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1)
一、城乡一体化的含义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城乡一体化建设有着深刻的内涵。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目的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容是在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城市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之间各种要素的双向流动,实现资源的共享、互补和合理配置。城乡一体化的基本途径,要着重走乡镇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城乡一体化包含多方面内容: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实现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二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分工一体化;三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实现城乡服务功能一体化;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实现城乡就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五是统筹城乡两个文明建设,实现城乡社会进步一体化。在我国实现这种“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追求的目标。
二、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模式
城乡一体化是实现社会经济整体进步的一个有效途径。以市场为核心,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为动力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在现实社会经济中所表现的主要是城乡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变化,而其中又以人流问题最重要,是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所在,造成人员流动的根本原因是巨大的城乡差别。综合反映城乡一体化程度和水平的一个量化指标可以用均衡城市化率。均衡城市化率是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实现过程的量化反映,是城乡经济互动并趋于均衡过程的一个基本度量值。它对于城乡经济互动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需要指出的是,它并不是唯一的衡量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坚持人本原则和市场导向,推进城市化不能贪多求大,关键还是在于建立科学的城市化发展动力机制。
均衡城市化率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其中,c当为前城市化率,大写的C为均衡城市化率,l为当前城乡之间收入差异系数(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n为实现均衡的预期年限,a为城市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b为农村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
三、国外城乡一体化的模式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模式
(二)拉美模式
拉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是“大庄园制”,这种土地所有制缺乏效率。土地分配极不公平,缺乏土地和农村的贫困推动农民向城市被迫流动,而城市现代化部门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非常有限,从而造成了“过度城市化”。乡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并存,有人把这种城市化称为“维持生存的城市化”。
(三)东亚模式进一步明晰科技发展的着力点
关于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记一件有意义的事——让座
- 小树,我想对你说
- 庆“三八”
- 竹子
- 我们班的小雷锋
- 看“残疾人艺术团”表演感想
- 打画片
- 写给妈妈的信
- 我的伴侣——台灯
- 我的同学——王啸
- 快乐学英语
- 初春
- 参观鸟类科普展览
- 树的好处多
- 穿针
- 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
- 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 我国网络课程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反思
-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述评
- 历史、现状与未来:中国行政管理教育发展分析
- 现代教学设计是新课程的要求,备课的革命
- 法学教学与司法实践的互动
- 浅谈非智力型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 论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的现实路径
- 论高等教育新价值观的建构
- 浅谈教育技术的系统观
- 多一点“无为”教育
- 浅谈综合实践课的开展
-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现状和分析
- 高校教师学术水平内涵研究
- 《难忘的一天》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1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三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四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六
- 《一株紫丁香》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设计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 《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
- 《坐井观天》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五
- 《我是什么》教学片段及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