能力。就业能力主要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即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二者在职业活动中都是必备的,要成功地从事某种职业,需要一般就业能力与特殊就业能力的有机配合。笔者在工作中,也是从这两个方面着手,积极对学生进行就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一、艺术专业学生一般就业能力的提高

一般就业能力,也可以称为综合素质,如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习惯、人际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一般就业能力对就业成败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但通常也是被学校和学生个人所忽视的,因为一般就业能力与实际工作的关系不是十分明显。实际上,用人单位十分看重毕业生的一般就业能力,许多求职者就是因为一般就业能力不强而未被录用的。美国有一份失业调查报告显示,失业中的90%的人不是因为不具备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而是因为不能与同事、上司友好相处,或者经常迟到。可见,这些人失业并不是因为缺乏特殊就业能力,而是缺乏一般就业能力。

(一)艺术专业学生一般能力的现状及分析

在大学中有一个共识,人们普遍认为艺术类学生素质不高,像吸烟喝酒、出言不逊、打架斗殴、迟到早退现象等,一般都会想当然地认为是艺术类学生的“作为”。很多公共课教师最怕承担艺术类学生的教学任务,甚至将其视为苦不堪言的事情。作为一名多年来从事艺术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实事求是地讲,艺术类学生身上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近几年,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大幅扩招进一步将艺术类专业的生源质量拉低,高校艺术类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批“中学混混”在高考时临时抱的一个佛脚,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急训与考核,就能以相当低的文化课分数考入大学。在近几年持续的“艺考热”浪潮中,充斥着相当一部分这样的学生。

艺术类专业教学强调个性化,在塑造学生个性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偏差。首先,对个性的实质存在误解,很多学生认为人性就是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甚至认为自己不弄出点花样来有失自己的艺术生身份,因而致力于打破常规,追求奇特,只要是与众不同的就是好的,结果造成自身综合素质越来越低,甚至难以融入和适应群体的生活。我国的艺术领域受西方现代、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是相对惨重的,这与艺术类专业学生一贯盲目追求个性是有一定关系的。

(二)艺术专业学生一般就业能力提高的途径

在观念上,使艺术专业学生明确认识一般就业能力的重要性和个性的真正含义,使学生明确认识在大学期间有意识地塑造自身的综合素质是与学好专业甚至比学好专业更为重要的学习任务,应该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也应该是一项全面性的工作。在学生的入学教育中就应该明确强调,在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过程中,无论是辅导员,还是任何一个专业课教师,都应该不厌其烦地向学生强调这个问题。使学生明确认识个性的真正含义,个性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并且相对稳定地影响人的外显性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简单地说,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前者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后者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使学生明确,个性绝不是不伦不类之流。 "

在课程设置上,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近几年,各高等学校都意识到了综合素质在人才素质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列了通识教育模块,面向全校开设了一大批通识教育课,供学生自由选修,修满规定的通识教育学分是获得毕业资格的一个重要条件。问题是,学校开设的通识教育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待验证和不断完善。从现状来看,学校开设的通识教育课起码不适合艺术专业学生,难度过高,根本起不到预想的教育效果,反而使艺术专业学生厌倦文化类课程的学习,艺术专业学生是通识课中逃课的惯犯。有些学校艺术专业已经尝试独立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文化素养水平,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是值得学习借鉴的。

此外,还可以在教学与管理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学习与课外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意志品质等。

二、绘画专业学生特殊就业能力的提高

特殊就业能力,也可以称为专业能力,指从事某个职业所需的特殊技能。在高校中,学生对专业能力的学习还是很重视的,将其视为自己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的资本。如何培养学生较强的特殊就业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是个现实性问题。作为一名绘画系教师。笔者对绘画专业学生特殊就业能力的提高问题谈两点认识。

(一)绘画专业学生特殊就业能力的现状及分析

近年来,绘画专业学生特殊就业能力低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1. 在“艺考热”的大浪潮当中,高校艺术专业成为相当一部分人在文化课成绩颇低、升学无望情况下的投机选择。相当一部分艺术考生是在进入高中之后、甚至是在高二阶段才选择学习艺术的,经过一至两年时间的应试训练,就顺利地混进了高等学校的大门。不言而喻,这样的生源质量必然制约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

2. 绘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空间不及同领域的艺术设计专业,导致生源质量相对更低。艺术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般将艺术设计专业作为首选,绘画专业沦为无奈情况下的选择,有些学校的绘画专业需要调剂才能保持基本的运营。

3. 绘画专业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涯当中,不能找准定位和很好地进行职业规划,这也是导致最后就业难的重要原因。绘画专业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入学初就带着迷茫,如何利用好大学四年时间,如何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这是他们最不解的问题,有些学生甚至直到毕业的时候还迷茫着。大学四年,混混沌沌,无所收获。也有一些学生,好高骛远,致力于做一个职业画家,对就业市场的情况不闻不问,也毫不在乎。甚至认为自己可以做一个乞丐,将绘画视为生命的一切。

(二)绘画专业学生特殊就业能力提高的途径

在观念上,使绘画专业学生明确就业的现实性、特殊就业能力的重要性。就业不仅是关乎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问题,也是关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对绘画学生要进行积极地引导,鼓励其客观正确地面对就业问题。同时,要强调特殊就业能力的重要性,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就不愁没有用武之地。

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基础教学,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础柱不正,焉能称平大梁?加强基础课教学,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是古今中外艺术专业不变的办学原则。在今天学生专业基础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加强基础课教学显得更加必要和艰巨。人才培养方案中基础课的教学时数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大量的高效的基础训练,使学生打好专业基础,着实要下一番工夫。有些学校尝试缩短周课时数,同时延长教学周数,虽然总的教学时数没变,但是学生有了相对较长的训练和理解消化的过程,这是值得推广的。学生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毕业之后还可以从事艺术类人才的早期培养工作,这就轻松开辟了一条就业之道。

在教学中,也大胆向实用型绘画转型,培养学生的市场应对能力。在与艺术设计专业的竞争中,绘画专业的市场空间变得相对狭小。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品位也发生了转变,如原来室内摆放的印刷型装饰品正在逐渐退出人们的审美视野,人们对婚纱影楼制作的数码照片也感觉乏味和庸俗……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在室内悬挂、摆放或陈设真正的艺术品,这些都是有益的信号。可以说,绘画专业学生的就业市场在逐渐变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聪明的小猴
雨中散步
我的妹妹
我把‘永’字写好了
大家的梦
奶奶的劳动
画鼻子游戏
我喜欢的照片
过春节
骑车游南北大道
奶奶的生日
小闹钟
大闸蟹
投沙包大战
下棋
“金秋涌起博湖潮”大型晚会策划方案
校风建设方案
宾馆成立宣传策划部门可行性方案
2005年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方案
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
学校安全管理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局党组开展保持先进性教育主题活动的实施方案
**电力"三位一体"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
*建设局招商引资工作方案
*办事处“三级联创”工作方案
***公司文艺活动方案
物业公司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方案
街道党建"三级联创"实施方案
×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方案
浅析舞蹈音乐结构和舞蹈表演关系研究
试论音乐欣赏中的中国古典音乐教学
探析本土音乐走进高师公共艺术课程的思考
钢琴乐器的历史沿革与钢琴音乐的流派更替
浅谈培养歌唱艺术表现力的科学方法
我国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相互关系
笛子在民族音乐中的发展与传承
试论高中音乐老师如何适应教育课改的形势
试论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素质与高校音乐公共课的改革
爵士乐在我国通俗歌曲中的运用
从音乐人类学角度浅谈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
试论现行《音乐课程标准》中的音乐本位意识
试论贝多芬音乐作品中人文精神与音乐形式的关系
试论美声唱法男高音整体歌唱训练技巧
浅谈关于高校非音乐专业合唱课程设计的新探讨
《黄山奇石》课堂实录
《黄山奇石》教学实录与评析
《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假如》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与说明
《乌鸦喝水》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