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关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17

关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

论文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科学素养;准幼儿教师

论文摘要: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文科出身背景”导致其科学素养基础薄弱,高师又缺乏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关照,致使其当下的科学素养水平较低。对这种不良现状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因为这些“准幼儿教师们”的科学素养水平决定着将来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为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需要构建合理的科学教育体系,启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

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不良现状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文科出身背景”导致其科学素养基础薄弱

在目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招生中,除个别院校文理兼收外,绝大多数招收文史类学生。虽然这些顺利考入大学的学生已初步具有本科或者专科学历资质,但其科学素质基础普遍薄弱。这是因为,在高中阶段,他们接受的是文理分科教育,造成学生文理知识结构的不对称。再加上升学利益驱动,文科学生对数学以外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往往“无暇顾及”,其科学知识的缺陷可想而知。虽然他们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自然科学课程,但这些课程均是各自范围内一些分立、具体的概念和规律,对自然界一般性、统一的概念、原理重视不够。对于天文学、宇宙学方面的常识,他们在中学阶段更是较少系统学习。至于一些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知识,特别是前沿知识,中学阶段更是涉及不多。因此,文史类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普遍薄弱。而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更是助长了这种积弊,如有限的科学知识的教学多注重对知识结论的学习;重视演绎,忽视归纳;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机械记忆,忽视思考存疑;很少实践探究式学习,致使不少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枯燥感和拒斥感,把本应有的科学兴趣和热情泯灭怠尽,影响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造成了科学方法、能力与精神的缺失。

(二)高师缺乏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关照,致使其当下的科学素养水平较低

二、对策思考

(一)构建合理的科学教育体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法国等发达西方国家,幼儿教师必须具有3+2的基本学历,即首先通过3年的大学本科学习获得学士学位,然后经过严格的考试进入教育专业,进行2年的学习与教学实习,再经过严格的考试方能获得教师资格。具有3+2学历的幼儿教师不仅具有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还具备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方面的专业背景,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素养。可见,国外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提升主要是靠前3年的课程学习积累。目前我国培养幼儿教师与国外不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招收的是经过高中三年文科学习的学生,进入大学后进行3年的专科或者4年的本科学习。在此学习期间,这些未来的幼儿教师也没有机会进行自然科学方面的系统学习,因为他们的时间更多地花在教育学、学前教育学、艺术技能、各幼儿领域教学法等方面。学校不仅在教学计划中没有设置专门的科学类课程,也没有通过其他渠道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幼儿教师的科学课程知识是教师开展科学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必须通过规范而合理的科学教育体系来提升其学生的科学素养。"

为此,首先必须为学生开设一定数量的系内必修课程,如《自然科学基础概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综合理科》等;其次要开设一定数量的系内选修课程,如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领域科学基础知识的课程。以上这些课程的开设可以聘请理工类院系的教师授课,也可以招聘对学前教育感兴趣的理工类人才,专门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科学类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选修其他院系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理工类课程,如笔者所在高校,其化学系开设的《绿色环保化学》、物理系开设的《电工基础》、地理系开设的《地球知识概论》、生物系开设的《生物制药》等,都是很好的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均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另外,妻加强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生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类实验室应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开放,以便学生观察、学习;应增加科学学习中演示实验的数量,也可运用多媒体进行;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化工厂、制药厂等地进行参观,并且要注意营造科学教育环境,建立各种兴趣活动小组,邀请校内外各专业的专家学者开设科普讲座,举办科技节,进行科技竞赛等。总之,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切实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多渠道的立体科学教育体系,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

(二)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

启发科学学习兴趣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他们通常是文史类出身,高考时之所以选择文科,有的是因为理科基础薄弱,有的则是对理科知识不感兴趣,再经过专门的文科学习,造成了自然科学认知结构的不良,渐渐失去了科学学习的基础。因此,唤起兴趣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效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同时,科学学习兴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对幼儿来说.科学的启蒙更多的是科学兴趣的培育。一个缺乏科学兴趣的老师怎能唤醒幼儿的科学兴趣呢?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每当我们致力于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便最大限度提高意义学习和保持时,我们就深入到了教育过程的核心。”为此,要注意知识学习的基本性与基础性,有效激活学生认知结构的知识生长点,以保持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经验及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方法上,可以实施发现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新形势下幼儿科学教育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提出的要求。幼儿园教师必须教会孩子科学的思维和生活态度,这是一种批判性思维与探究的态度,面对问题要学会问为什么,并作出自己的判断,然后力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求证。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具有良好的“探究素养”。杜威认为,儿童生来具有四类兴趣或本能:“社会本能”“制作本能”“探究本能”与“艺术性本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科学教育最适合发展儿童的探究本能,教师要为其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这就要求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能熟练实施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幼儿教师。

这是摆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学生若是一味地坐在教室里听教师独自科学知识,只是记忆一些僵化的科学现象原理,其学习必然是无意义的学习。因此,应结合科学课程内容实施发现式学习,将自然科学教学的重点从教师对既有自然科学知识的讲授、演示或者证明转移到学生对自然科学发现过程的“模拟”。教师在课堂里的任务不再是讲演、演示或证明,而是提出问题,然后充当学生的“助手”,向学生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各种材料、设备以及其他服务,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当然,教师同时还应充当“激励者”“引导者”“组织者”等角色,在学生碰到依靠自己力量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或者学生怠慢时给他们以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样,学生就会形成对探究过程的亲身体验、对探究本质的深刻把握,从而丰富探究素养,形成探究能力。科学知识懂得再多,没有探究品质和能力,作为幼儿教师也是不能胜任幼儿科学教育重任的。

除以上措施外,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还可以考虑招收理工类学生,考入大学后,首先接受一年的综合理科教育,注重科学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学习方式的探究性,以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特点;从第二年开始,再进行教育类及学前教育课程的系统学习。当然也要注意增加理科学生的文史修养。

2006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就把明显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明确提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大政方针。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的科学素养水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影响幼儿科学教育的主体性因素。因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薄弱的现实不容忽视,提升其科学素养也将是一项战略性任务,值得全社会予以关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学会了溜冰
梅花
仙居观油菜花
走在春风里
熊猫
妈妈的爱
第一次做家务
如诗的春天
校园的那株紫藤树
心情
难忘的早读
可以增加知识的小游戏
紧张的英语竞赛
我的烦恼
外语学院大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
国家助学金的申请书
两地分居工作调动申请
大四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书
2011年助学金申请书
大二学生国家奖学金申请书
大学“三好学生”申请书
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转段申请
青年志愿者申请书
大学生国家助学金申请书
竞选团支书的申请书
学生会体育部副部长职位申请书
大学生社团申请成立书
大学学年奖学金申请
大学生国家奖学金申请书
调味品企业如何“调”出好市场
中印消费者行为差异的营销意义
法律局限性初论_法学理论论文(1)
关于我国社区犯罪防控体系的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论高校教育惩戒权的程序控制_法学理论论文(1)
探讨中国白酒业的跨世纪网络营销
营销谈判全攻略之二:逻辑与语言沟通篇
论体罚学生现象中的法律问题_法学理论论文(1)
公路路域环境及绿化特点
高速公路的绿化设计
居住区道路绿地
节日促销如何做终端陈列
山东省高速公路绿化现状与对策
关于借鉴判例制度的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浅论旅游市场营销理论
《搭石》教学设计4
《搭石》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搭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搭石》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搭石》教学设计6
《搭石》教学设计5
《搭石》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搭石》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搭石》教学设计13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搭石》教学设计7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设计
《搭石》教学设计8