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英国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教师;继续教育;教学实践;启示
【论文摘要】英国教师继续教育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教师继续教育包括整个教师教育都显现出了极为强烈的注重教学实践的倾向。其教育理论和培训制度对我国的教师继续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力求在这方面进行归纳探索,得到一些启示。
英国十分推崇杜威的教育理论,按照杜威的理论,学习如何教学的过程可以看作持续的经验重组的过程。因此,英国对教师实践智慧的关照和校本培训模式的推行十分重视。然而,我国现行的教师继续教育还是一种外控的理论传输性模式,疏离校本培训,缺乏对教师实践智慧的观照,致使教师智慧的提升缺乏实践的“田野”。
1.立足实践.加强校本培训
实际上,任何学校都是一个特定的、具体的教育场景,都有着其他学校不可替代之处。这种鲜活的教育情景是教师耕耘的田园、智慧提升的摇篮。教师工作于此,生长于此,体验于此,也应提高于此。而教育理论只是一种普适的外在于学校的知识,不可能诊释学校的具体问题与矛盾。也正因如此.英国的一些培训才从学校的层面上生成了“以校为本”的“内发性”培训。返观我国现行的教师继续教育,忽视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提升已经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软肋。其主要缘由在于,在教育过程中,培训双方关注视点的两维向度导致了理论和践的二元分离。高校或培训机构往往是实践的思考者和旁观者,负责教育理论的传授和诊释;中小学校或一线教师则是理论的接受者和使用者.负责把理论按照程序用之于实践。虽然在教育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相隔离的沉病,并且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将二者统一起来.但是如何帮助教师获取实践知识,怎样指导教师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个适宜的通道.尚未引起培训者的足够重视,也未进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层面。为此,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必须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关照教育实践。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教师的教学实践蕴涵着促使教师不断前行的巨大潜能和丰富养料。这种能力与机智的提升仅仅依靠理论知识的学习无法得以实现,必须依赖于具体的教育场景。目前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还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误区。因此.在教师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采用行动研究、教育会诊以及教育叙事等方式以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二是推行校本培训。虽然近年来我国对“重培训机构,轻基层学校”的弊端进行过诸多地反思和批判,但是,就目前而言,基于教师所在学校的校本培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教师继续教育依旧没有走出高等学校的“象牙塔”。因此,国家需要把校本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模式进行政策和制度地规约,并与中小学校长的考核和经费的划拨挂钩,使校本培训真正从理论研究走向实践应用。
2.加强立法。完善制度建设
3.强化督导。提高培训绩效
总之,我们要努力达到职前职后的“教育贯通”,才能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建构,也才能赶上世界教师教育的潮流,迈向教师教育“一体化”和“终身化”的目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参观公园
- 布置教室
- 看电影
- 花伞借给谁
- 杨树的歌(改写)
- 看元宵灯会
- 写书法
- 文艺表演
- 听写
- 春姑娘来了
- 文艺表演
- 帮助别人,自己快乐
- 我的老师——修老师
- 写日记感想
- 文艺表演
- 公共物品、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教育
- 德育“三结合”问题的新思考
- 论现代学生工作
- 注重班主任工作中的“以德治班”的管理
- 宋明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
- 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一个文献综述及其政策含义
- 创新式德育在中学的探索
- 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现代教学中的优势
- 教育,切不“可目中无人”
- 儒学与德育探微
- 对“新教材”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
- 我国基础教育投资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清澈的湖水》第一课时
- 《太空生活趣事多》
- 《回声》教学设计
- 《活化石》教学设计之二
- 《浅水洼里的小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日记两则》
- 《浅水洼里的小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父亲和鸟》
- 《清澈的湖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父亲和鸟》教学设计之二
-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之二
- 《活化石》
- 《浅水洼里的小鱼》
- 《我是什么》
- 《我是什么》片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