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中学语文课程改革重在创新
"
论文摘要:本文从目前语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结合正在进行的中学语文课程改革,从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提出了在课程改革的潮流下,我们应特别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程改革 创新
1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教学范围过于狭窄。这里所谓的教学视野指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目标单一,“一切围绕中考、高考转”这样一个情况。诚然,中学语文教学视野过于单一,从根本上来讲是由应试教育体制造成的。但体制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学语文老师应该在可控范围之内,尽可能地开阔教学视野。如果教学视野不开阔,一味追求考试升学率,不仅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严重下降,也将严重导致教师的教学素质的下降和教学个性的丧失,最终教师将变成一个教书匠。
众所周知,语文课自由发挥的余地和空问远较其他科目和课堂广阔。因此,只要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视野开阔,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不难的。但令人痛惜的是,现在很多学校及中学语文教师,出于追求升学率等目的,完全把语文课变成了“字词辨析、段落拆分讲解,试题练习”。本该十分精彩,充满生活气息的语文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摧毁得一千二净。这些都是由于教学视野过于狭窄,教师教学个性丧失所导致的结果。
教学环境缺乏或不足。大家知道,语文的学习必须拥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以英语教学为例,很多中国学生学英语之所以很吃力,之所以学了多年以后也还是哑巴英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英语语言环境的缺乏。又以普通话的学习为例,南方人的普通话水平之所以比北方人差,就是因为从小受到方言的影响太大的缘故。同样的道理,能否营造一个良好的中学语文学习环境,也将从根本上影响到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学校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图书馆、图书室,学生除了看语文课本之外就再也没有任何可读!可看的课外书籍了,难道语文的学习、语文理解能力的提高就只能从教材而来?于此,还存在另外一些认识误区。
教学手段过于陈旧、单一。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的手段都停留在“言传身教”、“传道、授业、解惑”这样一个模式上。就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基本做法就是教师讲解、板书,学生则是做笔记。在测评方面,除了考试就没有其他更多的手段和方式了。这不仅无法使语文教学做到丰富多样,且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语文课变得极其枯燥乏味。在纸质媒体时代,通过黑板板书、通过考试测评来完成语文教学,这确是客观条件所限。但在社会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在多媒体教育已经走进课堂教学的时代,把中学语文课仍局限于这样一个传统教学模式,还把考试仅仅当作测试学生语文水平和能力的唯一手段,则不免让人觉得落后于时代,也无法适应新时代语文教学的需要了。"
2重在从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来进行改革创新
2.1进行教材方面的创新
1)课程目标,高度量化
新课程除了在课时方面进行量化外,对学生的生字量、阅读书目、练笔写作等都做了量化的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识字量为3500字,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l4次,字数不少于0.7,其他练笔不少于l万字。45分钟能完成500字左右的习作,每学年学习课文不少1—60篇。这些量化要求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素质提供了保障和评价标准。
2)教材内容,自主选择
存初中学段的新课程平台上,有“人教版…‘北师火版…‘苏教版”三种语文实验教材共同展示,供全国各地学校自主选用。这三种教材版本是共性个性兼顾,其共性是:教材选文新颖,富于文化内涵和时代生活气息,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综合性学习的系列设置,着意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密切语文同生活、社会的联系,体现了“变革学习方式”的课改实质;课后习题设计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促进了教育观和学习观的转变;教材有意留白,给教师留足教材开发的空间,给学生留足延伸创造的空间,体现了新课程教材观。
2.2教师教学理念方面的创新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都指出,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丰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但面对中学语文新课程教材,不少教师缺少自主整合教材的意识,缺乏敢于扬弃和创造性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勇气。表现在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或照本宣科式地转述教材编者的话语和标准答案,或抛开教材的新体例,然按照语音、文字、同句、段落、文意分析等陈旧的教学模式,来讲授新教材中风格各异的课文,用传统老路了套用新教材。应该如何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这是摆在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新课题。笔者认为,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对教材文本内容的理解,不能只是机械地将教材编者对文本的解读原样转述给学生,而将自己对教材的个性理解,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并启发学生对具体的教材进行个性的多元解读;二是对于教材中预设的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师不能不加选择地“拿来”,而应根据学生实际的基础能力、情感体验、兴趣爱好等,由师生共同选择学习内容,灵活设计学习过程,创造性地开展语文学活动;三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可以进行人胆的合理的舍弃,适当开发和利用具有时代特征又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语文课程资源。
2.3学生学习思想上的创新
学习贵在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以承传民族文化为己任的语文学科,呼唤着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基础便是创造性学习。所谓“创造性学习”,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传统的语文教育强调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信息单向传输,是典型的纯知识灌注式教育当代的语文教育,则要求以学生主体为中心,强调人际互动和合作学习,注重学生的生命体验与个性价值。
创造性学习的核心内容及其主要体现是创造性思维,它是相对于常规性或一般性思维而言的心理学家们指出: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连续的思维品质。每个人包括儿童,其思维品质中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
同时,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在人的思维结构中,有一半以上的因素都与语文能力有关,所以,提倡语文创造性学习就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创造性由潜在的心智状态转化为外显的活动行为。积极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运行表现过程。
总之,中学语文课程改革已经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这场改革面前,我们应如何理性的应对,这是摆在我们面前艰巨的任务。从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来看,我们都缺少不了创新精神。只有抓住了问题的根本精髓所在,再改革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全新的语文教育面貌就会呈现我们面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件难过的事
- 陀螺记事
- 看书画作品展
- 大年三十
- 擦鞋子
- 发信息
- 闹肚子
- 做贺年卡
- 家访
- 削苹果
- 新书包
- 哥哥的责任
- 扫地
- 过新年
- 滑旱冰
- 乡2006年工作总结
- 镇2006年工作回顾及2007年工作思路
- 二○○五年度会计工作总结
- 2006年工会工作总结
- 财监系统2007年工作要点
- 2006年创建无毒社区、无毒村情况总结
- 文教口2006年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思路
- 2006年农林局工作总结
- 2006年社区工会规范化工作总结
- 物业管理处年度工作总结
- 义工中心工作总结
- 先进性教育群众满意度测评总结
- 2006年财贸线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思路
- 财政局地方税务局2006年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思路
- 市环保局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总结
- 试析完善我国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论文
- 再论承运人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1)论文
- 浅论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1)论文
- 论美国契约法理论“演化三部曲”(1)论文
- 论建国初期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环境(1)论文
- 寻访法学的问题立场
- 浅论合同自由原则_法学理论论文(1)
- 中国电子商务立法研究(1)论文
- 哈耶克政治哲学的若干矛盾之处(1)论文
- 竹帛五行篇与思孟五行说
- 在我国物权法上确立居住权的几个问题法学理论论文(1)
- 简述科学技术在司法制度中的作用和地位(1)论文
- 论行业协会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1)论文
- 融合警民关系,构建和谐社会(1)论文
- 中越南海争端之国际法分析(1)论文
- 野骆驼──能否继续与我们同行?
- 骆驼传说
- “沙漠之舟”骆驼锐减为哪般?
- 《找骆驼》参考资料
- 中国的“骆驼兵”
- 骆驼趣闻
- 哭泣的骆驼
- 骆驼佳丽也选美
- 沙漠之子的觅水妙法
- 在土耳其看斗骆驼
- 走近“野骆驼”
- 骆驼──沙漠之舟
- 骆驼的驼峰里藏着什么
- 野双峰驼数量消减的原因
- 野骆驼比熊猫生存环境更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