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教学质量与工学结合条件下的高职教育质量观

浅析教学质量与工学结合条件下的高职教育质量观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1

浅析教学质量与工学结合条件下的高职教育质量观

"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教育教学质量观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认知 内涵 实践

论文摘要: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是一切物质与服务产品输出的第一尺度。依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质量定义.教学质量即指“办学实体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发展要求的程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内涵是:承担高中后全日制职业技术学历教育的高等办学实体,其“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办学机制、教学资源、课程结构及可供给的高技能专长、职业素养等种种特性,满足“顾客”(学生)职业适应力、就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要求的程度。

一、教学质量的含义

质量是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是一切物质和服务产品输出的第一尺度。学校作为人力资源“产品”的“生产”机构,其“产品”的“加工”、“锻造”基本方式和过程就是教学。因此,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和第一尺度。

王纯山认为:“教学质量”就是:“教师工作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总称”。这一解释的实际意义在于指明“教学质量”,是由“教”与“学”主客体(或双主体)能动结构构成的一种协同性事物。其思维走向是外倾的,即更多关注“教学质量”这一概念的“外延”,而没切人到“教学质量”概念本体意义。

吴志宏等人合编的《新编教育管理学》中则认为“所谓教学质量,通常是学生经过一定期限的学习后.所应达到的规格要求”。这一认知突出了“教学质量就是达到规格”的质量观。换一种说法就是“产品”,“与预定的规格和标准相一致”。对这样一种观点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刘凡丰评价说:“这有利于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保证。但这一定义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具有静止的特征、只关注结果的评估而忽视了过程的控制”。

那么“教学质量”到底该如何界定呢?

本文认为有必要引入当代质量管理科学的认知。国际标准化组织(IS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曾先后对“质量”这一概念给出过两个定义:其一“质量”即“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其二“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质量”被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依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这里我们提出:所谓“教学质量”.是指“办学实体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发展要求的程度”。此处,“办学实体”,是指可以进行教育教学“指定”、“指向”活动.可获得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预期目标与结果的教育教学资源及教育教学能力等各种存在的总和(注:在ISO体系中,“实体”entity指“能够单独描述和考虑的对象”)。

“固有特性”是指实体所已经存在的、可同其他实体区分的质量特征。一般由~组特性参数整合,如企业固有特性包括着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维修、营销、售后服务等各种符合规定、规格要求的特性参数等。而教育教学实体的固有特性,则包含了功能特性(即一种类型或一种层面的教育组织究竟向市场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它涉及到培养目标、培养水准、学生能力类型、就业方向与类型及对社会经济文化的贡献等),教育资源特性(即能够实现并满足已向“顾客”承诺的产品功能特性质量的种种软硬件条件,如专业设置、课程种类、课程结构、教学设备、教学手段、师资、专长能力、学校品牌等等),知识特性(知识类型、知识内容、知识量、知识适用性、知识的先进性等),以及过程管理和服务特性及学生在校生活质量特性等等方面。

学校的“顾客”,具有多元性和连锁性。因为其“顾客要求”不仅包括着第一直接顾客“学生”的要求,第二直接顾客“家长”(学生的直接投资者)对学校育人环境、育人目标、育人资源的要求,学生对学习环境、学习过程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教法及个性发展、德智体全面发展、就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的等等要求,还包括“最终顾客”——社会(用人单位、国家或民间的教育事业投资者)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

“发展”一词,表示着非静止和动态性。它包括学生在学的过程发展,个性发展,上岗后的可持续发展,也包括着办学实体特性与人才质量皆能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岗位能力标准变化而变化等方面,即强调质量来自“持续的改进”。"

总之,学校种种固有特性能够“为顾客创造价值”,是质量生成的基础(资源)。固有特性能够在发展动态中不断满足顾客要求程度的适合性、适应性是教育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由此可以认为,教学质量就是在顾客导向原则下实现和满足“顾客”发展要求的程度。

二、工学结合条件下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内涵

1.认知意义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内涵分析,实质上就是对前面已述的教育教学质量观进一步放在特定类型教育认知环境中的具体化、特殊化研究

(2)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内涵的分析,必须遵守前面已经确立的基本立场,即所谓“教学质量”,是指“办学实体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发展要求的程度”;或:教学质量就是在顾客导向的原则下实现和满足“顾客”发展要求的程度。

(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之内涵,是被“以就业为导向”,“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工读相长”的课程结构、高技术人才培养规律与制度所规定了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价值观念与体系。它始终受到四个关键的实体特性参数一“工学结合模式”、“职业教育类型”、“高等教育层级”、“高就业”的联合制约。与普通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观的根本区别在于“类”,即这一类型的高教必须凸显职业技术特性满足需要的程度;与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观的根本区别在于“层”,即必须凸显高技术含量和就业认可层次满足需要的程度。

(4)质量不仅决定数量,也决定着兴衰存亡。因此.研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内涵,事实上也就是深刻探讨高职教育如何正确生存、正确发展,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的根本规律。

2.内涵定位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之内涵在现阶段至少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既不是基础教育、“应试教育”,也不是“学术教学型教育”,而是培养具有高技能、能在一线工作的“就业教育”。此种高教类型和育人模式具有鲜明的自身逻辑,因此设计和测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改变以往单纯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考试为主考量教学质量的陈腐认知,破除仅以基础知识水平、应试水平、理论系统性等传统指标为主的质量评价体系。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育教学质量首先是课程结构与模式特性的适合性。即真正打破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做实工学交替、半工半读这一合作教育课程体系。其中,“工”不仅是课程体系的核心.教学计划的主线,教与学的主要形式、根本介质和手段,也是职业技术教育符合特性要求的临界。没有这种临界,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拿课堂教学作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做得越多,也就越背离职业技术教育自身发展规律。

因此.在课程结构和模式上确立合理的“工读”比例与模式导向,“突破传统的偏重课堂知识讲授、实验室知识验证及轻视岗位技能训练的做法,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教学方法”(教育部:教职成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第三款),满足学生拥有真实的、有技术含量的实践实训课程与充分的动手机率的程度,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内涵给定的本质特征。

(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等职业教育之“高等”一词.首先规定了高职教育是特定类型的高等学历教育。其次规定了高职教育在层面、资源能力和毕业生水平上要明显高于中职教育。另外其深层意义还包含了:要有高等的合作教育机制(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鲜明体现出“工”是“读”的一种拓展,“工”是“读”的一种科学形式之合作教育特点;要有前瞻性、朝阳性、可拓展性的精品专业;要有高技术含量和高技术等级的职业技能和证书。能够培养高技能人才,和能够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空间及就业竞争力。"

总之,“工”是一种高等级的“工”,“学”是一种高等级的“学”。由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之内涵,可描述为:

承担高中后全日制职业技术学历教育的高等教育办学实体,其“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办学机制、教学资源、课程结构及可供给的高技能专长、职业素养等种种特性,满足“顾客”职业适应力、就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要求的程度。它是就业率、职业适应力、用人单位的满意率,及高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活动满意指数等要素与特质的综合性、系统性反映。

三、工学结合条件下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观的实践

1.在做“实”工学结合中体现质量。所谓做“实”,就是真有工学结合模式运行的资源(特别是校本实训基地系统),并且这些资源能够依据工学结合模式规律和要求无障碍、全日制运行。此外,职教专家马树超、范唯在《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一文提出的“必须重视融入”:“产业要素、行业要素、企业要素、职业要素、实践要素”,“使这些要素在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和教学过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的观点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质量思维和实践尺度。实训基地系统资源,以及“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五要素,既决定专业,也决定师资、课程、实训、资格证书、顶岗、订单、就业。可以说这些要素都是做“实”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结构要素、标准要素、质量要素,是工学结合条件下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观的核心实践能力系统。

2.不能光凭精品课的等级和数量判断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高职院校的精品课运行到今天已经成果颇丰。因此考察工学结合条件下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主要应该以校企合作质量、实训质量、专业和专业技能质量、就业质量,及“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五要素融合度等等符合工学结合模式运行逻辑与规律的诸种因子进行评价,给学校和教师更多研究和实践关键技能课程和关键技术的时间。彻底摆脱普通高教精品课结构模式和评价思维,试验用“精品职场技能课程”取代“精品课程”的新思路和新实践。

3.甄别“特色就是质量”的观点。“特色”在语义上意味着“独特”。狭义表示着独此一份儿,广义表示同质或同类中某一个或几个可区分性。譬如同为物流专业,有的培养物流管理软件技术,有的搞海运,有的搞路运,有的搞多式联运。特色,特别是特色专业,是学校发展战略的部分,体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差异化。特色,易于生存发展,如仅此一份儿或为数极少的“殡葬”专业。但归根结底特色只能是质量内涵——满足顾客需要的某一个方面特性,而不能取代质量系统观的全部特性和要素。所以特色要等同质量.仍需纳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五要素。仍须在质量机制和运行上做足文章。特别要注意行业办学的某些行业垄断性专业以“特色”掩盖机制和运行缺陷的现象。

4_以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质量观为一个核心维度建设高职校园文化。树立和实践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质量观是强化运用工学结合的模式实现育人功能的文化过程。是构建高职院校崇尚“干中学、学中干”新高等类型教育文化价值观体系与文化氛围,培育学生“于中学、学中干”学习观、生存发展观和技能劳动者价值观的重要战略举措。所以,以质量观为基础建设高职院校“崇德尚能”、“用高技能劳动成就自己和奉献社会”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人文内涵建设、新类型高教特色文化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与任务。对大多数高职院校而言,都是新生的。其文化价值系统尚处在发育期、发展期。此时倾心抓住了以工学结合质量观为基础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价值体系,那将会对校正高职院校“原始积累”期形成的“浮躁”文化心理,建设“成熟”的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建设人文特征鲜明的高职院校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对改善高职生生存质量、精神生态环境、就业环境产生深远影响。此外,以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质量观为基础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工程中.还特别注意要用真实、优秀、典型的“干中学、学中干”的师生事例,引领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质量观的实践:注意院校与工厂(企业)不同组织文化与氛围的契合。注意特色专业文化与特色行业文化氛围的契合。注意高等教育类型与类型文化中“要有真学术”与“要有真技术”之核心价值观的差别与特质,充分调动师生发展高职校园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始于“认头”.终于“自觉”,持之以恒,方能彻底打破“高职院校和中专差不多”(网络对话)院校是“差等生集中营”等社会印象。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怪兽
我家的吸尘器
我和姐姐的小天地
我最喜欢的水果
雨花石
粉笔
我的洋娃娃
我的书包
奇妙的天气
我的闹钟
我最喜欢的邮票
书,我的朋友
奇妙的电脑
叫不出名的玩具
凳子和沙发
2009年学校教务处工作年终总结
二0一0年小学班主任总结
班主任工作总结工作感受
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800字
2012年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总结八篇
物价局关于2009年计划生育攻坚工作的总结
行德幼儿园工作年终总结
班主任工作总结——培养小学生责任感
2009年度全区卫生年终工作总结
2009年职员工作年终总结
保育员2009年工作年终总结
区卫生局2009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年终总结
班主任年度工作总结例文
班主任工作总结“如何组织一个成功的班级”
初三班主任工作总结——课堂落实,重视方法指导
初中化学课堂改善现状与改革
探究学习中美学精神的对比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西方美学的研究综述
论外国三语习得对国内英语的启发
医院外语教学创新的思考
秦汉时期龙凤纹样艺术的变化的综述研究
中国传统园林对现代城市景观的思维传统分析
初中化学启发式教学路径
谈职高英语课中学员主体性的培训
谈互动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
非美自然的美学的综述
谈美学教育改革的基本理路
黄自艺术歌曲的艺术风格与审美价值的关联
身份位移与主体超越的美学关系
《火烧云》阅读提示
《火烧云》课文赏读
《火烧云》词语解释
《火烧云》课文提示
《火烧云》难段讲解
《火烧云》中心思想
《火烧云》探究活动
《火烧云》疑点解析
《火烧云》写作特点
《火烧云》结构分析
《火烧云》词语造句
《火烧云》难句解析
《火烧云》词义辨析
《火烧云》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火烧云》好词好句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