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文化势能与奥林匹克文化传播

关于文化势能与奥林匹克文化传播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文化势能与奥林匹克文化传播

"

论文摘要:阐释文化势能对奥林匹克文化与奥运会主办国文化的非守衡传播的影响,建议奥运会主办国把本国文化镶嵌到奥林匹克文化中进行全球传播,从而完成从弱势文化到强势文化的势能转变。

论文关键词:文化势能;奥林匹克文化;非守衡传播

全球化阶段以前,文化基本上是被看作一个民族或地区所在的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总和,是一种有地理疆界的、内向发展的概念。但是在全球化阶段,文化突破了空间和时间对其传播的桎梏,实现了文化传播的全球化征程。在对当今文化传播进行研究时,我们不难看出,文化的传播是非守恒的,即在某一特定时期内,不同文化之间的信息传播往往不是双向的对称性交换,而是以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的信息输出为主,究其原因是文化势能在作怪。

1文化势能

任何物质运动都是需要能量的,文化的传播也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形式,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也需要推动接受文化的力量,这就是文化势能。文化势能就是在特定时期内,一个基于更强综合实力或独特文化异质性而获得强势地位的文化对其他弱势的文化在心理产生的吸引、可信任和可接受程度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一种模糊而综合的心理认叮,是两个文化之间客观存在的因综合实力或文化异质性而产生的相互认可和接受程度的心理势差。一个文化对另一个文化认可程度越高,另一个文化获得的文化势能就越大,就越容易接受来自另一个文化的相关信息。

在文化势能的影响下,奥林匹克文化在与奥运会主办国文化的相互传播过程中,形成了明显的非守衡传播。不过随着奥运会主办国把本国文化镶嵌到奥林匹克文化中进行全球传播,奥运会主办国文化也完成了势能转变。

2奥林匹克文化强势的形成

奥林匹克文化是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和核心。广义的奥林匹克文化,包括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组织体系和活动内容体系,是奥林匹克运动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奥林匹克文化是世界范围内的强势体育文化,在体育文化传播与冲突中处于优势地位,在全球体育文化中体现出广泛而深远影响。奥林匹克文化的强势地位的形成,不仅因为它在思想体系上具有普遍性,在组织体系上具有规范性,在活动体系上具有稳定性,更重要的是它是西方社会高度文明背景下的产物。

2.1西方社会高度发展的文明背景

奥林匹克文化的实力和影响力,不能仅从封闭的视角出发,而是要把它与其所植根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进行宏观把握。奥林匹克文化成为当代体育文化中的强势文化,某种程度上得益于西方世界发达的生产力、民主的社会制度、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强大的国际战略力量,这些背景为奥林匹克文化提供了文化势能。奥林匹克文化借助于西方雄厚的经济政治优势和强大的国际力量以及人文关怀、制度文明、民主观念等方面的优势放大了在人们的心目中的主观效果。西方社会高度发展的文明背景,提高了奥林匹克文化在世界体育文化中的影响力,扩大了其在世界体育文化中的影响力。

2.2奥林匹克文化思想体系的普遍性

奥林匹克思想体系包括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宗旨、奥林匹克理想、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格言等。奥林匹克思想体系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推广而在全球范围内被普遍接受,这也得益于它的体系内容吻合类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展望,是一种普遍的价值追求。奥林匹克精神要求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奥林匹克主义的中心思想是人的和谐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促进世界和平,建立更加美好的世界。奥林匹克文化与其他赛事文化最大的不同,正是在于它有一个稳固的思想基础,从而使奥林匹克运动有了明确的指导方针。无论是倡导世界和平的《奥林匹克休战决议》,还是与难民署联合发起的帮助儿童难民和流离失所者“给予就是胜利”(GivingisWinning)活动,都是在奥林匹克思想体系指导下的具体实践,都是对促进世界和平、建立更加美好世界的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写实。奥林匹克文化的思想体系因为对人类的健康发展、对和平世界的追求,而成为被世界所普遍接受的文化,进而成为强势文化进行全球传播。"

2.3奥林匹克文化组织体系的规范性

奥林匹克主义的思想体系能够得到贯彻,奥林匹克运动的各种活动能够付诸实施,是因为奥林匹克有一个结构完备、功能齐全的组织体系。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或地区奥委会构成了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基石。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作为一个国际性体育组织,负责运动项目的技术工作,并在全球范围内对运动项目进行推广。国家奥委会的作用则是宣传奥林匹克的基本原则,组织领导各自代表团参加奥运会。现在国际奥委会有205个成员国,他们在推动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奥林匹克法律体系为奥林匹克运动的规范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基于奥林匹克文化组织体系的规范性,我们不难看出,奥林匹克组织文化具有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是一种模式化的群体文化。组织文化的传播方式具有模式化的特点,就是通过不断重复一套内容和形式以达到组织文化身份识别的效果。每届奥运会,对于国际奥委会,是奥林匹克文化形象其组织成员意识和规范其组织成员行为的过程,强制性或潜移默化的对组织成员的思想、观念、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发生影响,以增强组织成员对于奥林匹克文化的认同,这也是国际奥委会作为一个组织,增强其组织凝聚力的一种方式。

2.4奥林匹克活动内容体系的稳定性

奥林匹克活动内容体系包括奥林匹克运动会、其他运动会、其他奥林匹克活动。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仅是竞技体育比赛,它还包括奥林匹克仪式、奥林匹克艺术节、奥林匹克青年营;其他运动会包括大洲运动会和残疾人奥运会;其他奥林匹克活动包括奥林匹克教育与科学活动、大众体育活动、奥林匹克文化活动、奥林匹克团结基金援助活动、奥林匹克奖。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是纯粹的竞技体育表演,它是超越竞技运动的体育文化活动。奥林匹克仪式、奥林匹克艺术节、奥林匹克青年营扩展了奥运会的内涵,这些文化活动伴随着奥运会的召开而让更多人对奥林匹克运动有了更多的了解;大洲运动会和残疾人奥运会让更多运动员参加到竞技体育比赛中,扩大了奥林匹克竞赛的空间范围;奥林匹克教育与科学活动、大众体育活动、奥林匹克文化活动体现了奥林匹克文化的普遍性;奥林匹克团结基金援助活动是对发展中国家发展体育的实际支持。奥林匹克活动内容体系以四年一个周期围绕一届奥运会而形成了固定的活动内容体系,这种固定的活动内容体系扩展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参与度,通过每四年一个周期的活动重复这些活动内容体系,而使大众普遍接受和认同,从而作为一种强势文化进行传播。

3奥林匹克文化对接中的弱势文化

弱势体育文化是相对强势体育文化而言的,是指在文化对流中,文化因其特殊性或区域性桎梏而缺乏影响力,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信息输出总量相对较少、信息输出的有效性相对较低,从而不容易被接受而处于弱势。奥运会主办国文化在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流中处于弱势。奥林匹克文化的思想体系、组织体系、活动体系已日趋完善,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高效率、标准化、具有专业化水平的社会文化活动,这种固定了的模式化的发展,有利于向奥运会主办国推广奥林匹克文化,但是却不利于奥运会主办国文化丰富奥林匹克文化,不利于促进奥林匹克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奥运会主办国主要是在会徽、吉祥物、奖牌的设计,奥运会主题曲,奥运会官方电影的制作,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等文化活动中体现奥运会主办国特色文化,但奥运会主办国文化自主性拓展的空间相对较小。

在奥运会主办国举办奥运会的周期内,奥运会主办国的民族体育文化将面临巨大挑战。民族体育文化是基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各民族人民长期的生产、实践与交往当中逐渐形成的,民族体育文化蕴涵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有着本民族特有的体育传统习俗、体育思维方式、体育价值观等。

民族体育文化因为异质性和多样性的存在才要求进行交流与融合,但是因为民族体育文化的特殊性和区域性其传播受到阻碍。奥运会主办国在重视奥运会的过程中也重视本国民族体育资源的开发,不想被国际化海浪冲洗磨平棱角而形成模式趋一的体育文化,遂组织一系列比赛推广这些民族体育项目,但是大多数民族体育还尚未建立项目的世界性组织,同时语言阻碍了沟通的进行,国外媒体对民族体育不能进行有效传播,或者依据自己的文化标准屏蔽了部分民族体育文化的精髓,国际传播内容与国外受众关注点差异弱化了国外受众的兴趣,这也是造成认同感缺失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休克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民族体育项目在全球的宣传。民族体育文化的开发不像奥运会那样,有诸多的合作伙伴与赞助商借奥运东风来推销产品从而推广奥林匹克文化,实现双赢,民族体育因它的区域性而使其不能受到过多关注,得不到赞助商的青睐,从而找不到真正的市场。媒体对发行量或收视率的追求必然影响民族体育项目推广与普及。奥运会主办国民族体育文化因为缺乏文化势能而限制了它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传播。"

4奥林匹克文化与奥运会主办国文化的非守恒传播

4.1文化非守衡传播

在文化势能的推动下,文化形成了传播的非守恒性。即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受文化势能的影响,即使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传出的信息量是相等的,但是接受文化量是非等的,强势文化被接受得多被传播得效果好,弱势文化被接受得少被传播得效果相对较差,传播并不是传人量等于接受量,这便是能量的非守恒传播。非守恒性传播反映的是文化势能影响下的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传播的效果的差异性。

4.2奥林匹克文化的强势传播

奥林匹克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它的普遍价值成为一种超越国界、超越社会制度、超越意识形态的普世理论。奥林匹克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承载着现代经济和科技的发达成分,而且在结构上构造了严谨的运行机制,从而有力地增强了自身具有的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按功能结构主义的说法,奥林匹克文化是一个具有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它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势地位。奥林匹克文化作为一种有效的组织传播模式,其文化已经得到世界的认同,在这个过程中,当它向弱势文化进行传播时,传播媒介起到重要的作用,强势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到世界各地,全球化趋势提供了便利高效的传播工具,电视、电话、报纸、广播和网络等媒介把世界建成一个信息交流平台,构成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的重要凭借手段。2000年悉尼奥运会电视覆盖率已扩大到220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超过30亿观众观看了雅典奥运会开幕式,几乎占世界人口的一半。奥林匹克文化利用自身的科技垄断和强大实力诠释当今体育文化,并针对各国进行舆论宣传和思想渗透。文化势能使奥林匹克文化的强势传播下,奥运会主办国对本国的民族体育文化产生质疑,增强了其对奥林匹克文化的兴趣、认同和向往,从而扩大了奥林匹克文化在更大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4.3奥运会主办国文化的势能转变

奥林匹克文化为奥运会主办国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它为时代的民族的某些欲望提供了合法表现的舞台。奥运会是一个向世界展示奥运会主办国文化与综合国力的良好机遇,一个与世界各国进行交流沟通的渠道。在筹办和举办奥运会的这个周期内,奥运会主办国通过把自己的文化镶嵌到奥林匹克文化中进行全球传播,奥运会主办国文化由于依附于奥林匹克文化而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和接受,形成世界对奥运会主办国文化的认同。奥运会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在这个注意力的时代,国际媒体对奥运会进程是一个持续的报道过程,报道形式多种多样,特别是奥运会期间,在信息报道与信息质量上,对奥运会主办国的关注度都大大超过从前,这样的报道效果对于奥运会主办国文化的传播具有深远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奥运会主办国文化由弱势文化转变为强势文化,实现奥运会主办国文化的势能转变。

5结语

在文化势能的强力推动下,举办奥运会将成为推广奥运会主办国文化的良好契机,奥运会主办国应该牢牢把握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把奥运会主办国文化镶嵌奥林匹克文化中,从而有效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实现国际社会对本国文化的积极认同,展现奥运会主办国文化的全球魅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攀登
成绩是万能的吗?
提到泪,我也累了
我爱看书
假如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
感悟生命
我心中的茅盾
春姑娘对我说...
给自己一个微笑
今天,更需要雷锋精神
我心中的茅盾
那一片红枫叶
出口成“脏”实不该
我和书的缘分
母爱无边
数学科教学总结
2009——2012年小学教育教学总结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学期教学工作小结
经典教学工作总结
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小班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年度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三年级思品教学总结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简论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课程优化策略
试析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
试论大学生就业能力
联合用药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疗效观察
浅析高校“督导—评估—目标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潘南金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浅析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就业现状及对策
婴儿Sturge-Weber 综合征2例临床报道及文献复习
Dukes A期大肠癌58例诊断体会
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诊治
52例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治疗体会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和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脑卒中复发因素及临床干预措施的探讨
纤维喉内窥镜下喉内射频消融手术
特美力治疗支气管-肺感染15例
《谈生命》教学案例
《谈生命》教学设计
《谈生命》教学设计
《谈生命》教学设计
《谈生命》教学设计
《谈生命》教学设计
《谈生命》读后感教学案例
《谈生命》教学设计
《谈生命》教学设计
《谈生命》教学设计
《谈生命》教学设计
《谈生命》教学设计
《谈生命》教学杂谈
生活教育与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谈生命》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