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我国图书馆地方文献事业的未来发展与走向

论我国图书馆地方文献事业的未来发展与走向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4

论我国图书馆地方文献事业的未来发展与走向

论我国图书馆地方文献事业的未来发展与走向 论我国图书馆地方文献事业的未来发展与走向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论我国图书馆地方文献事业的未来发展与走向

自本世纪40年代中期杜定友先生创办广东文献馆,我国首次出现了正式的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1957年,在南京举办的省市图书馆工作人员进修班上,杜定友先生讲授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基础知识,并印发了《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使用》一文,对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普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此时,正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大军未动,文献粮草先行”的时代,我国的图书馆事业有了极大的发展,与此同时,图书馆地方文献事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地方文献事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经济体制的巨大变革,使实事求是的思想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发展是硬道理。人们意识到,对客观环境与客观条件的充分了解,是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是发展和制胜的必要条件。一时间,“突出特色”、“扬长避短”成了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热门话题。地方文献是对特定地域内客观事物的真实记录,在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中,其作用是其他类型文献无可替代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地方文献事业出现了一个异乎寻常的大发展。省、地(市)、县各级公共图书馆纷纷建立地方文献工作机构,组建地方文献专藏库,围绕地方文献开展书目索引和参考咨询工作,为地方社会的决策和经济文化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中,图书馆地方文献事业将会出现一个迅猛、广泛、深刻的变化,朝着事业定位专业化、处理手段现代化、经营管理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一、事业定位专业化

以往,我国的地方文献工作机构多数设置在地方公共图书馆中,其起因大致有三:

其一,地方文献是各类地方信息的集合,地方文献工作理应由地方图书馆承办。高校中很少开设与综合性地方文献相关的课程,科研系列中亦少有与地方文献直接相关的学科门类。而地方公共图书馆是由地方政府直接投资兴办的综合性图书馆,理应承担这一社会责任。

其二,在地方上,公共图书馆较之其他系统图书馆建立时间较早,地方文献的原始积累相对丰富,是地方文献的重要收藏中心。因而,在地方文献机构的初建阶段,其操作可行性较好。

其三,地方文献信息的用户分布在各个不同的事业或学科领域中,由公共图书馆承办,于文献信息的流通上较为方便。

然而非公共系统图书馆从事地方文献事业的实例也有不少,主要分布在地方党校图书馆系统和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系统。

其原因在于,无论是地方党政干部的培养,还是地方社科研究,其文献信息工作都必须具有本地特色。“各地区的社科机构的研究对象和各地区党政领导部门所采取的种种对策无不受本地区的民族、政治、经济、地理、文化、人口、教育、能源、生态和历史等因素的制约,这就决定各地区的社科情报工作必须立足于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了解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出与其它地区不同的又有开发意义的问题,进行情报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直接为社科研究服务,为当地党政领导部门的决策服务”。[1]

虽然在公共图书馆、教育图书馆和科学图书馆中,都有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实例存在,但地方文献工作的性质却不应依其所依托的母馆而改变,而是决定于它的服务对象、服务目标和服务方式。

按照图书馆类型划分的理论,地方文献工作应如何定位?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O2798—1974(E)国际图书馆统计标准的规定,公共图书馆是指那些为一个团体或区域的公众服务的图书馆。在中国,公共图书馆是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的图书馆。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的图书、资料、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其主要服务对象为学校师生。

科学图书馆是为专家(科学工作者)服务的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科学图书,满足他们从事有关科学活动的各种需求。它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学者和专家们在生产和科研方面提出的要求,向他们提供书目情报[2]。

而地方文献机构的性质、服务对象、服务目标和服务方式又是怎样的呢?

地方文献机构是有关特定区域资料信息的采集、收藏和服务中心,其主要服务对象是与地方事物相关的政府官员、学者、经营者,以及艺术家和技术人员。它的基本任务是根据用户就地方事物(地方政治、地方经济、地方文化等)提出的信息需求,为他们提供相关的文献或书目索引,以及生产和提供适用的信息产品。

如此看来,地方文献机构的性质更类似于科学图书馆。

就其收藏的文献品种和阅览服务的方式而言,地方文献机构一般都收藏有工具书、档案资料、报刊、善本、特藏等,一般只供在馆内查阅,不予外借。这一点又类似于参考图书馆。

地方文献工作的服务对象不是广义上的公众。与公众相比较,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信息需求,而且这些信息需求往往具有相当的专业深度。有鉴于此,地方文献的藏书建设与读者服务工作也就不可避免地生成了明显的专业特征:

1.地方文献专藏是本地方的基础信息库,而不应该仅仅是主要的、重要的,或局部的地方文献的集合。那种因采访人员的个人兴趣所在或知识结构的欠缺,而造成藏书体系中厚此簿彼的现象是应该努力避免的。

地方基础信息的内容范围,至少包括本地方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地方事物三大要素。具体而言,大致包括本地方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历史、人物、经济管理、工业、农业、城乡建设与管理、政治与法律、社会、文化、教育和地方艺术等等。作为基础信息,这些内容各自都能形成相对独立的信息体系,具有相对独立的专业特征。因此地方文献的采访既不允许漏购,也不允许误购。对于事后发现漏订的地方文献,一定要设法补购;而对于误订的非地方文献,却绝不能蒙混入藏。在藏书建设中,除应注意各类内容的系统、完整外,还应注意同一主题的文献在内容上的连续性。这对于文献采访、分编人员的判定与鉴别能力,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

地方文献信息用户的专业化信息需求超越了文献形式,载体类型和出版方式的限制。就文献的著述形式而言,地方文献至少包括了专著、报刊、会议录、文件汇编、学位论文、科技报告、舆图、谱录、统计图表、簿记、票据、证券、画册、印谱、相册、乐谱、文告、传单、商标、戏剧说明书,以及地方文献专用的参考工具书等形式;就地方文献的载体类型而言,包括了纸本(写本、抄本、手绘本、拓本,以及各种影印本、复印本和大量的铅印本)、光化学制品(照片、影片和缩微制品)、数字化信息介质(磁带、磁盘、光盘),以及当代图书文献的所有载体类型;就出版发行渠道而言,地方文献中除公开出版物以外,更包括了大量的非公开出版物和非书资料。地方文献著述形式、载体类型和出版方式的多样性,大大地突破了图书馆传统的采访方式与渠道,也突破了图书馆传统的典藏布局。

2.地方文献拥有自己独立的分类思想和标引依据。

在文献信息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出的各种不同的分类法,大致类型有二。其一,是分类者基于近似的认识基础,为了相近似的目标,处理近似的对象,由于存在认识方面的某些非本质歧见,因而产生了分类实践中技术手法方面的差异,如《中图法》、《科图法》、《人大法》之间的差别;其二,在于处理对象不同,行为目标有异,分类者的认识也就产生了本质的差别,如《四部分类法》和《中图法》的差别,档案、专利与图书分类法之间的差别,针对不同使用目的的各专科分类法之间的差别。

从地方文献的内容来看,它反映的是特定地域范围内客观事物的“存在”现象,而不是人类对现象的主观认识。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地方特性,而不是该事物超越地域范围的共性,一旦上升为共性,也就失去了“地方性”。它所容载的内容并不是学科信息,而仅仅是地方事物的客观记录,这就是地方文献的本质。因而,分编人员使用基于人类对自然和社会主观认识的《中图法》,或其他同类的方式来类分地方文献,显然会在读者与文献之间造成明显的沟通障碍,因而是不合适的。反之,以客观存在的地方事物作为地方文献分类依据,应该是一种合理的选择[3]。

3.是否需要设置地方文献专藏库,这并不是关于业务布局的单纯技术问题。图书馆中设置线装书库,并非仅仅出于插架方式和保藏手段的考虑,其主要原因仍在于线装书特有的内容、读者对象和分类排架方式,因而,专藏库的设置关系到读者服务方式的主动程度,关系到信息开发的方式与规模,关系到是否能够从专业化的角度来开展地方文献事业。

上述讨论说明,地方文献的藏书建设,根本不是图书馆常规的采编典藏工作所能代庖的。 同样,地方文献的读者服务工作也存在着明显的专业化特征。

从信息利用的方式区分,可将地方文献的信息用户大致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类。在实践工作中,这两类信息用户都倾向于接受地方文献工作者的书目情报服务。除非编修方志这样的特殊事例,大规模直接浏览一次文献,接受传统“阵地服务”的比例并不很大。

研究型用户的目标是探索未知领域,其信息需求难以准确预见,因而他们习惯于自己查阅一次文献。在资料的查找过程中,其信息需求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或扩充,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科研课题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地方文献工作者对这类用户的服务方式,以提供书目、索引和信息数据库等二次文献为主。国内开展地方文献工作较早的省级图书馆,编制过大量有关本地地方文献的知见目录、馆藏目录、联合目录,尤其是各种类型的专题目录和索引[4]。首都图书馆北京地方文献部16名工作人员中,即有7人从事专职的二次文献编制工作。

应用型用户所需要的信息具有明确的专指性、时效性和实用目的。他们希望在明确的时间周期内,得到完整、适用的信息产品,而非零散的信息原材料。因为他们要将这种信息产品作为一种生产资料,直接投入到自身的事业中去,从而降低时间和资金的总体投入。这实际上是地方文献工作者与用户之间的一次劳务协作。信息服务者通过参考咨询和专题文献信息服务,向用户提供“量身定作”的信息产品,并要对用户的使用效果承担一定的责任。 无论是藏书建设还是读者服务,地方文献工作的业务骨干肯定应该是一些专业人员。他们应该具备专家型的知识结构,除掌握信息科学的常规知识与技能外,还必须把握本地地方文献所涉及到的基本知识领域;为了能够提供理想的信息服务,还要掌握信息用户的事业所涉及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无论在图书馆、信息市场,还是更广大的社会领域,他们都应该以地方文献专家、地方文化专家,而不仅仅是图书馆专家的身份出现。

综上所述,无论地方文献机构设在什么样的图书馆中,其本质都近似于科学图书馆和参考图书馆。在未来的地方文献工作中,图书馆工作者将会迅速地意识到这一差异,进而强调其专业特征,设置地方文献专藏库,设置专业工作机构,制定专门的操作规范,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使地方文献工作的特色及效果很好地发挥出来。

与这样的发展走向相配合,在图书信息的事业管理方面,也需要制定出与地方文献事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为了培养高级人才,高等院校也将设置相应的课程;地方文献科学的研究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历程。

二、处理手段现代化

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中,图书馆的模式也要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而新模式的特点之一就是信息处理手段的现代化。

但毫无疑问,无论各级地方图书馆是否还负有其他的分工与责任,它肯定应该是本地地方文献的采访、典藏和数据生产中心。此时,地方图书馆所面对的服务对象是全世界的信息用户;就本地地方文献而言,地方图书馆是全世界的头号专业权威,这份责任显然重了很多。

尽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可能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但由于各地的地方文献只占全部文献资源总量较小的一个部分,因而数字化进程的可行性较好,例如:首都图书馆的藏书在百万种以上,而北京地方文献的种数却只有2万,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书目数据库的建设已接近完成,按这个速度计算,完成全文数据库的建设所投入的时间也是可以接受的。

已往的地方文献信息服务仅限于阵地式服务,读者必须到馆阅览。即便是参考咨询服务,也只是应用了电话答询和文献复制等有限的新技术,读者仍然必需到馆,服务的人次和信息量也受到很大局限。鉴于地方文献著述与载体形式的多样化,在己往的工作中,金石拓片、大型舆图、照片、录像,以及声音资料的使用与开发效率,受到了极大的局限。

在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过程中,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将把地方文献事业推到一个无限广大的领域。无论是何种媒体形式的地方文献信息,其检索和阅览既可以在图书馆内完成,也可以通过网络终端,在世界任何地点完成。地方文献信息的数字化,使得信息产品的编辑和开发,变成了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除现有的产品形式外,将会在新技术的背景下出现众多崭新的产品形式。信息的远程传递,也将使地方文献信息供求双方的关系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三、经营管理产业化

公共图书馆主要是公益事业。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适当的产业化经营不但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这就需要改革[5]。这种改革的关键在于观念的调整,在于经营思想的变革。

已往,图书馆向社会推出的产品中虽然也包括书目索引、参考咨询等形式的信息产品,然而占压倒优势的产品形式仍然是阵地式的一次文献流通,而且流通的品种只占全部文献资源中较小的一个比例。为了这样的产出,国家却必须向图书馆投入可观的经费,加上重复建设和分散投入的因素,投入产出比极不理想,而图书馆事业也只能在低水平层次发展。

一次文献流通类似于市场流通中的原材料销售。图书馆虽然拥有足够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走近父亲的秦腔
戏说“明星”
追星族曰
黄河壶口瀑布
愚蠢的追星族
我也追星(居里夫人)
中国戏曲是去是留
中华瑰宝戏曲
我与中国戏曲
戏曲传统艺术
戏曲大舞台
戏曲的艺术魅力
我也追星(周杰伦)
我看“追星”现象
追星丧父谁之过
党支部对党员评议意见
运输设备管理工作总结
税务分局户籍管理工作总结
乡人民政府2009年工作计划
局2009年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2009年度路政管理工作总结
XX年教师党员个人年终总结
党员年终总结: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做合格党员
公司团委工作总结
水利局2009年度工作总结
2009年煤矿后勤工作总结
支部对党员民主评议意见(鉴定)
公证律师管理科2009年工作总结
县物价局2009年工作总结
2XX8年上半年团委工作总结
鲁班奖工程质量控制
鲁班安装算量软件百招大集合
室内设计怎么做?室内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某小区住宅楼工程监理工作月报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方法
一个优秀建筑师所需的知识
大师草图作品系列
室内效果图制作的注意事项和要领
厂房装修前要做好的几点
标准图集是帮了设计还是害了设计?
从方案到施工图的衔接探讨
绿城集团设计流程及深度规定
建筑学专业就业前景长期看好
项目沟通管理的程序与方法
浅谈 如何提高设计水平
《开国大典》相关链接
《七律·长征》教学片断赏析
五星红旗简介
《七律·长征》教学杂谈
《七律·长征》难句讲解
《七律·长征》课文导学
《七律·长征》预习提示
《七律·长征》课文题解
《七律·长征》教学片断
《七律·长征》案例分析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利用网络,优化课堂教学──《七律·长征》网络课教学例谈
《七律·长征》篇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